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对证券市场产生全局性影响(证券投资产生的原因)
内容导航:
Q1: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内容是什么
股票市场的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对于非系统性风险,投资者可以通过构造分散化的投资组合进行对冲;而系统性风险则主要是通过使用相关的指数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来规避。有关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发达国家股市的系统性风险相比,国内股市的系统性风险占总风险的比例过高,如美英法三国的系统性风险占总风险的比例分别为26.8%、34.5%和32.7%,而中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占总风险的比例却高达65.7%(数据引用:《证券市场》)。在此情况下,就产生了对具有规避系统性风险功能的股指期货的迫切需求。股指期货交易的推出使投资者可以进行卖空操作,利用其套期保值功能对冲系统性风险,有效地控制长线持股风险。
Q2: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如果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家就会实行相对较低的利率或贴现率,如此一来,居民会因为利率低而选择不去银行存款,而投资者会因为利率低了,选择更多的贷款。这样一来在外流通货币就增加了,这部分钱中的一部分会消费,而也有一部分会选择证券市场作为去处,进入证券市场的资金一多,相对的就会利好于证券市场。如果实行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就刚好相反...
Q3: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有什么影响
利率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理论上讲,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利率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成本。利率降低,可以通过减少公司的利息负担以降低财务费用,直接增加公司盈利,这对于负债较多的公司尤为有利,因此促进股票价格上涨;而利率升高,公司筹资成本也高,利息负担重,增加财务费用,造成公司利润下降,从而使股价下跌。另一方面,利率变化对于社会存量资金及其结构起到很强的调控作用。利率降低,资金储蓄意愿减弱,会使部分资金从储蓄转向证券市场,从而推高股票价格;反之,若利率上升,一部分资金将会从证券市场转向银行存款,致使股价下降。
通常情况下,利率对股票价格的短期影响比较明显,市场反应也比较迅速。在一个完整利率变化周期内,利率变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也与理论分析相符。
但对一个完整利率变化周期进行分解,可以发现并不是每一次利率变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与理论分析一致。原因是利率变化不仅仅对经济实体产生影响,同样对人们心理预期产生影响。当利率不断上升时,人们会认为是由于经济不断升温而导致中央银行采取降温措施,从而产生对上市公司更加强烈的业绩上升预期,因此追加股票投资。直到当利率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使投资者认识到公司业绩难以为继,而储蓄更有吸引力,从而使预期发生改变。反之亦然。
因此,要把握住股票价格的走势,要对利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全面掌握。
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三大传统货币政策之一,通常被认为是比较猛烈的货币政策手段。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如果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就等于冻结了一部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应数额庞大的存款总量,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使货币供应量更大幅度地减少,证券行情趋于下跌。
但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量和信贷量的影响要通过商业银行的辗转存、贷,逐级递推而实现,成效较慢,时滞较长,对证券市场的短期影响较小。而从长期来看,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还是深远的。
不论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还是运用信贷控制,归根结底,都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整。因此,研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即可看清这些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长期影响。这里通过研究M1和M2的变化来分析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M1同比增幅与股市涨跌有比较明显的规律。自1995年末以来,中国货币供应量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速。而M1从1995年末至今,有5次单月同比增幅降到了10%左右,分别是1996年1月的11.4%、1998年6月的8.7%、2002年1月的9.5%、2005年3月的9.9%和2009年1月的6.68%。巧合的是,当时无一例外股市出现了大涨行情。其中有三次是牛市的开始,一次是自2008年1664点以来的上涨行情,另一次是2002年1月大熊市中的一次反弹,幅度为26%。
