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学习选股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对股价的影响(上市公司计提是什么意思)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对股价的影响(上市公司计提是什么意思)

内容导航:
  • 炒股心得之157:什么是商誉减值风险
  • 商誉减值 为什么出现在同花顺领涨上面 商誉减值不是利空消息吗 为什么大家还会追着买这些?
  •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是好是坏
  • 股票资产减值对股价的影响是利好还是利空
  • 会计中的计提是什么意思
  •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净资产受影响吗?
  • 商誉减值 为什么出现在同花顺领涨上面 商誉减值不是利空消息吗 为什么大家还会追着买这些?
  • Q1:炒股心得之157:什么是商誉减值风险

    摘自《证券时报网》
     
    市场喜欢读什么故事,上市公司就会怎么写,这几年并购一直是支撑A股公司市值高速增长的利器,使得A股上市公司商誉在去年三季度末达到创纪录的4638亿元。
    和上市公司商誉一起增长的,是被收购一方的业绩承诺,但业绩承诺无法完成的风险越来越大。上周蓝色光标公告预计去年净利润同比下降85%~93%,原因之一是并购对象无法实现业绩承诺,要进行商誉减值。目前已经有6家上市公司因前期的并购重组产生商誉减计。
    因并购对象无法完成利润承诺而发生的商誉减值越来越多,在经济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可以预料黑天鹅将屡见不鲜。
    A股商誉创纪录
    统计显示,A股上市公司去年三季度末商誉为4638亿元,去年上半年和前年三季度末分别为3877亿元和2539亿元,环比和同比增长分别为19.63%和82.67%。
    中小板和创业板商誉增速尤其大,同比增幅都超过一倍,比如中小企业板去年三季度末商誉为1137.42亿元,去年上半年和前年三季度末分别为914亿元、477亿元,环比增长24.44%,同比则增长138.45%。
    创业板去年三季度末商誉为871亿元,环比增长35.25%,同比增长137.33%。
    商誉是一个比较好的并购考察指标,照规定,购买企业成本与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会被放在商誉中。也就是说,A股现在有4638亿元商誉,是在并购时,超过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总额。
    据彭博统计,2015年A股市场并购重组交易超1000起,涉及金额1.4万亿,比2014年增长77%,创历史新高。
    一般而言,收购一定是溢价的,而且溢价不菲,很少有并购价格低于净资产——这只能说明并购对象资产质量令人怀疑,盈利能力低下。收购溢价高的,被认为具有增长潜力。
    截至2015年三季度,非金融企业中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已经达到3%,其中中小板及创业板非金融企业商誉占净资产比例分别达到7%及14%,远远超过主板非金融企业。这其实是因为中小板和创业板板块估值高,并购热情大,这也意味着,如果并购对象业绩承诺不能完成的话,中小板和创业板受的冲击更厉害。
    商誉大增也跟这两年并购火爆有关,介入并购的任何一方都能赚钱,以至于有上市公司宣布成立产业基金,股价就会大涨。
    商誉减值风险
    但是并购带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去年有北纬通信、蓝色光标、温州宏丰、江南化工、安科瑞、青松股份、西安民生、中海油服、大商股份等公司因为商誉减值进行计提,都影响到公司净利润。其中蓝色光标两次进行商誉减值影响利润,中海油服则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9.24亿元。
    商誉减值首先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等于当初投资成果打了折扣。收购对象业绩不能达到预期,是各方都不愿看到的,一般都会尽力完成,至少要拖过三年业绩承诺期。如果过了3年承诺期,并购对象业绩出现问题的概率更大,那时对上市公司拖累更大。
    如今市场环境不佳,A股公司净利润基本上都不再增长,要求并购对象以超过40%速度增长(并购对象承诺利润增速一般在40%以上),不太现实。
    其次则是影响到公司稳定。以焦作万方为例,焦作万方以17亿元的现金收购吉奥高持有的万吉能源100%股权,吉奥高用该笔资金购买焦作万方的股票,成为焦作万方大股东,但是吉奥高承诺业绩无法兑现,按约定吉奥高要回购万吉能源。近日法院判决,判令吉奥高投资返还协议转让价款并赔偿焦作万方利息损失。但吉奥高已将该资金用于收购焦作万方,显然无力承担。
    最后则是收购后管理团队不稳定带来的风险。绿盟科技在上市后不久就启动收购同业公司亿赛通。但亿赛通没法完成业绩承诺,该公司管理人员也在流失。
    对创业类企业收购最重要的是人。即使房地产类公司,王石也放言如果极端情况发生他准备带人辞职,重新创业。
    如果业绩承诺不能兑现,有可能诉诸法院,也有可能修改业绩承诺,比如一家公司就因为“重要假设条件”发生变化,所以将完成利润承诺的时间从3年增加到7年。
    中国投资者对商誉减值还不大熟悉,美国投资者已经深入领教,2000年美国在线斥资1650亿美元收购时代华纳,形成1000多亿美元的商誉,两年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被迫注销了近990亿美元的商誉减值损失。
    微软则是经常计提商誉减值的豪客,去年因为收购诺基亚业务计提72亿美元,2012年因为收购电子商务公司aQuantive而计提62亿美元。微软收购公司众多,而整合成功的比较少。
    但受益于微软自身的业绩强劲增长,在大额计提之下,微软股价并没受多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计提是一次性,这些公司并没有为微软贡献多少利润,并不影响微软扣非后净利润的情况。
    所以,A股公司的股价受商誉减值影响,主要看减值对象是否会给公司带来利润,看该公司主营业务是否稳健。

