国内有投资美国国债的基金吗(基金国债理财哪个好)
内容导航:
Q1: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有什么用?
过去的数年来,中国政府持续购买美国国债,但美国本土的投资者却不停减持。例如,10年前美国国债的总额约为3万亿元,当中逾七成、即2万亿元以上为美国本土的投资者拥有;但时至今天,美国国债的总额增至4万亿元,却只有三成为本土投资者持有,而且比例不断下降。美国人不买美国国债的原因十分简单,就是利息率不吸引人。
至于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的主因,就是因为其着眼点并不放在投资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稳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借此保护国家的出口业。要令人民币不升值有两个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场上大举抛售人民币,或是大举购入美元。这个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购入美国债,以防止人民币汇率上升。
专家认为,在中国现有的金融环境下,购买美国国债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外汇储备来自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顺差及进入中国的国际游资。截至2005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超过8000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0年资金净外流,10年来国外净运用我国资金累计达到1.72万亿元。中国如同国际资金流动的“中转站”:一边是外资持续涌入赚取高额回报,推高外汇储备余额;一边是中国的资金持续多年净外流,而投资回报率偏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把这种现象称为“一江春水向西流”。招商银行首席外汇分析员刘维明指出,中国资金净外流是巨额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引起的,并不是说国内企业的资金多得用不了。这并不是一个悖论。刘维明解释说,在现行外汇制度下,境外资金进入中国时必须兑换为人民币,由央行把外汇买下,形成外汇储备。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用来购买美国国债,而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到5%。与进入中国的国际资本获得的高额回报相比,中国运用外汇储备投资取得的收益显得颇低。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对此,央行解决方案是,加紧研究建立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满足企业和个人合理的用汇要求,降低国内资金净外流的水平。不能苛求外汇储备对外投资所获回报的高低。投资美国国债虽牺牲了部分收益,但能够规避风险。由于我国国内金融体系处理风险的能力较低,这里存在一个风险和收益相交换的问题。美国国债风险低,变现能力强,且与欧元区和日元区相比,美元区经济仍处于强势地位。在此背景下,购买美国债就不难理解了。
买与不买陷入两难
现在,中国已经陷入了“两难境地”:假如继续买入美元国债,从经济角度上看,将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因为美国国债回报低,只较日债稍好;但如果停止购买美国国债,甚至沽出的话,美元就会再进一步贬值,中国同样损失惨重,即所谓“买又惨,不买又惨”!
由于中国购入了大量美债,假如美元贬值的话,持有国债在账面上已输一大截,加上利息率的上升,债汇价格定会再进一步下跌。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估计,假如人民币升值10%,中国政府就会承受500亿美元的账面资本损失,如果美国利率再上升2%,中国就再损失三百亿到五百亿美元,结果总共损失八百亿到1000亿美元,当然以上还没有计算美元汇价下跌而带来的出口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可做出的选择非常少。
不稳定的平衡
所以现在的情况下,是一个“不稳定的平衡”,虽然美国人每天仍能吃喝玩乐,但这样的平衡是令人担心的。美国的经常赤字不断膨胀,2005年经常账目赤字,已创纪录升至8000亿美元,比2004年攀升34%,即美国每天差不多要吸收30亿元,才能填补这个赤字。
所以,世界就是这样的奇妙:中日拿上数千亿的真金白银,不断购买美元资产来资助美国利率,然后美国人将已超买的资产拿来再抵押,来买中国及日本生产的电器。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笑话,就像你把大部分的身家都借给一个债仔,由于借出去的钱实在太多了,于是自己每天要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拿给债仔享用,并希望他每天生活得幸福快乐,不要有些微伤风感冒,否则便会同归于尽!因为假如大家都停止支持这个债仔的话,美国政府将在极短时间内破产,带来的灾害将会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为严重。
Q2:中国手中的美国国债安全吗
美国国债和其他被评为AAA级主权债务工具都并非没有风险。不是说单纯的信用风险,还包括债券定价机制包含的内在风险。 债券的价格,尤其是长期债券(10、20、30年)对利率变动相当敏感。除非你持有至到期日,否则其价格波动都可能侵蚀收益,毕竟它不是零风险的投资。即使是美国的养老基金、债券基金和债券ETF也不能幸免于此。 美国短期利率仍处于零,这使得债券价格取得更多上涨变得不太可能。但是让我们假设,美国将变成类似日本那样的模式——自1990年以来一直实行零利率。有什么能让长期国债将维持其评级呢?又有谁会傻到以如此的超低利率继续给美国债务提供融资?长期的超低利率让债券融资资金将越来越困难,都会影响到美国债券——所有“无风险”投资之母。因此,无论美国下一步怎么做,美国国债只能是继续积聚风险,哪有安全性可言?
