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开和定向增发(定增前一般打压多久股价)
内容导航:
Q1:公开增发股票是什么 和非公开增发股票有什么区别
价格和增发对象协商。增发价格必须要低于现价,否则没人愿意用高价买增发的部分。
Q2:定向增发和非定向增发有什么区别
非公开发行即向特定投资者发行,也叫定向增发,实际上就是海外常见的私募,中国股市早已有之。
定向增发往往面对公司的大股东或者一些战略合作者,他们往往拥有与上市公司有关的资产,上市公司对他们增发股票以收购那些资产
非定向增发=再融资,就是向市场的普通投资者增发股票,就是俗称的圈钱
一般上市公司会在股价的相对高位非定向增发,在股价的相对地位定向增发
Q3:非公开发行和定增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根据《证券法》第十条,证券发行包括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而公开发行又包括“不定向”和“定向”超过200人;
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非公开发行”是和“公开发行”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发行对象不超过十名(办法第37条);如果发行对象均属于原前十名东股东的,可以由上市公司自行销售,否则,应由证券公司承销(办法第49条),承销时当然可以询价,但仍然是非公开发行。比如诺普信(002215)于2010年3月非公开发行时,即向91名特定对象发出《认购邀请书》,最后确定了8家。
“定向增发”,则没有任何方法律法规对他有准确定义。定向增发是和《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13条关于“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募集股份(简称“增发”)”的规定对应的。从而定向增发可以理解为只面向特定对象再发新股。与公开发行相比,定向增发和公开增发都是新股的增量发行,对其他股东的权益财有摊效应。但是定向发行和公开增发有着本质的区别:
1.定向增发的目的是为了进行重组和并购,而不是从公众投资者手中筹资。
2.定向增发的对象是特定人,而不是广大社会公众投资者。
3.定向增发的对价不限于现金,还包括非现金资产(包括权益)、债权等,而富公开增发必须以现金认购。
4.由于特定人不同于社会公众投资者,不需要监管部门予以特殊保护,定向增发的条件可不受《公司法》关于三年连续盈利及发行时间间隔的限制。
5.定向增发不需要承销,成本和费用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从理论上讲非公开发行是向不股超过10人发行,一定是定向增发;但是定向增发,可能向10人以下(这时是非公开),或者10人以上、200人以下(比如非上市股份公司的私募),也可能向超过200人发行(根据证券法属于公开发行),因此,定向增发不一定是非公开发行。
但是,实务中,由于历史的吧原因(《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2006年才出,非公开、定增才予以明确,之前使用比较混乱),也由于定向增发超过10人,甚至超过200人比较少见,投行人事把上市公司非公开和定向增发等价混用。实务中也有人认为非公开融资的意味浓一些,而定增更侧重引入战略投资者。
Q4:定向增发和非公开发行之间的区别?
是不一样的
非公开发行一般会向几家发行
一般都是机构投资者
融资的目地性较强
而定向增发是向特定的机构、
一般是引进战略投资者,有特定意义的
Q5:定向增发和非公开发行之间的区别?
是不一样的
非公开发行一般会向几家发行
一般都是机构投资者
融资的目地性较强
而定向增发是向特定的机构、
一般是引进战略投资者,有特定意义的
Q6:股票定增前为什么要打压股价
一个企业管理者无不希望企业蓬勃发展经济的发展将是企业发展的最基本前提。作为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了解一些常用的财务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传统会计中使用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式的分类已被现行的、适用的资产、负债等六大会计对象式的分类所取代,此六大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此六者构成了企业财务的全部 ,如想知道这些财务方面知识,首先要明白这六者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具体如下:
资产由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组成;
负债由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等组成;
所有者权益由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组成;
收入由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组成;
费用由制造费用、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组成;
利润由营业利润扣除各项开支后的项目等组成;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资本+利润;
利润=收入-费用;
资产+费用(成本)=负债+资本+收入;
资产类科目余额+成本类科目余额 = 负债类科目余额+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余额 +损益类科目余额。
看懂财务报表
财务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由社会公众拥有的公司,即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要按照法律的要求编制这些报告;而私人拥有的公司勿需如此)。这些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在年度财务报告中,会发现,题为管理讨论与分析的部分。这是企业管理者发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机会。
财务报表附注虽然是以脚注的形式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的解释,但实际上,这与财务报表本身同样重要。这些附注可能会揭示企业的一些重要事项,例如重要的法律诉讼案、会计方法的变更、高级职员组成结构的变化、以及各商业分部的买卖和重组等。 如何合理地减少纳税
减税同增加收入和营业利润一样,增加了其净利润或称“底线”。通常,企业可以用许多种方法达到合理地减税目的。
一、企业的结构
即使一个经济实体是公司,而非合伙或独资企业,不同种类的公司都有不同的所得税税率。在经济实体从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时,也会引起纳税款状况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收益情况。此外,公司注册地所在的地区税收政策或法律,也会影响企业的税收负担。
二、购买的时机
大多数会计活动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之上的。运用这种方法,经营活动所带来的收入,在其实际发生的会计年度予以确认;反之,如果收入在其实际取得的会计年度予以确认,那么其会计核算便遵循现收现付制。有时,将业务仅仅推迟一天,就会引起收入的确认挪至下一个年度的问题。如果在某一年度获利较多,企业可通过在同一年度冲销各种可扣除的开支而获益,即有效降低其应税收入;反之,如果获利很少,或企业已经在本年度冲销了许多支出,那就可以将购买行为推迟至下一年度,即将其在下一年度扣减。
三、坏帐冲销的时机
那些实际已经过期而尚未收回的应收帐款,有时可能收不回。与上述购买的时机完全相似,企业可将冲销坏帐的时间,定在这种扣减能够带来很大好处时候。
四、折旧
政府允许企业确认因设备和不动产的磨损或过时所引起的价值减少,进而减少其应缴税金。一般来说,政府可以通过折旧政策的变更,来试图刺激某一特定行业或经济的增长。
如何看懂报表?