    Q2:商誉减值 为什么出现在同花顺领涨上面 商誉减值不是利空消息吗 为什么大家还会追着买这些?

    股票市场不规范!很多人不用常人思维投资,不注重公司的价值,而是炒热点投机!所以风险无法预估!个人观点!

    Q3: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是好是坏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是坏。
    由于我国企业界普遍存在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因此,资产减值问题已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企业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将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泡沫予以消化,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规避风险。同时,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中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使利益相关者相信企业资产已得到优化,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更具信心。我国目前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不仅是为了使企业减少当期应纳税款,增加自身积累,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确保资产的真实,符合资产定义的要求。笔者拟就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粗浅的讨论。
    一、资产减值的确认
    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资产减值是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的范围包括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委托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为担保余值、金融资产及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等。
    资产减值的认定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减值的迹象;第二步,若存在减值迹象,应当估计可收回金额,即进行减值测试。准则规定,企业必须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是否有减值的迹象。除此之外,要求在任何有迹象表明资产可能减值的时刻,都应计量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所以减值测试不一定只在资产负债表日才做,而是在企业财务会计年度的任意时段都有可能进行。但是,并不能据此以为在正常企业财务会计年度中一定会有减值准备。若不存在任何减值迹象,则不必进行减值测试。但是,对于因为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准则规定,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二、资产减值会计的必要性
    企业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提高资产质量,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中通过资产减值,可使利益相关者相信企业资产以得到优化,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更有信心。
    (一)资产减值会计是资产定义的要求
    根据准则对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显然,资产的根本目的是为获取未来的经济利益。那么,资产的账面价值就应当为企业要求得到的最低的可收回价值。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使资产以真实价值反映,是资产定义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也进一步遵循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因此,资产减值会计使资产以真实价值反映,是资产本质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会计实质重于形式、稳健性原则的具体应用。
    (二)资产减值会计是现实的要求
    企业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公司质量高则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从而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企业质量主要体现在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上,其中,资产质量又主要表现为资产盈利和变现能力。通过确认资产减值,有助于全面、公允地反映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亏问题。
    (三)资产减值是会计目标的体现
    如果资产的持续获利能力下降而仍以历史成本反映在账面上,就不能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资产减值能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产减值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如长期投资减值可能导致投资收益降低;2.资产减值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如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等;3.资产减值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如应收账款中的坏账准备。因此,资产减值会计与会计目标是一致的,能真实反映资产的质量,为决策者提供客观信息。
    三、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现状及问题
    资产减值政策赋予了企业更多的职业判断的权利,目的在于使企业更稳健地确认当期收益,更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但由于我国考虑的因素较少,在实际工作中操作性很差,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新的问题:因职业判断所依据的条件和衡量的标准不一样,或出于某种特殊目的的需要,新政策也有可能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对当年资产减值准备提取方法的选择,少提或多提减值准备,以影响当年的盈利。就现阶段来说,我国的资产减值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引入资产组概念后面临的难题
    就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和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看,资产组属于全新概念,引入资产组的概念将面临一系列困难。
    1.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难以确定,尽管准则中规定了确定资产组组合的原则,并指出确定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时应保持一致性,不应随意更改,但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方式灵活多变,企业的特点各不相同,在确定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这就增加了执行难度。
    2.我国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中小企业居多,在辨认资产组时仍然会面临诸多实际困难。资产组概念的运用,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而我国规定小企业可以不编制现金流量表,不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但如果辨认资产组时需要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就会加大其成本,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3.资产组如何划分无法确认,标准很难合理地确定,容易导致盈余管理。在实务中很少有资产能按照单项来确定其是否减值,资产组能否被确定为一个组关键是这个资产组能否独立地产出现金流。另外,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电算化程度参差不齐,采用资产组将给中小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
    (二)资产减值的确认基础比较困难,确认方式多样
    我国资产减值准备按两个基础确认,一是按单项计提;二是当企业难以按单项计提时,则按资产组计提。但从我国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看,对资产组的规定要在企业中得到很好的实施有较大的难度。资产减值的确认方式按单个资产、资产类别、全部资产、现金产出单位等方式进行。资产减值的确认方式不同,其结果也不同。由于资产确认方式的多样性、主观因素和不确定因素较大,企业管理当局就可以通过机会主义的会计政策选择,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误导信息使用者。
