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美国股市(亚马逊2001年市值)
内容导航:
Q1:为什么2001年a股是牛市,而美股是熊市呢?
别人涨了10年,熊一年很正常。
你熊了10年,牛一年,脸就不红了?
关键是2000年开始,人民币升值,海外热钱蜂涌而入,股市不牛热钱往哪里跑?
Q2:我想要美国2001年经济发展数据
美国:进入衰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肖炼
自2000年第三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增速放缓。2001年第一季度GDP增幅降为1.3%,第二季度又下探至0.2%,创近十年以来的新低。美国经济告别“长期繁荣”,开始步入慢车道。“9·11”恐怖袭击事件对美国经济的打击更是雪上加霜,将进入衰退。这已引起世界各国经济界的密切关注。
一、2001年美国经济增长结构分析
2001年前两季度美国GDP按年增长率计算的累积总值(总供给)分别为10.14万亿美元和10.20万亿美元,分别增长1.3%和0.2%(见表1和表3)。从总需求方面看,第一和第二季度国内总消费分别增长0.7%和0.4%;私人消费支出增长3.0%和2.5%;非居民投资分别下降0.2%和14.6%;居民投资增长8.5%和5.8%;商品和服务出口下降1.2%和12.2%;商品和服务进口下降5.0%和7.7%;政府消费和总投资增长5.3%和5.4%。另外,前两季度通货膨胀率为3.3%和2.2%;失业率为4.5%和4.9%。公司税后利润分别大幅下降57.9%和28.5%(见表1)。
表1 2000——2001年美国经济主要指标 %
2000
2000(1)
2000
(2)
2000
(3)
2000
(4)
2001(1)
2001(2)
GDP
4.1
2.3
5.7
1.3
1.9
1.3
0.2
国内总消费
私人消费支出
非居民投资
居民投资
商品与服务出口
商品和服务进口
政府消费支出和总投资
4.8
4.8
9.9
0.8
9.5
13.4
2.7
3.5
5.9
15.8
8.5
9
17.1
-1.1
6.3
3.6
12.2
-0.8
13.5
16.4
4.4
2
4.3
7.1
-10.4
10.6
13
-1.8
2.2
3.1
1
-1.1
-4
-0.5
3.3
0.7
3
-0.2
8.5
-1.2
-5
5.3
0.4
2.5
-14.6
5.8
-12.2
-7.7
5.4
通货膨胀率
公司税后利润率
2.3
51.2
3.8
2.1
1.9
2.2
1.8
-47.4
3.3
-57.8
2.2
-28.5
失业率
4.5
4.9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2001年8—9月统计资料。
下面接着分析总需求各部分对GDP的贡献度,即分析第一季度GDP的1.3%增幅和第二季度0.2%的增幅,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表2显示,私人消费支出贡献度分别为2.05%和1.68%,其中,耐用消费品为0.83%和0.57%;非耐用消费品为0.49%和0.08%;服务为0.73%和1.03%。国内私人总投资对GDP起到向下拉动的作用,分别为-2.25%和-2.29%;其中,非居民为-0.02%和-2%;建筑业有升有降,分别为0.39%和-0.48%;设备和软件为-0.41%和-1.52%;居民固定资本投资的贡献度是0.35%和0.24%。库存也制约了经济增长,分别为-2.6%和-0.43%。商品与服务净出口的贡献度基本上是消极的,分别为0.63%和-0.26%;其中,出口贸易为-0.13%和-1.41%(服务出口贸易为顺差,商品出口贸易为逆差);进口贸易为0.76%和1.15%(服务进口贸易为逆差,商品进口贸易为顺差)。政府消费支出与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为0.92%和0.94%,联邦政府为0.19%和0.09%;其中,国防为0.28%和0.09%;非国防为-0.09%和0.0%;州与地方政府的拉动作用为0.73%和0.85%(见表2)。
表2 2000——2001年美国总需求各部分对GDP的贡献度 %
2000(1)
2000(2)
2000(3)
2000(4)
2001(1)
2001(2)
GDP增长率
2.3
5.7
1.3
1.9
1.3
0.2
私人消费支出贡献度
3.49
2.5
2.88
2.14
2.05
1.68
其中:
耐用消费品
1.46
-0.21
0.65
-0.17
0.83
0.57
非耐用消费品
1.01
0.95
0.84
0.12
0.49
0.08
服务
1.47
1.75
1.38
2.19
0.73
1.03
国内私人总投资贡献度
-0.08
3.25
