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学习选股

对冲基金行业发展(citadel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行业发展(citadel对冲基金)

内容导航:
  • 对冲基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对对冲基金的监管
  • 对冲基金将走向怎样的未来
  •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到底在押注哪些行业和公司 资本
  • 风险对冲基金的前景以及运作方式
  • 世界最大对冲基金创始人做了什么?
  • 中国股灾元凶是美国Citadel对冲基金吗
  • 中国有对冲基金吗,有的话那些比较好啊?
  • Q1:对冲基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对对冲基金的监管

    伴随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各类策略的国内对冲基金快速发展茁壮成长,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截止2012年5月底的数据统计,股票策略的对冲基金(阳光私募)2272只,组合基金114只,债券基金103只,事件驱动85只,管理期货59只,相对价值28只,宏观策略6只,复合策略3只,管理总规模超过2500亿人民币,对冲基金已是国内证券市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规范发展对冲基金有利于国内证券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培育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队伍,有利于丰富投资者财富管理选择。
    然而,至少就合法的情况而言,对冲基金目前在中国内地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几乎于零。中国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市场。一方面是采用中国证监会(CSRC)批准的国内对冲基金策略的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它们拥有向内地富裕个人募集资金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是不受监管、暗中经营的私募基金公司。中国有100家左右通过信托公司(它们本身是受到监管的)设立的“阳光私募基金”;但还有数目不详的基金经理经营着典型的“推荐型”业务,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
    对于中国潜在的对冲基金管理公司来说,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缺乏工具。新年之交,中国政府批准了利用股指期货与保证金交易进行卖空操作。但很难借入散户的股票进行卖空。另外一个基本的对冲基金工具——杠杆同样缺乏。对冲基金经理无法通过借贷进行投资。

