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运动包括板块运动吗(板块和地壳的关系)
内容导航:
Q1:地壳运动和板块运动一样吗,它们所成的地质构造一样吗
地壳是由很多板块组成的,板块的运动,只是地壳运动的一部分,造成的地质构造不一样
Q2:现代地壳运动与板块划分
基于震源机制解、原地应力测量、GPS测量、有限单元法数值模拟以及地质资料分析等,在现代地壳运动与板块划分等诸多方面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
利用GPS技术,中国大陆地壳的整体主压应变方向为北北东至北东向,它反映的是现阶段地壳活动的主应力方向(张东宁等、1999;陈连旺等,2001;顾国华等,1999;杨国华等,2000;江在森等,2000)。王琪等(1996)根据1991~1993年间,巴拉-达孜(约55km)和日喀则-达孜(约247km)两条基线的GPS复测资料,求得西藏块体的内部变形速率,南北向为7.0±2.3mm/a(缩短),东西向为7.4±2.3mm/a(伸长)。丁国瑜和卢演俦(1989)则估计西藏块体的整体运动速率可望达到25~28mm/a,即数倍于块体内部变形速率。基于一个现时板块运动模型ITRF97VEL(王小亚,2002),表明中国地壳运动以南北地震带为界,西强东弱;中国西部受印度板块强烈的冲挤,地壳运动由南向北逐渐减慢,呈现南北向缩短,东西向伸展,有明显的块体特征;喜马拉雅和天山西部分别提供了约15mm/a和9~13mm/a的汇聚速率;拉萨块体有(20.2±1.2)mm/a的伸长;喀喇昆仑-嘉黎断裂的右旋走滑速率和阿尔金断裂的左旋走滑速率分别为2~3mm/a和4~6mm/a,穿过龙门山断裂带的缩短速率小于7mm/a,这些都支持西部地壳增厚。Molnar和Tapponnier(1975)认为,其主要来源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中国东部下部存在一个低黏滞度的软流圈物质的通道,与西部的印-亚碰撞有关,并且诱发了软流圈物质的上涌和底侵(Liu.eta.l,2004)。
马宗晋(2001)根据中国大陆的1998~2000年的GPS观测结果(图3.9)认为:中国大陆六大分区运动态势存在明显的差异。西部主要受由南而北的推挤作用,东部主要受由西而东的推挤和地幔流动的底拖拉伸作用,青藏高原东部矢量场由南部的北北东向逐渐指向北东东向,再转向南东向,呈右旋型运动,速率也变小。鄂尔多斯与阿拉善之间存在拉张,与东祁连之间存在追赶挤压。鄂尔多斯与华北区矢量场总体一致指向东,直至朝鲜半岛,但太行山与华北平原内部速率变小,而郯庐断裂带以东速率又增强,华南、华北相一致。结合全球GPS资料(图3.10),认为对中国大陆而言,印度板块底推挤作用是叠加在欧亚大陆整体由西向东的运动背景之上的(马宗晋等,2003)。大量的GPS观测表明中国地壳运动有明显的不均匀性,以南北地震带为界,西强东弱;中国西部受印度板块强烈的冲挤,地壳运动由南向北逐渐减慢,呈现南北向缩短,东西向伸展。GPS观测结果(朱文耀等,1998)和华北数值模拟(刘翠,2003)表明现今太平洋板块对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影响不大。太平洋-欧亚板块的会聚速度从晚白垩世的120~140mm/a至始新世减到最低值:30~40mm/a。从渐新世至早中新世,汇聚的平均速率相对适中,约为70~95mm/a,在早至中新世期间以65~70mm/a的微弱减少后,平均汇聚速率从晚中新世增加至现在的100~110mm/a,即太平洋显示了很强的太平洋西向俯冲(两个日本站点显示),但东北和华北块体都无西向运动,这可能反映了太平洋西向很强的俯冲被日本岛和日本海峡很快吸收,几乎没有传到中国(王小亚等,2001;刘翠,2003)
图3.10 全球地壳运动的GPS速度矢量图(ITRF2000参考框架下全球GPS跟踪站的位移速度矢量)(据马宗晋等,2003)
Bird(2003)利用欧拉向量来描述的现今全球板块边界(版本为PB2002),它主要是Bird等(2002)引用的最初模型PB1999进一步细化。图3.11中表达出的板块是基于现今测定的块体边界及运动,完全不同于经典的板块划分,这就提醒我们,对于经历了漫长历史、沧海桑田的中国及邻区,需要动态地考察、分辨所经历的地质过程,才可能更好地认识成矿过程,总结出有价值的成矿规律。
中国及邻区包括蒙古、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泰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等国家。该区地质构造复杂、演化历史漫长,不仅记录了微陆块-小洋盆型古板块演化旋回的完整历史,也叠加了中新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印度板块碰撞导致的大陆边缘和内部复杂的动力学过程的信息。立足于全球构造的视野,充分发挥这一地域优势,重视地质证据,研究大陆物质组成、结构、演化与动力学过程,将为认识地质过程、成矿过程提供巨大帮助。
图3.11 全球板块构造边界新模型(据Bird P,2003)
Q3:板块运动与地壳运动一样吗?有什么关系
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叫地壳运动.
地球表层相对于地球本体的运动.通常所说的地壳运动,实际上是指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以下的地球内部的运动.岩石圈下面有一层容易发生塑性变形的较软的地层,同硬壳状表层不相同,这就是软流圈.软流圈之上的硬壳状表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地壳同上地幔顶部紧密结合形成岩石圈,可以在软流圈之上运动.
在地球的内力和外力作用下地壳经常所处的运动状态.地球表面上存在着各种地壳运动的遗迹,如断层、褶皱、高山、盆地、火山、岛弧、洋脊、海沟等;同时,地壳还在不断的运动中,如大陆漂移、地面上升和沉降以及地震都是这种运动的反映.地壳运动与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紧密相联,它们可以导致地球重力场和地磁场的改变,因而研究地壳运动将可提供地球内部组成、结构、状态以及演化历史的种种信息.测量地壳运动的形变速率,对于估计工程建筑的稳定性、探讨地震预测等都是很重要的手段,对于反演地应力场也是一个重要依据.
对缓慢的地壳运动,可根据地质学(地层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等)、地貌学和古地磁学的考察,参考古天文学、古气候学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定.例如,大陆漂移学说是从古生物学、古气候学找到迹象,又通过古磁极的迁移得以确立的.现在根据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和岩石磁化反向的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地壳运动的演化.
Q4:地壳运动与板块运动有什么区别
地壳运动所致的范围比板块运动大.板块运动主要指的是岩层的运动,而地壳运动还包括岩浆运动.
地壳运动(crustalmovement):是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地壳运动是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同时还导致发生地震、火山爆发等
板块运动(the absolute plate velocity model):指地球表面一个板块对于另一个板块的相对运动.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顺把地球的岩石层划分为六个大板块,所有这些板块,都漂浮在具有流动性的地幔软流层之上.随着软流层的运动,各个板块也会发生相应的水平运动.
Q5:地球的板块运动是怎么回事 上面
简单地说,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1〕在地球内部有震源,震源向外释放能量(地震波)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振动.
〔2〕其它地质灾害或自然灾害,也可以间接诱发地震.
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最后,让我们为不幸罹难的同胞默哀,祝他们一路走好!
Q6: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Q7:世界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地震大都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因为在交界处,地壳较活跃不稳定,容易发生挤压或分离,地壳变动大;
而在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不易发生地震或火山喷发.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是地震长发生地,为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
总的来说,板块越活跃,地震越频繁.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3-1540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