-0.51
-0.42
-2.25
-2.19
其中:
1.固定资本投资
2.24
1.49
0.44
0.09
0.33
-1.76
(1)非居民
1.88
1.52
0.91
0.13
-0.02
-2
建筑
0.26
0.35
0.45
0.24
0.39
-0.48
设备和软件
1.36
1.17
0.46
-0.11
-0.41
-1.52
(2)居民
0.36
-0.03
-0.47
-0.05
0.35
0.24
2.库存
-2.32
1.76
-0.95
-0.5
-2.61
-0.43
商品与服务净出口贡献度
-1.32
-0.84
-0.7
-0.39
0.63
-0.26
其中:
出口
0.95
1.42
1.13
-0.46
-0.13
-1.41
商品
0.64
1.11
1.36
-0.58
-0.19
-1.46
服务
0.31
0.31
-0.22
0.12
0.06
0.05
进口
-2.26
-2.26
-1.84
0.07
0.76
1.15
商品
-1.85
-2
-1.48
0.07
0.87
1.22
服务
-0.41
-0.26
-0.36
0
-0.11
-0.07
政府消费支出与投资贡献度
-2
0.78
-0.32
0.58
0.92
0.94
联邦
-0.84
0.9
-0.66
0.27
0.19
0.09
国防
-0.87
0.56
-0.42
0.38
0.28
0.09
非国防
0.03
0.34
-0.24
-0.11
-0.09
0
州与地方
0.64
-0.12
0.34
0.31
0.73
0.85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2001年 9月13日。
表3 1999—2001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 10万亿美元
1999
2000
2000(1)
2000(2)
2000(3)
2000(4)
2001(1)
2001(2)
GDP
9299.20
9872.90
/
98857.60
9937.50
10027.90
10141.70
10201.60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2001年8—9月统计数据。
二、美国经济下滑原因的分析
世界各国学者对美国经济下滑的原因有各自不同的解释。
1.国内私人总投资大幅下挫。以上经济结构分析表明,2001年美国经济下滑的最主要
原因是投资需求不足。例如,2000年第二季度美国私人投资拉动GDP增长3.25个百分点,而2001年同期却带动GDP下降2.19个百分点。其中,外国投资下降是国内总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例如,2001年第二季度外国投资下降-14.6%(主要是对设备和软件的投资大幅下降),而2000年同期外国投资却增长了12.2%(见表1)。应该指出的是,本国居民投资影响不大,基本保持与2000年相近的水平。
美国经济发展长周期的“财富效应”提高了消费者的消费预期, 这种误导在经济扩张期时起过热的“乘数”效应。纳斯达克指数四年内番了5翻。错误的需求信号,尤其是通讯、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等产业10个部门的膨胀需求,导致许多风险投资公司将大量资本注入盈利微薄的项目。房地产也成为风险资本追逐的对象。短期内,大量投机资本以较低的成本注入“新经济”部门。股票价格的飚升和财富的增值又极大地刺激了投资需求。
信贷市场为公司和个人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尽管美联储在经济繁荣期间对银行放松贷款提出警告,但是贷款条件非但没有紧缩,反而不断放宽。大量资金涌入“新经济”部门,尤其是进入电讯产业部门,从而吊高了这些部门贪“吃”的胃口,在电讯系统和基础设施方面引起新的竞争。
然而,金融市场并没有提供融资支持,通讯公司就用其设备来填补资金缺口。这样,“拍卖融资”(Vendor Financing)就成为10个“新经济”部门一种时髦的竞争销售方式。制造业公司为了赢得购买通讯设备的合同,以相当于销售价格几倍的报价成交。一些大公司用抵押贷款的方式,将资金投入“新经济”部门,而这些投资已经大大超过了实际资金流量的需要。
计算机“新千年现象”对错误引导需求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担心旧计算机和软件在的2000年初出问题,许多大公司在1999年末以前冻结了计算机系统,搁置计算机购买项目,在2000年初又重新启动搁置的项目,导致10个“新经济”部门需求倍增,从而扭曲了“新经济”部门的需求。另一方面,2000年后的计算机系统进一步创新,大多数使用者没有进一步升级换代的更新要求,致使过剩的需求暴露出来。误导的过剩供给在经济收缩时起到过冷的“乘数”效应。这种现象在所谓“新经济”部门表现的十分突出。这些部门的供给超过需求的2-3倍,大量库存诱发的恶性竞争导致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暴跌幅60%以上。供给过剩的负面效应导致需求萎缩。