    Q2:对冲基金将走向怎样的未来

    在国内,说起对冲基金,无论是金融业界人士,还是全然与金融直接投资搭不上边的普通老百姓,大概都不会陌生。前者通常会认为缺乏这一投资理念和方式,是中国资本市场显著的缺憾,而后者大多从新闻报道及畅销书中间接听说过对冲基金大鳄乔治·索罗斯的威猛故事。
    去年,因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推出,中国资本市场具备了对冲和杠杆两个重要功能。这也被视为搭建了对冲基金在中国从无到有的重要基础。也有机构声称已经推出了中国第一支对冲基金。
    在回答上段提出的设问之前,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此前有关对冲基金的多本畅销书,如今年年初最重磅的财经图书《富可敌国》《对冲基金风云录》等,此外还有许多探讨2007-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原因、反思教训的图书。这些图书的共同特点在于,以成王败寇的逻辑,只讴歌那些斩获颇丰的对冲基金故事,并设法将其成功解释为两点:对冲基金投资理念的独到之处,以及对冲基金经理的超凡水平。这样的解释、解读,当然不能说是错的,但既不足以勾勒对冲基金在美国发展的历程和全貌,也未能全面解析对冲基金之外的金融界其他领域、乃至社会和经济结构中的其他组成,与对冲基金互相产生影响的情况。
    美国人蒙蒂·阿加瓦尔拥有对冲基金行业资深从业经历、曾在美国和亚洲多个证交机构任职、创立了明星级的掠食者资本管理公司,他撰写的《对冲基金的未来》一书今年初引进到国内。与前面提到过的同类图书有所不同的是,蒙蒂·阿加瓦尔在书中以对冲基金丑闻开篇,直面美国多家对冲基金在伯尼·麦道夫旁氏计划等骗局中的巨亏尴尬。
    蒙蒂·阿加瓦尔认为,以麦道夫骗局为例,即便在业界排名靠前、资产规模领先、拥有大批明星交易员的对冲基金,也犯了很多难以饶恕的低级错误,通过对这些机构的分析可以发现,整个美国对冲基金行业都普遍存在对募集资本之外的有效运作技能。
    投资者应关注尽职调查的程序漏洞
    作者蒙蒂·阿加瓦尔在《对冲基金的未来》一书中,首先介绍了通常被界定为对冲基金最终投资的个人和机构,包括退休基金、高净值人群、银行和捐赠基金,旨在帮助读者回顾和重新认识对冲基金现行的运作机制、发展历程、监管方式,及每一部分存在的缺陷。由其是目前普遍存在对冲基金专家尽职调查不彻底的问题,这一问题正是诱发和累积麦道夫骗局所造成损失的重要原因。
    随后,书的第三章细致为读者解读了对冲基金的五大策略,对不同策略下交易员所需技能、运作环境及制约条件作了阐述,这是帮助读者区别顶尖交易员和蹩脚基金经理的重要参照。
    在此基础上,蒙蒂·阿加瓦尔将目光转向了对冲基金服务商和现行的监管机构(方式),提醒投资者要注意到这两方面各自存在的程序漏洞,说明了审计师和监管机构所能进行的尽职调查的层次和类型,并指出最终应该由投资者来聘请交易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专家以保证投资安全即便对冲基金聘请过独立审计师开展尽职调查,但也常常流于形式,并未如约履行其信托责任。
    蒙蒂·阿加瓦尔以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两只对冲基金菲尔费德格林威治集团和垂蒙特集团为例,这两家机构都建立起了稳健完善的投资原则,但事实上却压根没按原则和程序办事,而是盲目信任了麦道夫,分别造成了75亿美元和30亿美元的损失。
    未来对冲基金需符合五项铁律
    基于第一部分的叙述分析,这本书的第二部分转入对冲基金改革发展方向的探讨。蒙蒂·阿加瓦尔语词尖锐地指出和批评了目前投资者在投资理念上,存在的几大问题,包括通过历史绩效评价对冲基金给投资者构建的错误安全感、要求对冲基金提供稳定收益、一再给失败不断的糟糕的对冲基金经理投资等。
    他认为,为确保对冲基金所提供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满足深入尽职调查的可能性,对冲基金需要符合五项铁律:聘请独立的知名审计师、聘请独立的知名基金管理人或托管人、通过独立实体执行交易、基金估值由独立第三方进行、对冲基金经理愿意深入披露和解释基金策略并提供风险和收益报告。蒙蒂·阿加瓦尔向投资者建议,尽职调查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了解是否存在对冲的金融工具、某一市场是否存在做空机制,以及相关的交易成本情况,这样才能给对冲基金经理以正确的压力,而不是问一些外行话,如头寸规模、交易频率、空头头寸管理等。
    2007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引发了美国社会各界,对包括对冲基金行业在内金融体系的反思。蒙蒂·阿加瓦尔认为,与其说是对冲基金推波助澜造就了资产泡沫和危机,不如说是投资者尽职调查缺失、监管缺失等原因放大了资产证券化的危机。对应的建议则是,一方面,监管机构应当确保市场上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提供完全透明的信息,必须打破对冲基金行业现行的隐秘惯例,但需注意,监管机构也只应按照前述五项铁律的原则强制对冲基金遵守,以达到平衡市场各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作用,实现互相制衡制约;另一方面,无论怎样严格的市场监管都不能完全替代投资者的尽职调查,恰当的尽职调查必须由投资者亲历亲为。

    Q3: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到底在押注哪些行业和公司 资本

    近期,美国研究公司WalletHub发布报告,分析了全球400多家最大的对冲基金在2017年二季度投资组合的变化。其中,排名前100名的对冲基金总资产达到6.1万亿美元。
    考虑到这些对冲基金的管理者主要是吸引最富有的投资者,可以说,这一名单反映了世界各地超级富豪的投资策略。
    到二季度末,大多数对冲基金购买了金融机构的股票,它们在总投资组合中所占的份额为25.3%,名列榜首;高科技公司居第二位,占投资组合的19%;第三个最受欢迎的行业是服务业,占比15.2%;其次是消费品(14.5%)和医疗保健(11%)。
    尽管金融业在对冲基金的投资组合中占主导地位,但这些基金买入的五大股票中,有3家来自于大型科技公司。其中,苹果公司排首位、其次是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公司,第三至五位分别是Facebook、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以及金融服务公司富国银行。
    科技股的吃香源自其涨势良好,并超过大盘表现。例如,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自今年年初以来上涨了15.7%;大盘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8.3%,金融公司标准普尔500指数仅上涨了5.3%。可以预计,在未来,对冲基金投资组合中IT公司的股票很可能会增长。
    与此同时,二季度对冲基金买入最多的股票分别是:亚马逊(年初以来股价上涨28.17%)、甲骨文(年初以来股价上涨27.8%)、菲利普·莫里斯(自年初以来上涨27.4%)、艾伯维制药(自年初以来上涨15%),以及Broadcom公司(自年初以来上涨43.6%)。这些公司的收入与利润增长都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根据高盛公司分析,科技股的领先在于:第一、科技公司销售额和每股收益(EPS)的增长,以及更多技术的使用,将使得纳斯达克100指数的总回报率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第二,科技行业受利率、外汇汇率或石油价格等宏观事件的影响相对更小。
    此外,在二季度,被清仓最多的股票分别是凯洛格食品公司、苹果公司、Eli Lilly、强生与摩根大通。虽然苹果公司位于抛售榜第二,但目前对冲基金持有的股票中,苹果公司仍占比最大。