Q3:国内有一些债券基金,请问一下这些基金主要投资哪些领域?如何投资债券?
债券基金是指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国债、企业债等债券的基金。假如全部投资于债券,可以称其为纯债券基金,假如大部分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少部分可以投资于股票,可以称其为债券型基金,理论上讲,债券型基金比纯债券基金潜在收益和风险要高一点。
债券基金投资的债券是指在银行间市场或交易所市场上市的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包括可转换债券),债券基金就是在这些债券品种中进行债券组合,以期给投资者带来最大的收益。
债券基金的主要收益来自基金投资的债券的利息收入和买卖债券获得的差价收入。从债券基金的利润来源看,它是一个收益相对稳定的品种。首先利息收入是稳定的,因为债券是一种固定收益类证券,它的利息一般是固定的(当然也有利息可变的浮动利息债),对于企业债而言,不管企业经营的好坏,都是要按规定支付利息的,比起股票红利则要稳定得多。至于买卖债券获得的差价收入虽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要是债券价格会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变化,短期而言,市场利率变化的幅度一般比较小(或已经被预期了),因此这种不确定性也不会很高。一般说来,债券基金比其他类型的基金,诸如股票基金、对冲基金等,潜在收益相对比较稳定,潜在风险比较小。
投资债券基金的风险主要是利率的风险,这是因为债券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而债券价格受利率影响很大,尤其是固定利率的债券,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的价格就会下降,反之亦然。另外由于债券的期限结构不同,表现出来的风险也不一样,一般短期债券或浮动利息债,它的利率风险比长期债要小,但潜在的收益可能也小些,因为一般短期债的票面利率比长期债的票面利率低。债券基金可以投资不同期限的债券,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回避利率风险,同时寻求较高的收益。为什么要投资债券基金?
债券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也许会问,自己直接去买债券就好了,为什么还要通过债券基金间接投资呢?也许还会问,债券基金的预期收益比股票基金低,为什么要投资债券基金呢?
首先,投资债券基金可以让买到更多“好”的债券。国债投资可能很熟悉,到银行柜台买就是了(凭证式国债)。实际上,目前个人可投资的债券品种比起债券基金要少,个人只可以购买银行柜台交易或交易所交易的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凭证式或记账式企业债(目前对普通投资者发行的凭证式企业债很少)、可转换公司债,不能买卖银行间市场交易的国债和金融债。假如投资了债券基金,就可能“买到”许多利率较高的企业债,也可以“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去买卖在那里交易的金融债和国债,获取更高的收益。
其次,通过对不同种类和期限结构的债券品种进行投资组合,可以较单只债券创造更多的潜在收益。债券和债券基金的主要风险是利率风险,而不同期限的债券对利率的敏感度不同,长期债价格受利率变化影响较大,假如出现利率上升,长期债的价格就会下降而使债券的持有人遭受损失。
再次,投资债券基金比投资单只债券具有更好的流动性。一般债券是根据期限到期偿还的,如果投资于银行柜台交易的国债,一旦要用钱,债券卖出的手续费是比较高的。而通过债券基金间接投资于债券,则可以获得很高的流动性,随时可将持有的债券基金赎回,费用也比较低。
比起股票基金,虽然债券基金的潜在收益较低,但它潜在的风险也较小、收益稳定,而且各项费用也较低。假如是一个厌恶风险的人,那么债券基金就是比较适合的基金品种之一,当然也可以买风险更低的保本基金。
一般说来,只要涉及投资活动,就一定会承担风险,只不过承担风险的大小不同而已。投资债券基金也不例外,只能说投资债券基金的风险比较小。
债券基金是一个收益相对稳定、风险较低的品种,具体表现就是债券基金的净值波动比较小。但因为面临着利率风险,基金的净值就不可能总是向上,即使基金能够事先对市场利率以及资金供求状况做出判断,及时调整债券资产的组合,以回避利率风险。但是凡事无绝对,利率风险回避的前提是对利率走势有一个正确的预期,也许专家更有把握些,但也会有犯错的时候。因此,基金净值也有可能下跌。当基金净值低于买入时的基金净值时,就可能受到损失,至少是帐面上的损失。
Q4:关于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问题...