由于私人投资下挫导致股市下跌,股票价格开始下滑。抵押资本变得昂贵而不流行。资本市场的损失约为美国半年GDP的总值。信贷市场开始紧缩。拍卖的风险延伸到公司债券的利率。银行紧缩对工商业放款的标准和条件。从2000年中期开始,工商业需求收缩。企业存货堆积如山,生产能力大大过剩,产品销售放缓。2001年第一季度的库存拉动GDP-2.61%(见表2),创近年来的新纪录。
2.公司利润下降以及相关劳动生产率的下降。2000年美国公司税后利润增长51.2%,2001年前两季度却分别下降-57.8%和-28.5%(见表1)。IT产业劳动生产率下降尤为明显,例如,1990—1995年的计算机年增长率从16%提高到1995—1999年的32%。IT公司从1990年的不到7万个增加到1997年的15万个,2000年后大多数公司都挣不到钱。1999年末和2000年初,大量风险投资通过股票初始发行(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涌入IT产业,IPO超过1000亿美元,超过同期日本、德国、英国总和的60%。劳动生产率从1990—1995年的1.26%提高到1996—1998年的3.16%。2000年下半年和2001年初,由于生产萎缩,劳动生产率下降,如果需求继续萎缩,劳动生产率的下降要持续到2001年末或2002年。
3.商品与服务贸易逆差。2001年前两季度的商品与服务贸易逆差分别为-95.023亿美元和-88.936亿美元;经常项目逆差为-111.778亿美元和-106.498亿美元(见表4)。商品与服务贸易对GDP的贡献度分别为0.63%和-0.26%,好于2000年同期-1.32%和-0.84%的水平(详见表2)。该项指标表明,商品与服务贸易逆差对美国2001年经济下滑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进出口大幅下降,分别为-7.7%和-12.2%,其下降幅度超过2000年同期水平(见表1),这将对2001年下半年和2002年的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表4 1999——2001年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百万美元
1999
2000
2000(1)
2000(2)
2000(3)
2000(4)
2001(1)
2001(2)
经常项目
-324364
-444667
-104903
-108134
-115305
-116324
-111778
-106498
商品和服务
-261838
-375739
-87322
-90784
-97340
-100293
-95023
-88938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2001年8——9月统计数据。
4.政府消费支出与投资,尤其是国防投资对经济下滑起到抑制作用。克林顿执政期间对国防投资基本上是负数,布什上台后前两个季度的国防开支对GDP的贡献度分别为0.19%和0.09%,而非国防开支对GDP的贡献度为-0.09%和0.0%,由国防开支引起的政府总投资增长率达到5.4%,超过GDP的增长速度(见表1和表2)。
5.经济周期自身发展的要求。美国经济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扩张期之后,面临着收缩期的压力。经济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经常发生周期性的上下波动,不可能长期直线增长。从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看,1854-1938年的21个周期中,收缩期和扩张期平均各为26个月。1945-1982年的8个周期中,收缩期平均为11个月,扩张期平均为44.6个月。1991—2000年经济收缩期仅9个月,经济扩张却高达115个月以上。实际上,美联储在1999年底和2000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过热时,就一直努力(7次加息)使过热的经济冷却下来。东亚金融危机帮了格林斯潘的忙,也许美联储做得有些过头,但总的来说还是符合预定的目标。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是期待中的事,并不是一个突发事件。目前,美国经济下滑,意味着新的收缩期即将来临,而收缩期的长短将取决于美国及全球经济的发展状况。