财务报表是企业向管理者和外界提供和公布企业经营情况的正式文件,因此正确编制会计报表对于企业来说十分重要。财务报表分为月报表和年报表两种,各行业的会计报表如下:
行业 编报期 报表名称
1工业 月报 1资产负债表 2商品 月报 1资产负债表
企业 月报 2损益表 流通 月报 2损益表
年报 3财务状况变动表 企业 年报 3财务状况变表
年报 4利润分配表 年报 4利润分配表
年报 5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 年报 5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
3旅游、 月报 1资产负债表 4运输 月报 1资产负债表
饮食、 月报 2损益表 企业 月报 2损益表
服务 年报 3财务状况变动表 年报 3财务状况变动表
企业 年报 4利润分配表 年报 4利润分配表
年报 5营业收支明细表 年报 5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
5施工 月报 1资产负债表 6房地 月报 1资产负债表
企业 月报 2损益表 产开 月报 2损益表
年报 3财务状况变动表 发企 年报 3财务状况变动表
年报 4利润分配表 业 年报 4利润分配表
会计报表中,除财务状况变动表中有些数据来自于分析外,其余各表都来自于帐本。基
本报表为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资产负债表资产总数等于负债总数,并且要求数字正确,期期相关;损益表实际上是一张结转利润的会计凭证,通过收入与各项费用的相互抵减可以体现出企业本期的净利润;利润分配表是分配企业净利润去向的会计报表,通过净利润与各项目的抵减,可结算出未分配利润的数额;财务状况变动表是反映企业年度内营运资金增减变化的报表(营运资金就是流动资金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流动资金是用于企业日常经营的资产,流动负债是企业在一年要偿还的债务)。财务状况变动表可以帮助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资金的使用是不是合理,资金来源的渠道是不是顺畅,企业资金融通有没有困难,进而了解企业的财务政策,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各种经济业务上所发生的现金流量的一张动态报表,现金流量的最后结果是计算出本期新增加的净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可以反映净收益与现金余额的关系,现金余额与企业盈亏并不一定成正向变化,一般认为有现金流量支持的净收益是高质量的,否则反之,现金流量表报告过去一年中的现金流量,可以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评价企业取得和运用现金的能力,确定企业支付利息、股
利和到期债务的能力,再者可以表明企业生产性资产组合的变化情况。
各报表的作用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某一时刻的财务状况。
2.损益表是反映某一时刻的经营成果,该表的最后一个数字“净利润“将列入利润分配表。
3.利润分配表反映某一时期的利润分配情况,将期初未分配利润调整为期末未分配利润,并列入资产负债表。
4.现金流量表反映现金变化的结果和财务状况变化的原因。
一、资产负债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关于会计的两个重要公式。
公式1 借方=贷方
会计的基础课程始于借方和贷方。借方在帐簿的左侧,贷方在帐簿的右侧。在这里,要牢记一条不变的定律:“借方=贷方”,换句话说,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须同时登记到帐簿的左右两侧,其原则如下:
(1)资产增加时,记入左侧;资产减少时,记入右侧。
(2)负债增加时,记入右侧;负责减少时,记入左侧。
公式2 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会计学上最重要的概念是“平衡”,它的主体就是刚才提过的借方与贷方,简言之,资产增加是借方;负债或股东权益增加是贷方,双方相抵即所谓的“平衡”。
资产负债表以这两个重要公式为依据,它反映了企业在某一定时间的财务状况,它揭示了公司拥有什么,即公司的资产;公司欠什么人的债,即公司的负债;以及公司净资产价值,即股东的权益。资产负债表上的各帐户在每一新的会计年度开始时,不能被结清而使其余额为零。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是按流动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而负债则是按债务到期日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
二、收益表
收益表反映企业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获利情况。它与资产负债表的一个显著区别是每一新的会计年度开始时,收益表上的各帐户都会被结平,其余额为零。
该报表的一般关系式可表示为:
毛收入-总费用=净利润(损失)
这一表达式可派生出下列表达式:
营业利润(损失)=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合计上式中,成本费用合计包括:
①销货成本②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③折旧
税前利润=营业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损失)=税前利润-税金净利润或净损失代表企业的净盈利状况。其通常被称之为“底线”(俗称净利,一般位于收益表的末行)。作为经营者,重要的是要时刻意识到你所真正赚得的是净利润,而不是营业利润。此表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销售成本
应该考虑以下各方面的问题:
1.可以通过与供货商重新协商或寻找新的、较便宜的供货商来降低销货成本吗?