    (三)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的复杂性
    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其结果会因人而异。资产减值的核心问题是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我国资产减值准则借鉴了国际准则的做法,要求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然而,公允价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预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样就有很大的主观性,导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使计提不仅缺乏衡量标准,而且缺乏制约手段;使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的资产性态、使用价值知之甚少。同时,注册会计师、证券监管机关、审计机关等部门对企业确认的资产减值准备再确认缺乏权威性。
    (四)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不明确
    1.企业总市值小于净资产账面价值时,该迹象是属于企业整体的迹象,可能是整体资产高估或负债低估,但却不容易明确归属。2.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并不一定没有减值迹象。这可能是忽略了一些公司目前正在发生或预计未来会发生的事件,而该事件对现在的财务报表没有影响,但对未来的财务报表却有重大影响。3.有些可归属到个别资产的迹象,并不表示该个别资产必须计提减值。例如,有资产部分实体毁损使其公允价值将抵达50%,但此迹象并不意味着公司必须就该资产计提减值,公司应先计算该资产的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再决定是否计提减值。
    (五)商誉减值测试较为困难
    和其他资产的减值相比,商誉的减值测试尤为困难。商誉要结合其所属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而这本身就蕴含了大量的操作性问题,资产组的所属认定、分配的过小和过大都将直接影响商誉的减值测试结果,进而影响到公司的利润表。由于这里包含了太多的主观判断因素,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也缺乏客观的标准,为公司进行利润操控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
    四、关于资产减值问题研究的建议及对策
    目前资产减值会计不能发挥其实质效用的状况,其原因不外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种。由于现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健全,企业获得上市资格具有一定难度。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初次发行股票或配股都规定了一系列必备的条件,企业为了发行新股或配股,就会有财务包装的动机。在经济环境方面,我国相关的会计规定不够完善,现有规定可操作性不强。我国目前的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尚不透明和完善,从而使准备金的提取缺乏一定的资料基础。虽然不少上市公司披露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金额、计提比例、计提依据和计提方法,但其披露只是对制度中相应条款的重复。笔者针对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评估减值时应考虑重要性原则
    财务会计信息是否值得提供受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的共同制约。根据我国基本准则的规定,企业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进行会计处理。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使用者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不误导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适当简化处理。因此,在进行资产减值测试时,还应考虑重要性原则。
    (二)统一计量标准,减少人为的判断和估计
    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以及会计信息市场的不完备,会计政策选择权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赋予企业一定的会计弹性,便于企业通过专业判断和会计选择向市场传递公司的特有信息,也是我国最初设立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之一。然而,现在我国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时间毕竟还很短,各项措施都极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不宜赋予企业过多的选择权。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对资产减值的试用范围作较详细的规定,尽可能缩小会计人员人为估计和判断的范围,避免企业执行会计政策的主观随意性,统一和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尽可能减少同类业务处理方法的多样性和选择权。
    (三)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要体现资产的价值
    虽然资产减值转回的政策在我国被严重滥用,但作为一种实用的修正政策,它的存在能够提升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如果未来资产价值得以恢复,那么转回已确认的减值损失就应该是自然的。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对于什么情况属于以前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价值回升而转回的准备,什么情况属于企业过去滥用谨慎性原则而转回的秘密准备,笔者认为,可以制定相关制度提供区分的标准,对于不能合理解释的减值准备的转回应采用追溯调整法予以调整。为解决现存问题,关键并非在于是否禁止转回,而是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同时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法规来规范资产减值转回的使用。
    (四)加强企业对相关信息的披露
    在现行有关法规中规定,上市公司变更会计政策对本年度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有重要影响时应该予以说明,但是由于并未细化到何种变更,所以大部分上市公司对大额计提或转回、不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原因都没有详细的披露,即使投资者想进一步了解企业资产的减值情况,也无从下手。因此,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信息披露标准,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上市公司对相关信息的披露,对于改善利用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控的现象有一定的作用。此外,笔者建议监管部门将信息披露作为上市公司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以限制人为的操纵利润。
    (五)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
    国际会计准则相对于我国会计准则而言,对资产减值的规定更加具体和全面,操作性更强。我们应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资产减值准则的内容,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会计,但应注意不能完全选择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而应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对《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吸收和转换,使它顺利成为在我国具有适用性的国内规则。
    总而言之,通过对资产减值的研究可以看出,资产减值会计的运用,提高了中国企业的资产质量,降低了企业运作的潜在风险,充分体现了会计的稳健原则。同时规范了对资产减值一些具体事项的统一,使得各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另外,我国还存在着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并不完善,会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等种种的不足,但是笔者深信,只要坚持不断地完善我国的会计制度,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并及时对会计人员进行素质培训,一定能创造一个健全、完善、优良的市场环境。