三、关于美国经济的辩论
1.如何评价“新经济”。有人认为,“新经济”的破灭是美国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然而,有人却认为,克林顿的“新经济”政策使美国经济摆脱“滞胀”,持续了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无通货膨胀的高速增长。新经济向传统经济提出挑战:首先,使菲利浦斯曲线失灵。其次,曾作为资本主义腐朽性之一的“孪生赤字”已变成“单生赤字”(国债)。当亚洲国家包括日本和中国靠积极财政(赤字财政)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美国却在为如何处理财政盈余而争吵。但是,“新经济”好景不长,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暴跌,把“新经济”打入谷底。“网络泡沫”的破灭,引起世界各国对美国经济发展前景的普遍担忧。关于新经济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作用的看法不同。新经济论认为,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使智力要素超过资本和体力劳动要素,革新将比大规模生产更重要。新经济的反对者则认为,智力不能替代资本,科技进步的作用不像人们说的那么大,“尽管在新技术领域投入了成百亿美元,生产率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近20年来只提高了一个百分点,而在1950—1970年的20年期间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新经济论者则认为,这些统计数字是错误的,因为传统的工业生产率衡量标准已不适应以高技术和服务为主的新经济。
新经济时期人们极度乐观和追逐时髦的行为。结果乐极生悲。人们对技术创新的含义发生误解。例如,IT技术可以通过吸纳信息来降低成本,但是,过量信息摄取会与企业的市场业绩不一致。消费者也可以凭借较好的价格信息而使自己变成为生产者,从而扩大市场供给。如果技术变化范围迅速扩大,进入市场的金融障碍降低,对已经占有市场份额公司的投资者是否会让该公司继续留在这个市场,抑或在这个市场发生“毁灭性”变化之前就逃之夭夭。人们以为在新经济下通过扩大需求来扩大规模经济和降低价格。但是,这种过剩的需求带来的却是通货膨胀。在需求变化太快、不易把握的情况下,紧缩存货控制会使生产在短暂期间发生巨大的变化。存货将不再成为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缓冲器。快速的生产调整避免过去商业周期中的非平衡现象。先进的信息技术不能消除潜在的金融风险,它只能提供防范实际风险的技术手段,以及减轻金钱财富损失的程度[①]。
第二,对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关系的看法不同。传统理论认为,失业率降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通货膨胀。1996年以前,美国学术界还认为,只要失业率降到5.5—6%以下,就会引发通货膨胀。而近3年来的经济事实是:失业率在4%以下,年均经济增长率接近4%,通货膨胀率却在2%以下。看来,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再灵验,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不能并存的理论失效(菲利普斯曲线失效)。新经济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高新技术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从而抑制了通货膨胀。新经济的反对者则认为,通货膨胀并没有熄灭,仍存在复发的潜在危险。
第三,对经济全球化的不同看法。新经济的反对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加深人们之间的隔阂,通过网络进行投资的人和把钱存在银行的人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美国工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服装、制鞋等)的工人也反对经济全球化。新经济论者则认为,经济全球化使美国的外贸依存度提高,有利于开拓海外市场、引进国外竞争、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率,创造更多新的就业机会。笔者认为,新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或新的生产方式,它既不像人们在美国经济泡沫增大时吹嘘得那么与日升天,也不像人们目前在美国经济下滑时把它打入冷宫。尽管新经济发展不成熟,但它将对美国经济产生长远的影响。