美国的数量宽松政策是否能够生效 http://www.jrj.com 2009年04月21日 17:17 《中国金融》
【字体:大 中 小】【页面调色版 】
免费解套:010-58325082
短期来看,美国购买长期国债将给我国外汇储备带来账面增值。但长期来看,巨额的美国国债考验着中国的政策选择
何帆 马锦
数量宽松政策的影响机制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发布政策声明,指出美联储将继续保持联邦基金利率在0~0.25%的目标区间不变,同时还推出更为激进的措施:一是通过增加购买7500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1000亿美元的机构债,扩大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以便为抵押贷款市场和楼市提供更大支持;二是在未来6个月内购买多达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这标志着美联储的政策导向已经从传统的利率政策转为倚重数量宽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policy)。
通常情况下,美联储主要通过在公开市场操作影响短期利率。但是,随着美联储的不断降息,美国的基准利率已经降到了“零利率边界”。这意味着传统的利率政策基本失效。在此情况下,美联储只好依靠非常规的数量宽松政策。
所谓数量宽松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增加其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影响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水平、资产价格和经济产出。除此之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改变其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对利率水平、资产价格等产生影响。有的学者就将前者称为数量宽松,而将后者称为性质宽松(qualitative easing)。举例来说,中央银行可以从金融机构手中购买国债。假设中央银行从一家养老基金手中购买100万美元的国债,养老基金在卖出国债的时候得到了现金,因此其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就会增加100万美元,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也相应增加。中央银行也可以直接从商业银行手中购买国债。商业银行卖出国债的时候得到了现金,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就会直接增加。当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之后,它就有能力增加贷款,因此,这将带来货币供给的扩大,并刺激经济增长。中央银行购买金融资产的时候,往往会增加流动性较差、风险更高的资产。这是因为,如果中央银行只是购买高质量的资产,对商业银行的帮助不大,只有当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那里购买风险较高的资产,才能帮助商业银行减少损失。对于中央银行来说,这意味着中央银行以好资产置换了金融机构的坏资产,金融机构可以“轻装上阵”,但中央银行则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当利率政策无所作为的时候,数量宽松政策依然可以发挥作用。数量宽松政策的影响机制主要有以下渠道:一是资产组合渠道。当各种资产之间不是完全可替代时,居民会在货币供给增加的情况下重新配置资产组合。当中央银行通过数量宽松政策向金融市场提供更多的货币之后,居民可能会觉得手上的现金过多,而把一部分现金换成其他资产。这就导致非货币资产的价格提高。资产价格提高之后,按照托宾Q理论,会拉动投资、刺激经济增长。二是财政渠道。当中央银行购买国债的时候,相当于以通货膨胀税取代了直接税收如收入税,这将使得政府的预算约束更加宽松,可以方便政府放开手脚,实行减税或增加公共开支的政策。三是相对价格渠道。中央银行可能持有各种不同种类、不同期限的金融资产。比如,美联储持有的国债期限从4周到30年不等,但平均的期限是1~4年。如果美联储增加对长期国债的购买,长期国债的价格就会上升,收益率减少,长期国债的利率就会下降。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资产组合,可以对不同金融产品的相对价格产生影响。
美国的数量宽松政策能否生效
美联储采取数量宽松政策的主要目的:一是弥补国债发行缺口,继续向世界推销美国国债。根据奥巴马政府的预算,2009财年的财政赤字将达到1.75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2.3%。估计2009年美国国债的发行量将达到2万亿美元,而国内外投资者购买的意愿均不强烈。从外国投资者来看,出口导向型和能源输出型国家贸易顺差减少,使其购买能力不足。出于对美元贬值的担忧,原来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的国家如今也不得不三思而后行,尤其是很多国家开始抛售美国长期国债,转为购买短期国债。从国内投资者看,由于经济不景气和失业加剧,美国居民的收入大幅减少,增持美国国债的数量也不会太大。2009年美国国债的需求可能会有1.8万亿美元,与2万亿美元的国债供给存在至少2000亿美元的缺口。美联储通过购买长期国债,一方面促使长期国债价格上升,可以阻止外国投资者大量抛售美国长期国债,并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国债市场;另一方面,美联储直接购买美国国债也有逼迫他国购买的意味,如果外汇储备充裕的国家和有支付能力的本国民众都不买的话,那就只有美联储自己“印钞”买了。二是改善私人信贷市场条件。由于国外投资者对美国长期国债的减持,长期国债价格持续走低,收益率上升。截至今年3月17日,10年期美国国债的利率一度攀升到3.01%,比年初提高了80个基点。作为金融产品定价的基准,美国国债尤其是长期国债的利率不断上升,无疑会提高银行信贷、企业债券和房地产融资等各项中长期金融工具的融资成本,进一步打击美国经济。美联储购买3000亿美元国债的消息传出,5~10年期国债的利率下降了大约0.5个百分点。美联储希望,随着国债利率走低,抵押贷款利率也能下降,并缓解很多居民的还债压力。三是通过通胀减轻美国债务负担。巨额的赤字将大大增加美国政府的债务负担,而近期国债收益率的攀升也将增大政府的付息负担。美国正处于经济负增长、通货紧缩的局面。如果进入通胀通道的话,可以“一石三鸟”,既降低国债收益率,又提高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还有助于减轻政府的债务负担。