    Q4:风险对冲基金的前景以及运作方式

    最初的对冲操作中,基金管理者在购入一种股票后,同时购入这种股票的一定价位和时效的看跌期权(Put Option)。看跌期权的效用在于当股票价位跌破期权限定的价格时,卖方期权的持有者可将手中持有的股票以期权限定的价格卖出,从而使股票跌价的风险得到对冲。在另一类对冲操作中,基金管理人首先选定某类行情看涨的行业,买进该行业几只优质股,同时以一定比率卖出该行业中几只劣质股。如此组合的结果是,如该行业预期表现良好,优质股涨幅必超过其他同行业的股票,买入优质股的收益将大于卖空劣质股的损失;如果预期错误,此行业股票不涨反跌,那么较差公司的股票跌幅必大于优质股,则卖空盘口所获利润必高于买入优质股下跌造成的损失。正因为如此的操作手段,早期的对冲基金才被用于避险保值的保守投资策略的基金管理形式。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的理解逐渐深入,近年来对冲基金倍受青睐是由于对冲基金有能力在熊市赚钱。从1999年到2002年,普通公共基金平均每年损失11.7%,而对冲基金在同一期间每年赢利11.2%。对冲基金实现如此骄人的成绩是有原因的,而且它们所获得的收益并不像外界所理解的那么容易,几乎所有对冲基金的管理者都是出色的金融经纪人。 金融衍生工具(以期权为例)有三大特点: 第一,它可以以较少的资金撬动一笔较大的交易,人们把其放大作用,一般为20至100倍;当这笔交易的交易量足够大时,就可以影响价格; 第二,根据洛伦兹格利茨的观点,由于期权合约的买者只有权利而没有义务,即在交割日时,如果该期权的执行价格(Strikeprice)不利于期权持有者,该持有者可以不履行它。这种安排降低了期权购买者的风险,同时又诱使人们进行更为冒险的投资(即投机); 第三,根据约翰·赫尔的观点,期权的执行价格越是偏离期权的标的资产(特定标的物)的现货价格,其本身的价格越低,这给对冲基金后来的投机活动带来便利。 对冲基金管理者发现金融衍生工具的上述特点后,他们所掌握的对冲基金便开始改变了投资策略,他们把套期交易的投资策略变为通过大量交易操纵相关的几个金融市场,从它们的价格变动中获利。 现时,对冲基金常用的投资策略多达20多种,其手法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 (一)长短仓,即同时买入及沽空股票,可以是净长仓或净短仓; * (二)市场中性,即同时买入股价偏低及沽出股价偏高的股票; * (三)可换股套戥,即买入价格偏低的可换股债券,同时沽空正股,反之亦然; * (四)环球宏观,即由上至下分析各地经济金融体系,按政经事件及主要趋势买卖; * (五)管理期货,即持有各种衍生工具长短仓。 对冲基金的最经典的两种投资策略是“短置”(shortselling)和“贷杠”(leverage)。 短置,即买进股票作为短期投资,就是把短期内购进的股票先抛售,然后在其股价下跌的时候再将其买回来赚取差价(arbitrage)。短置者几乎总是借别人的股票来短置(“长置”,long position,指的是自己买进股票作为长期投资)。在熊市中采取短置策略最为有效。假如股市不跌反升,短置者赌错了股市方向,则必须花大钱将升值的股票买回,吃进损失。短置此投资策略由于风险高企,一般的投资者都不采用。 “贷杠”(leverage)在金融界有多重含义,其英文单词的最基本意思是“杠杆作用”,通常情况下它指的是利用信贷手段使自己的资本基础扩大。信贷是金融的命脉和燃料,通过“贷杠”这种方式进入华尔街(融资市场)和对冲基金产生“共生”(symbiosis)的关系。在高赌注的金融活动中,“贷杠”成了华尔街给大玩家提供筹码的机会。对冲基金从大银行那里借来资本,华尔街则提供买卖债券和后勤办公室等服务。换言之,武装了银行贷款的对冲基金反过来把大量的金钱用佣金的形式扔回给华尔街。