2.如何评价美国经济短期下滑与长期增长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经济将在2001年年出现大幅度下滑,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三季度,到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将会缓慢的稳步上升,这种走势会持续到2002年。2001年美国经济的增长率是1.6%,大大低于上年的修正数字4%,2002年的增长率将会是2.6%,2003年是3.6%。电信部门的恢复要比整个美国经济的恢复慢一些,估计要等2—3年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增长。美国经济正处于信息技术革命的中途,其应用带来的生产率的增长估计还会持续衣一二十年的时间[②]。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预测,2000—2008年,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2.3%,1973—1990年为1.4%,1990—2000年为2.2%。2000—2010年,GDP增长率为3.4%,失业率为5%。
9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增长是“结构性”的,还是与需求迅速提高相关的暂时性改进?许多人认为,结构性的增长与大量投资相联系。但是,投资尽管很高,却难以支撑目前的发展。过热的投资拉动了劳动力的生产率,却损害了资本的生产率。然而,还不清楚,90年代后期的劳动力效用是否过度扩张,在目前经济下滑的期间是否把它拉回来。
从美国经济长期走势看,90年代末以来,美国经济的生产率与25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1995-1999年的5年间,美国经济生产率年均增长4.8%,这个增长率近一半的贡献来自劳动力资本投入的增加,这是劳动力资本的一个自然增长率,而且它还得益于美国90年代初失业率的下降。另外一半多一些的贡献(2.1%)来自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个时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是25年前的2倍[③]。这些数字表明了一些基本事实,但是如何解释这个事实仍然存在争议。
美国西北大学的Robert Gordon认为,美国经济生产率的提高只是暂时的。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经济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美国经济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而且这一趋势至少还将持续二三十年的时间。格林斯潘就属于后者。美国的货币政策在过去的5-6年中非常成功。鉴于美国经济90年代末的加速增长,失业率持续下降,从1992年的7%强逐渐下降到目前的3.8%,一些持有传统经济理念的人开始警觉。格林斯潘则认为,目前还看不到通货膨胀的迹象,最好暂时不要采取过激的行动。
2001年初以来,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大大放慢,但恐怕要等到9—18个月之后才能看出上述两种流派的观点谁更为有力。2001年美国经济的生产率增长会大幅度下降,在经济增长全面放慢之后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结果,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一个较长时期的现象[④]。