M1自1995年末以来,有4次同比增幅超过20%,同时股市都出现了向下的拐点。这四次分别是1997年1月的22.2%、2000年6月的23.7%、2003年6月的20.24%和2007年8月的22.8%。除了第三次,拐点分别在4个月之后、12个月之后和2个月之后出现,而第二次拐点虽然在1年之后出现,但在这一年中累计涨幅仅16%左右。而2003年6月之后,在2004年3月,M1同比增幅出现了一个次高点20.1%,而拐点出现在4月。如果将这次的次高点作为出现拐点的信号,四个时间点的间隔分别是41个月、45个月和41个月,也非常有规律。
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当政府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这会推动市场利率下调,使机构投资者融资成本降低,从而使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热情高涨,推动证券价格上涨;反之,证券价格将下跌。但是,由于公开市场业务每次操作的交易量对于证券市场而言显得微不足道,因此,短期内难以产生直接的影响,更多的起到了引导市场利率的作用。
另外,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还在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的运作是直接以国债为操作对象,从而直接关系到国债市场的供求变动,因此对于国债价格影响要比股票价格影响直接。2009年7月9日,央行重启一年央票。去年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逐渐减量,一年期央票从隔周发行到最终暂停发行,显示了央行不断放松回笼的趋势。现在已经停发七个多月之久的一年期央票重启则被认为是对于货币政策的微调发出了更加明确的信号。一年期央票的重新出笼,表明央行的回笼力度在期限上和规模上都在加大,这也是央行加大资金回笼力度的一个标志。正是由于一年央票的重启,当天从中债收益率曲线变化趋势看,中债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收益率曲线各关键期限点平均上涨5.42BP,其中2年、3年及4年期限分别上涨11.39bp、17.56bp、13.05bp至1.365%、2.1618%和2.4142%水平。银行间固定利率政策性金融债收益率曲线各关键期限点平均上涨4.93bp,其中2年期上涨14.25bp至2.1986%。央票各关键期限点平均上涨5.58bp,其中2年期和3年期分别上涨16.52bp和15.02bp至2.1409%和2.2%。其余固定利率债券收益率曲线中短端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上行。各中短期固定利率债券价格整体都出现了较大的跌幅。因此央行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e操盘
Q4:对证券市场的变动状态进行宏观(政策方面)和微观分析。
基本面分析,是指证券投资分析人员根据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学及投资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决定证券投资价值及价格的基本要素如宏观经济指标、经济政策走势、行业发展状况、产品市场状况、公司销售和财务状况等的分析,评估证券的投资价值,判断证券的合理价位,从而提出相应对如流的投资建议的一种分析方法。
基本面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经济分析:
经济分析主要探讨各经济指标和经济政策对证券价格的影响。经济指标包括超前性指标(如利率水平、货币供给、主要生产物资价格等)、吻合性指标(如个人收入、企业工资支出、GDP等)、滞后性指标(如失业率、库存量等)。主要经济经济指标之外,主要的经济政策还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利率与汇率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
2、行业分析
行业分析通常包括产业分析与区域分析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分析产业所属的不同市场类型、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以及产业的业绩对于证券价格的影响;后者主要分析区域经济因素对证券价格的影响。行业分析是介入经济分析与公司分析之间的中观层次的分析,一方面产业的发展状况对该产业的上市公司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投资某个上市公司,实际上就是以某个产业为投资对象;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又受到区域经济的影响。
3、公司分析
公司分析是基本分析的重点,无论什么样的分析报告,最终都要落实在某个公司证券价格的走势上。如果没有对发行证券的公司的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就不可能正确地预测其证券的价格的走势,公司分析主要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公司财务报告分析;二、公司产品与市场分析;三、公司证券投资价值及投资风险分析。
技术分析包括:
1、K线理论;
2、支撑压力理论;
3、形态理念;
4、波浪理论;
5、技术指标理论;
Q5:证券投资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证券投资交易成本高
如果是选择题的话,错。
Q6:证券的收盘价是如何产生的?
证券的收盘价格通过集合竞价的方式产生。收盘集合竞价不能产生收盘价或未进行收盘集合竞价的,以当日该证券最后一笔交易前一分钟所有交易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含最后一笔交易)为收盘价。
当日无成交的,以前收盘价为当日收盘价。
Q7:关系证券投资的一些问题
网银买基金不要证据卡的
你可以打开以后 点上面的基金交易啊
基金买了以后要隔一般2个工作日以后在交割 或者历史成交里面查询
不是买了就有的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线上留言给我具体给你说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4-1601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