美联储已经将其资产负债表余额从2007年7月份的8680亿美元推高到了今年3月中旬的32186亿美元。尽管从理论上讲数量宽松政策为中央银行在零利率时代提供了更多的政策工具,但其效果是否有效,仍然有待观察。从历史经验来看,日本曾经在2000~2005年采取了数量宽松政策,但效果并不理想,银行的储备资产增加了,但信贷并未相应增加。美联储的数量宽松政策也可能遇到一系列的挑战:第一,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通过降息和提供贷款等方式,已经给商业银行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的短期存款并不稀缺,但问题是其持有大量价值缩水、缺乏流动性的长期资产。从企业和居民的角度来看,如果以前的过度负债使得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恶化,那么它们现在最迫切的压力是偿还债务,对借贷的需求也不强烈,因此,数量宽松政策能否有效地解决信贷紧缩的困境,仍然值得怀疑。第二,抵押利率过去一直随着国债利率变化,国债利率下降则抵押贷款利率也下降。但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违约率不断提高,抵押贷款利率和国债利率之间的利差不断扩大。考虑到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风险,抵押贷款市场出现了萎缩。因此,数量宽松政策能否传导到住房市场,也不容乐观。第三,货币的超额发行将导致通货膨胀抬头。尽管从目前情况来看美国遇到通货紧缩的压力更大,全球范围内生产能力过剩,近期通货膨胀的压力似乎不大,但是随着经济复苏、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缺口缩小,则通货膨胀很可能卷土重来。数量宽松政策放出来容易,收回去很难。一旦美国遇到通货膨胀的压力,美联储要么提高利率,但这将使得美国经济的复苏更加困难,要么忍受更高的通货膨胀,这将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
数量宽松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此次购买长期国债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截至2009年1月末,中国已持有7396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居各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量的首位。短期来看,美国购买长期国债将给我国外汇储备带来账面增值。我国以美国国债形式持有的7396亿美元和以“两房”债券为主的机构债形式持有的5106亿美元,二者均可因债券市场价格的上扬而增值。但长期来看,巨额的美国国债考验着中国的政策选择。如果中国抛售美国国债,将导致美国国债价格大幅下降,甚至会出现债市恐慌性抛盘,那么中国尚未抛出去的美国国债将面临巨大的损失;而如果继续持有美国国债,就要承担美元贬值和资产损失的风险。事实上,自次贷危机以来,中国仍在不断增持美国国债,但增持的数量在逐月下降。从2008年10月到今年1月份,中国分别增持美国国债659亿美元、290亿美元、143亿美元和122亿美元。高额的美国国债余额将成为中国经济更大的掣肘。事实上,美国挽救危机的过程也就是债台高筑的过程。如果中国没有良好的减持措施的话,危机过后,对美国国债持有量也将剧增。
为了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我们应该注意:第一,增强对外话语权。中国要力争在维护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上发挥重要作用,在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同时要求美国政府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为美国国债的市场价值提供担保,并以此作为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的条件。中国可以承诺不减持美国国债,但美国必须承诺不盲目发行新的国债,而且在发行新国债的时候应和通货膨胀挂钩,甚至可以仿照当年卡特政府在德国发行德国马克债券融资的方式,在中国发行人民币债券,这将有助于中国规避汇率风险。第二,抓住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及海外优质资产价格偏低的有利时机,增加有色金属、能源、铁矿石等的收储量,适当购置海外优质资产、股权等,一方面为国家存储战略资源和潜力资产,另一方面也可使外汇储备更加多元化,提升抗击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第三,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只有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交易量不断增多,成为国际性的货币,才能真正摆脱美元贬值的风险,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才能脱离“两难”的困境。目前可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结算、开展双边货币互换,并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Q5:去银行存款,存定期,国债,基金,理财产品哪个好?详细介绍一下?