3.如何评价美联储的货币政策[⑤]。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的货币政策通过三个渠道影响美国经济:一是降低借款利率,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二是低估美元,从而刺激净出口;三是增加资产价值(通过Tobin’s q, 即q = 公司市场价值/公司资产配置成本),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如果联邦基金率每提高1%,1年后的GDP提高0.6%,2年后提高1.7%[⑥]。照此推理,2001年9次降低联邦基金率利率4.0%,1年后的GDP将提高2.4% ,美元将贬值5%以上,长期债券利率提高0.75%以上。目前降息效果不明显,可能要在2002年秋季见效。在降息问题上,美国国内存在三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主张限制放松银根。持此观点者认为:2001年下半年,公司存货和预期销售都会被消化,美国经济重返原来升势。尽管资本市场问题很多,但都会一一解决。他们主张,应该大大限制进一步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二是主张继续降息。持此观点者认为:建立在存货和固定资本基础之上的商业支出还有一段路可走。消费者需求举步维艰是因为就业状况不好,股票市场财富缩减。因此,为刺激经济,美联储还应该下调利率1—2个百分点。三是极度悲观观点。持此观点者认为,美国泡沫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失衡,经济萧条和衰退的时间不是几个季度而是几年。因此,要进一步加大降息政策的力度。目前的经济形势可能会让美联储更多考虑资产价格问题,格林斯潘在股票市场的泡沫面前显得太胆小,这将使经济波动更加复杂化。
4、如何评价强势美元和经常项目逆差的矛盾。2000年,除美国之外的世界储蓄额超过5万亿美元,其中,22%的储蓄流入美国。美国4000亿美元的逆差相当于世界储蓄总额的8%。外国投资者将继续拿出其年储蓄的8%向美国投资。毕竟,美国1999年吸纳了全球产品的28%,美国的证券市场交易占全球交易总额的一半。1999年美国国民储蓄总额的44%流向国外。2001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将达到4500亿美元以上,占GDP的4.4%(1999年为3.6%)。
净资本流入导致经常项目逆差。为什么外国资本大量流入美国市场,原因在于:(1)美国经济强大,占全球经济的1/4以上。(2)50%以上的国外客户是为了寻求较高的利差(高于日本和欧洲)。(3)处于资本安全考虑,世界其他地区,如发生金融危机的地区的利率大大高于美国,但是由于政治和经济的不稳定性,也难以与美国争夺资金。(4)美国证券资本的回报率也大大高于日本欧洲,以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5)美国资本市场交易成本低。其流动性大大高于世界其他资本市场。(6)美国公开资本市场比世界其他地区的市场更加注重保护创新和中小投资者,反对内部交易。(7)美国经济比较稳定,又有活力,不像欧洲和日本那样死气沉沉。因此,大量外国资本涌入美国市场推动美元走强,结果使外国产品更具有竞争力,从而导致美国大量的经常项目逆差。
外国投资有利于美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创新,外国投资在美国获得10—15%的回报,美国也可从中获得5—10%的回报,大家都获利,何乐不为。美国1999年商业投资占GDP的12.9%,达到近几年的最高水平。1993—1994年的商业投资在11%以下。80年代,大量外国资本购买美国政府债券,资助了美国的预算赤字。1998年以后,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相继出现预算盈余。外国投资对美国的贡献,不仅增加了商业投资,解决了头疼的预算赤字,而且还降低了居民的储蓄率。同时,美国公司面临外国产品的激烈竞争,产生政治压力,要求实行保护主义以及滥用美国贸易的反倾销法 [⑦]。
如果强势美元与经常项目逆差持续下去,将有损于制造业部门复苏;如果大幅度贬值,又会引起金融市场混乱。许多企业和经济学家认为,为解决逆差问题,美元应该贬值,使外国进口商品变贵,从而提高美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同时吸引更多的外国新资本流入。在一片要求美元贬值的呼声中,布什政府首席经济顾问林德赛撰文提出,布什政府将继续推行“美元强势政策”,其理由在于:
第一,美国从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元以及持有美元资产中大获其利。外国投资通过扩大资金供给扩大美国的资本市场,降低美国借款者的净成本,使美元资产更具吸引力。美国境外流动的美元占全部美元现钞价值的70%以上。美国资本市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数万亿美元资产的投资机会。70年代,全球对美元信心下降是因为美元的购买力变弱。80年代,美国选择强势美元的政策,从而导致世界对美元信心持续20多年的增长,而且外国投资者愿意持有美元资产,包括持有不能增值的美元现钞以及非现金支付工具。美元主宰了世界金融市场,这种主宰作用还在不断加强。