    Q4:股票资产减值对股价的影响是利好还是利空

    旧会计准则规定,已经计提减值损失的资产,如果资产价值恢复,则资产减值损失可以转回。旧会计准则这项规定曾经受到会计业界的质疑,因为在这项规定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操作一直是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常用手段,公司可以在某一盈利年度大额计提减值准备,其后几年再慢慢冲回,这样既可以隐藏当年利润,又可以制造以后年度扭亏为盈的假象。
    新准则规定: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长期股权投资及其他长期资产,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新准则的实施,虽然可以遏制某些公司通过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等来操纵利润的行为,但企业同样可以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实现其操纵利润的目的。因为新准则同时规定对于存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金融资产等,这些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由相对应的具体准则进行规定。即以上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这样,企业可能就会集中利用以上资产人为调节利润。比如:企业在获利当期可以通过会计人员的判断,计提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的减值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存货减值准备”科目,使当期利润减少;当下期原材料、库存商品减值的因素消失,上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允许转回,则借记“存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又将利润调整回来。甚至有些企业可能会更多地利用“其他更方便的途径”来调节利润,比如债务重组,因为新准则重新允许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利润。据统计,目前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所使用的手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两位是存货跌价准备和坏账准备的计提和转回,而新准则对这两项减值准备的转回却没有限制。如何对这些新情况进行完善和监管,是会计业界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转贴于

    Q5:会计中的计提是什么意思

    一项费用支出,其受益期往往不是与支付时在同一个会计期间
    所以,有些费用支出是预付的,受益期在支付之后
    有些费用支出是累积起来支付的,受益期在支付之前
    在支付之前的,一般是按摊销方法,将该费用摊销到各受益期间的费用里去。

    而款项支付在后的,就需要预先在各受益期先做费用,形成负债,最后累计支付,这种情况就是计提,
    例如:
    本月员工上班,应该放工资,但是一般在下月发放,也就是说,本月的工资是本月发生的费用,但实际支付却在下月
    所以将工资做进本月的操作就是计提

    Q6:上市公司商誉减值,净资产受影响吗?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净资产受影响。
    商誉作为上市公司的一项资产,具体表现为在并购中支付的对价超过被购买标的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对商誉而言,往往面临着可能发生减值的问题,经常需要对商誉价值进行再确认、再计量。在并购标的业绩承诺不达标、特别是亏损的情形下,上市公司往往需要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最终是直接影响上市公司当年实现的净利润。

    Q7:商誉减值 为什么出现在同花顺领涨上面 商誉减值不是利空消息吗 为什么大家还会追着买这些?

    股票市场不规范!很多人不用常人思维投资,不注重公司的价值,而是炒热点投机!所以风险无法预估!个人观点!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3-1776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