其实你爸有答案,不好意思跟你做儿子的说。
我猜他老人家当年想一位唐姑娘,t像鱼勾不?没勾上或勾上又t走了。
后来黄姑娘,估计是你妈,特温顺...h嘛,和,好,都是h开头啊。
瞧你爸,人老心不老嘛,好!
Q6:买基金和国债哪个好啊?
国债是免息保值的,高于银行利率,最安全。基金有多少都打折了,亏一半都常有。
Q7: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有什么用?
过去的数年来,中国政府持续购买美国国债,但美国本土的投资者却不停减持。例如,10年前美国国债的总额约为3万亿元,当中逾七成、即2万亿元以上为美国本土的投资者拥有;但时至今天,美国国债的总额增至4万亿元,却只有三成为本土投资者持有,而且比例不断下降。美国人不买美国国债的原因十分简单,就是利息率不吸引人。
至于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的主因,就是因为其着眼点并不放在投资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稳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借此保护国家的出口业。要令人民币不升值有两个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场上大举抛售人民币,或是大举购入美元。这个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购入美国债,以防止人民币汇率上升。
专家认为,在中国现有的金融环境下,购买美国国债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外汇储备来自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顺差及进入中国的国际游资。截至2005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超过8000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0年资金净外流,10年来国外净运用我国资金累计达到1.72万亿元。中国如同国际资金流动的“中转站”:一边是外资持续涌入赚取高额回报,推高外汇储备余额;一边是中国的资金持续多年净外流,而投资回报率偏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把这种现象称为“一江春水向西流”。招商银行首席外汇分析员刘维明指出,中国资金净外流是巨额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引起的,并不是说国内企业的资金多得用不了。这并不是一个悖论。刘维明解释说,在现行外汇制度下,境外资金进入中国时必须兑换为人民币,由央行把外汇买下,形成外汇储备。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用来购买美国国债,而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到5%。与进入中国的国际资本获得的高额回报相比,中国运用外汇储备投资取得的收益显得颇低。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对此,央行解决方案是,加紧研究建立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满足企业和个人合理的用汇要求,降低国内资金净外流的水平。不能苛求外汇储备对外投资所获回报的高低。投资美国国债虽牺牲了部分收益,但能够规避风险。由于我国国内金融体系处理风险的能力较低,这里存在一个风险和收益相交换的问题。美国国债风险低,变现能力强,且与欧元区和日元区相比,美元区经济仍处于强势地位。在此背景下,购买美国债就不难理解了。
买与不买陷入两难
现在,中国已经陷入了“两难境地”:假如继续买入美元国债,从经济角度上看,将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因为美国国债回报低,只较日债稍好;但如果停止购买美国国债,甚至沽出的话,美元就会再进一步贬值,中国同样损失惨重,即所谓“买又惨,不买又惨”!
由于中国购入了大量美债,假如美元贬值的话,持有国债在账面上已输一大截,加上利息率的上升,债汇价格定会再进一步下跌。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估计,假如人民币升值10%,中国政府就会承受500亿美元的账面资本损失,如果美国利率再上升2%,中国就再损失三百亿到五百亿美元,结果总共损失八百亿到1000亿美元,当然以上还没有计算美元汇价下跌而带来的出口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可做出的选择非常少。
不稳定的平衡
所以现在的情况下,是一个“不稳定的平衡”,虽然美国人每天仍能吃喝玩乐,但这样的平衡是令人担心的。美国的经常赤字不断膨胀,2005年经常账目赤字,已创纪录升至8000亿美元,比2004年攀升34%,即美国每天差不多要吸收30亿元,才能填补这个赤字。
所以,世界就是这样的奇妙:中日拿上数千亿的真金白银,不断购买美元资产来资助美国利率,然后美国人将已超买的资产拿来再抵押,来买中国及日本生产的电器。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笑话,就像你把大部分的身家都借给一个债仔,由于借出去的钱实在太多了,于是自己每天要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拿给债仔享用,并希望他每天生活得幸福快乐,不要有些微伤风感冒,否则便会同归于尽!因为假如大家都停止支持这个债仔的话,美国政府将在极短时间内破产,带来的灾害将会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为严重。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3-1033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