第二,有利于继续推行无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保持美元的购买力以及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强势美元”政策使投资者认为美国是最具有吸引力和最安全的投资场所。布什政府实行的预算盈余和减税政策,扩大劳动力和资本供给,鼓励创新,这些都需要“强势美元”政策支持。
第三,有利于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维持美元信心。其好处在于:(1)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美元坚挺有利于国际支付;(2)非美国居民持有美联储4000亿美元有价证券,每年平均支付的利率近200亿美元,仅占5%。(3)大量的国外投资不仅扩大了美国资本市场规模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加速了资本的流动性,使美国公司筹集到其竞争对手难以获得的资金,从而降低融资成本。例如,在冷战的80年代,美国政府利用“强势美元”信誉而大量借钱,重新建造国防,拖垮了原苏联。在和平的90年代,巨量的国外投资使美国在通讯基础设施和计算机领域取得技术领先优势[⑧] 。
5.如何评价劳动力市场继续紧缩和通货膨胀问题。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经济走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年来劳动力市场太紧,紧缩的劳动力市场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危险,导火索之一是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实际上,即使能源价格和汇率不出问题,对付通货膨胀问题的政策比目前采取的政策显得更为重要。在生产率大大低于90年代后半期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不得不放开。
美联储的对应措施是从1999年中期开始将联邦基金储蓄率从1999年6月的4.75%提高到2000年5月的6.5%。因此,一些人把经济滑坡归罪于美联储的紧缩政策。2001年美联储开始调整了货币政策,9次降息使联邦基金率降回到2.5%。实际上,长期利率从2000年上半年就开始下降。也就是说,在美联储实行放松货币政策之前,房地产业的成本就已经大幅度下降。
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美国失业率太高,达4.9%。但持异议者认为,4.9%的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尽管没有准确定义,但一般教科书认为在5—6%),同时,美国普遍认为,问题不在于失业率高,而在于高质量的劳动力奇缺。
四、美国经济发展趋势
为了说明美国经济的今后发展趋势,笔者用表5列示美国从1991年到2002年的经济发展趋势,并对今后的发展做出预测。
表5 1999—2001年美国经济走势
Q3:在那里可以看到美国股市的百年走势图
没有百年的。
Q4:2001年911美国股市跌了多少
1,9.11发生后休市一周
2,9.17开始后跌首日7.13%
3,9.17开始的整个一周跌幅为14.56%
Q5:亚马逊从开始到2001年一直亏损有哪些原因?
一、亚马逊公司实施差别定价试验的背景
1994年,当时在华尔街管理着一家对冲基金的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在西雅图创建了亚马逊公司,该公司从1995年7月开始正式营业,1997年5月股票公开发行上市,从1996年夏天开始,亚马逊极其成功地实施了联属网络营销战略,在数十万家联属网站的支持下,亚马逊迅速崛起成为网上销售的第一品牌[ii],到1999年10月,亚马逊的市值达到了280亿美元,超过了西尔斯(Sears Roebuck&Co.)和卡玛特(Kmart)两大零售巨人的市值之和。亚马逊的成功可以用以下数字来说明:
根据Media Metrix的统计资料,亚马逊在2000年2月在访问量最大的网站中排名第8,共吸引了1450万名独立的访问者,亚马逊还是排名进入前10名的唯一一个纯粹的电子商务网站。
根据PC Data Online的数据,亚马逊是2000年3月最热门的网上零售目的地,共有1480万独立访问者,独立的消费者也达到了120万人。亚马逊当月完成的销售额相当于排名第二位的CDNow和排名第三位的Ticketmaster完成的销售额的总和。在2000年,亚马逊已经成为互联网上最大的图书、唱片和影视碟片的零售商,亚马逊经营的其他商品类别还包括玩具、电器、家居用品、软件、游戏等,品种达1800万种之多,此外,亚马逊还提供在线拍卖业务和免费的电子贺卡服务。