2.可以大批量购进存货,以期有效地降低销货成本吗?
3.可以用其他的物品、材料和产品,代替目前采购的吗?
4.可以提高自己产品的销价吗?
(2)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一般来说,当费用急剧下降时,多是周密计划管理的结果(反过来说,费用的明显上升,可能是各项开支慢慢地小幅度上升的结果,即管理者通常对支出小幅度缓慢增加不够敏感,而实际上,这种小幅度增加往往最终会累积成一个很大的数目)。可以考虑如下的问题:
1.费用的降低是由裁员引起的吗?换句话说,有职员被解雇或者公司规模缩小了吗?如果是这样,与裁员和缩小规模等相关的直接、间接费用是多少?
2.费用的降低是否由薪水的降低引起的?是否是由企业销售人员或独立的销售代理部门的佣金降低所引起的?
3.费用的降低是否是通过有关雇员费用和雇员福利的开支紧缩引起的?
4.费用的降低是否是象办公室租赁费、公用设施(例如:电话等)和保险这一领域的支出减少所引起的?如果是这样,这么做是否值得?
5.费用的降低是否源自研究和开发的缩减?如果是这样,其可能对企业将来的盈利情况产生什么影响?
(3)成本与费用合计
应考虑下列问题:
1.这一比例与同行业水平相比如何?
2.这一费用项目是否能在不产生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得到进一步的降低?
(4)折旧
基于折旧费用反映了企业因设备等不动产的损耗或自然淘汰引起的税收抵减的潜力,我们可以考虑以下这个问题:
折旧费用的增加是由购买新的机器设备或其它不动产引起的,还是由所使用的折旧方法的变更引起的?
(5)营业利润与净利润的比较
企业用其所获丰厚利润进行投资以获得国家的税收减免优惠或者企业净利润的增加仅是由于利率和利息费用下降而侥幸所得?需要注意的是:就绝对数来说,利息费用明显降低,其降低百分比为50%。并且,虽然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税前利润(其增加了50%),但所得税的增长只有20%,远低于营业利润、税前利润和净利润的增长。
(三)现金流量表
这一报表揭示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现金的来源与运用,集中反映了企业所获得的收益和现有的债务。
现金流量可以分为三类: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量。
利用现金流量表,可以进一步得出你的公司的一些基本结论。有些活动引起企业现金流入而有些活动却没有,其最终的结果是企业收入的现金更高于支出。
如何充分使用资金?
俗话说,“借钱难,用钱更难”。企业要用好钱就要“把钱花在点子上”。这就要求现代企业的经营者在运用资金时,随时注意根据各种资金的性质、结构和营运的需要,合理分配,使之能周转如流,避免风险,达到盈利的目的。资金运用是事关企业存亡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首先,在资金运用上,凡属资本性的开支,必须获得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这是因为资本性的占用,如固定资产的投资,属于长期占用,应选择成本费用最低的资金来源,应以内部自有资金为主。因此,投资之始,筹足稳定可靠的自有资金,是运用好资金的重要条件。即使在自有资金不足、 需要依赖借入资金的情况下,在使用时,也要注意资金成本、归还来源以及归还期限的搭配,充分估计风险的可能性,采取避免风险的预防措施等。这是掌握资金运用的要领。
其次,在企业营运过程中,要注意固定资产与长期债务保持合理的比率。固定资产使用期限长、价值补偿分散、周转慢,其变现(即转变为货币资金)的能力差。因此,企业在获得长期债务来源时要充分考虑抵偿债务的能力。一般说,要使自己的固定资产规模高于长期债务规模,即长期负债的比率不宜高于固定资产的价值;其结构比率应视企业投资结构而定。最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要保持适当比率。流动资产的运用,就其性质而言,具有周转快、变现力强、有自偿能力(销售后回笼)的性质。但也不能忽视其有遭受市场风险,违约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可能,即遭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的销售损失,企业的债务人不能按时履约归还欠款,由于财务收支、分配安排上可能出现的时差、盈亏不平衡,致使企业出现现金调度失灵、遭致偿还流动负债的困难等等。这就要求在运用流动负债的同时要考虑到它对流动资金的比率与配合。在一般情况下,也应做到流动资产高于流动负债的比率,并应随经营状况随时加以适当调整。
总之,企业运用资金的结构和比率,是通过企业健全的供、产、销计划和财力收支的综合平衡,并随时注意调节资金营运行为来实现的。
企业在筹集与运用资金问题上,还必须注意两点:一是企业和它的组织经营者必须熟悉和精通金融业务,随时掌握金融市场的变化,充分运用金融市场来为企业获得广泛的资金融通服务;二是现代企业家必须树立起商品经济的投资意识,实行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
你的财务状况如何?