    Q5:世界最大对冲基金创始人做了什么?

    2月26日)消息,世界上最大对冲基金公司“桥水”(Bridgewater)创始人瑞·达利欧将携带其畅销书《原则》开启他四天两地的中国之行。凤凰网财经将进行全程报道。

    作为世界上最大对冲基金公司桥水的创始人,瑞·达利欧12岁开始用零花钱炒股,26岁创办桥水赚得盆钵满营,32岁赔得全公司只剩自己一人,38岁时在87年金融危机中收获“华尔街十月英雄”之名。

    如今桥水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瑞·达利欧也管理着1500亿美元的财富,在《福布斯》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几十年来,世界金融形势风云变幻,屡遇危机,独有达利欧的桥水一直在创造奇迹。

    自16年3月桥水基金落户上海自贸区以来,瑞·达利欧一直都在积极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早在去年9月(2017年9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就曾撰文《桥水基金入华“吸金”记》(作者:陈植),对海外对冲基金在中国市场的布局进行了深入解读。

    海外对冲基金中国吸金潮起

    此前数年,包括元盛投资(Winton capital)、英仕曼(Man group)、城堡投资(Citadel)等多家海外知名对冲基金已通过QDLP(境内有限合伙人)等政策,向境内高净值人群募集资金投向全球金融市场。

    “2015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出现持续下跌起,几乎没有海外对冲基金再获得QDLP政策,连QDII2(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计划)政策也似乎被搁置。”一家海外对冲基金在华办事处负责人透露。

    但是,这不能阻挡海外对冲基金寻找国内富豪募资的步伐。

    除了通过境外路演吸引国内富豪用海外资产投资外,去年3月桥水基金落户上海自贸区,设立桥水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家机构没有配置员工与拓展业务。桥水基金仍通过上海代表处,向国内机构投资者LP开展信息披露与日常沟通工作。

    在上述负责人看来,这仍然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中国富豪对海外对冲基金的吸引力日益增强。毕竟,近年欧美越来越多富豪鉴于对冲基金高费率低回报,正尝试通过家族办公室开展直投业务,减少对冲基金的投资额度,驱使海外知名对冲基金将中国个人资本与机构投资者视为重要吸金新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桥水基金拟推出的这只新基金投资范围不限于全球通胀挂钩债券与大宗商品期货,还包括中国股票与债券。

    “通过投资中国市场,能让富豪们更熟悉其投资逻辑,这也是吸引他们出资的一种有效策略。”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若这项投资策略收益可观,不排除桥水基金会将其纳入旗舰基金投资组合。

    Q6:中国股灾元凶是美国Citadel对冲基金吗

    国家队听说过吗?国家队缺钱花了割你韭菜就割了,T加1你还能跑了?还国外对冲基金

    Q7:中国有对冲基金吗,有的话那些比较好啊?

    中国目前没有真正的对冲基金.因为对冲基金的投资运作方法在中国都无法进行.在国内即使有机构宣称开始进行对冲基金的运作,但也是运用点对冲基金的投资理念而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所以,国内机构或个人如果想进行对冲基金的投资,只能通过国外对冲基金在国内的服务委托机构来进行.但对冲基金的投资份额较高,100万美元为一个单位,也为最低投资额.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3-2252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