财务状况分析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及其它附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为依据,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财务评价,为投资者、债权人、国家有关政府部门,以及其他与企业有关的单位,提供财务报告。
一、企业偿还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标志之一,是衡量企业运转是否正常,是否能吸引外来资金的重要方法。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100%流动比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总额和流动负债比例关系的指标。企业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一般表明企业偿还短期债务能力强。流动比率以2∶1较为理想,最少要1∶1。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100%速动比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项目中容易变现的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例关系的指标。该指标还可以衡量流动比率的真实性。速动比率一般以1∶1为理想,越大,偿债能力越强,但不可低于0.5∶1。
(3)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现金类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总额×100%现金比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中有多少现金能用于偿债。现金比率越大,流动资产变现损失的风险越小,企业短期偿债的可能性越大。
(4)变现比率
变现比率=现金类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变现比率反映企业短期的偿债能力,又具有补充现金比率的功能。
(5)负债流动率
负债流动率=流动资产/负债总额 × 100%它是衡量企业在不变卖固定资产的情况下,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该比率越大,偿还能力越高。
(6)资产负债率(负债比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资产净值×100%资产净值是指扣除累计折旧后的资产总额。它反映企业单位资产总额中负债所占的比重,用来衡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程度和企业对债权的保障程度。该比率越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承担的风险也越小。
二、周转能力分析
周转能力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在获利条件下的周转速度。考核的主要指标有:
1.应收帐款周转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应收帐款余额×100%
应收帐款周转天数=日历天数/ 应收帐款周转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债权(即应收帐款的累计发生额)与期末应收帐款平均余额之比。用来验测企业利用信用环节展销货业务的松紧程度,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状况。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额=销售成本额/存货平均占用额 ×100%
存货周转天数=日历天数/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存货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和利用的程度,它可以衡量企业的商品推销水平和销货能力,验证现行存货水平是否适当。
3.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 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 ×100%
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生产产品是否适销对路,存货定额是否适当,应收帐款回笼的快慢。
4.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 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 ×100%
该指标表明固定资产的价值转移和回收速度,比率越大,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越高,效果越好。
三、获利能力分析
企业获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在于观察企业在一定时期实现企业总目标的收益及获利能力。衡量企业获利能力的主要指标有:
1.资本金利润率
资本金利润率=企业利润总额/ 注册资本总额 ×100%
该指标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反映企业获利水平高低的指标。它越大,说明企业获利能力越大。
2.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收入×100%
该指标是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比重越大,表明企业获利能力越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越好。
3.成本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该指标是反映企业在产品销售后的获利能力,表明企业在成本降低方面取得的经济效益如何。
4.资产报酬率。
资产报酬率=(税后净收益+利息费用)/ 平均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是用来衡量企业对所有经济资源的运用效率。
四、成长能力分析
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企业的长远扩展能力,企业未来生产经营实力。评价企业成长能力的主要指标有:
1.股本比重。
股本比重=股本(注册资金)/ 股东权益总额
该指标用来反映企业扩展能力的大小。
2.固定资产比重。
固定资产比重=固定资产总额/ 资产总额
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的生产能力,体现企业存在增产的潜能。
3.利润保留率。
利润保留率=(税后利润-应发股利)/ 税后利润
该指标说明企业税后利润的留存程度,反映企业的扩展能力和补亏能力。该比率越大,企业扩展能力越大。
4.再投资率。
再投资率=(税后利润-应付利润)/ 股东权益该指标是反映企业在一个经营周期后的成长能力。该比率越大,说明企业在本期获利大,今后的扩展能力强。
必须指出,上述各指标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反映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要充分理解各种指标的内涵及作用,并考虑各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才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作出正确合理的判断
Q7:配售和增发分别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区别? 定向增发呢?
配售,是向原来的公司股东再次发行股票。
增发,一般指公开增发,向所有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不是第一次,而是再次或是第三次等等。第一次叫IPO。
定向增发,是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3-166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