但是,亚马逊的经营也暴露出不小的问题。虽然亚马逊的业务在快速扩张,亏损额却也在不断增加,在2000年头一个季度中,亚马逊完成的销售额为5.74亿美元,较前一年同期增长95%,第二季度的销售额为5.78亿,较前一年同期增长了84%。但是,亚马逊第一季度的总亏损达到了1.22亿美元,相当于每股亏损0.35美元,而前一年同期的总亏损仅为3600万美元,相当于每股亏损为0.12美元,亚马逊2000年第二季度的主营业务亏损仍达8900万美元。
亚马逊公司的经营危机也反映在它股票的市场表现上。亚马逊的股票价格自1999年12月10日创下历史高点106.6875美元后开始持续下跌,到2000年8月10日,亚马逊的股票价格已经跌至30.438美元。在业务扩张方面,亚马逊也开始遭遇到了一些老牌门户网站——如美国在线、雅虎等——的有力竞争,在这一背景下,亚马逊迫切需要实现赢利,而最可靠的赢利项目是它经营最久的图书、音乐唱片和影视碟片,实际上,在2000年第二季度亚马逊就已经从这三种商品上获得了1000万美元的营业利润。
二、亚马逊公司的差别定价实验
作为一个缺少行业背景的新兴的网络零售商,亚马逊不具有巴诺(Barnes & Noble)公司那样卓越的物流能力,也不具备象雅虎等门户网站那样大的访问流量,亚马逊最有价值的资产就是它拥有的2300万注册用户,亚马逊必须设法从这些注册用户身上实现尽可能多的利润。因为网上销售并不能增加市场对产品的总的需求量,为提高在主营产品上的赢利,亚马逊在2000年9月中旬开始了著名的差别定价实验。亚马逊选择了68种DVD碟片进行动态定价试验,试验当中,亚马逊根据潜在客户的人口统计资料、在亚马逊的购物历史、上网行为以及上网使用的软件系统确定对这68种碟片的报价水平。例如,名为《泰特斯》(Titus)的碟片对新顾客的报价为22.74美元,而对那些对该碟片表现出兴趣的老顾客的报价则为26.24美元。通过这一定价策略,部分顾客付出了比其他顾客更高的价格,亚马逊因此提高了销售的毛利率,但是好景不长,这一差别定价策略实施不到一个月,就有细心的消费者发现了这一秘密,通过在名为DVDTalk (www.dvdtalk.com)的音乐爱好者社区的交流,成百上千的DVD消费者知道了此事,那些付出高价的顾客当然怨声载道,纷纷在网上以激烈的言辞对亚马逊的做法进行口诛笔伐,有人甚至公开表示以后绝不会在亚马逊购买任何东西。更不巧的是,由于亚马逊前不久才公布了它对消费者在网站上的购物习惯和行为进行了跟踪和记录,因此,这次事件曝光后,消费者和媒体开始怀疑亚马逊是否利用其收集的消费者资料作为其价格调整的依据,这样的猜测让亚马逊的价格事件与敏感的网络隐私问题联系在了一起。
为挽回日益凸显的不利影响,亚马逊的首席执行官贝佐斯只好亲自出马做危机公关,他指出亚马逊的价格调整是随机进行的,与消费者是谁没有关系,价格试验的目的仅仅是为测试消费者对不同折扣的反应,亚马逊“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未来,都不会利用消费者的人口资料进行动态定价。”[iii]贝佐斯为这次的事件给消费者造成的困扰向消费者公开表示了道歉。不仅如此,亚马逊还试图用实际行动挽回人心,亚马逊答应给所有在价格测试期间购买这68部DVD的消费者以最大的折扣,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6896名没有以最低折扣价购得DVD的顾客,已经获得了亚马逊退还的差价。
至此,亚马逊价格试验以完全失败而告终,亚马逊不仅在经济上蒙受了损失,而且它的声誉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三、亚马逊差别定价试验失败的原因
我们知道,亚马逊的管理层在投资人要求迅速实现赢利的压力下开始了这次有问题的差别定价试验,结果很快便以全面失败而告终,那么,亚马逊差别定价策略失败的原因究竟何在?我们说,亚马逊这次差别定价试验从战略制定到具体实施都存在严重问题,现分述如下:
(一) 战略制定方面
首先,亚马逊的差别定价策略同其一贯的价值主张相违背。在亚马逊公司的网页上,亚马逊明确表述了它的使命:要成为世界上最能以顾客为中心的公司。在差别定价试验前,亚马逊在顾客中有着很好的口碑,许多顾客想当然地认为亚马逊不仅提供最多的商品选择,还提供最好的价格和最好的服务。亚马逊的定价试验彻底损害了它的形象,即使亚马逊为挽回影响进行了及时的危机公关,但亚马逊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永远不会象从前那样值得信赖了,至少,人们会觉得亚马逊是善变的,并且会为了利益而放弃原则。
其次,亚马逊的差别定价策略侵害了顾客隐私,有违基本的网络营销伦理。亚马逊在差别定价的过程中利用了顾客购物历史、人口统计学数据等资料,但是它在收集这些资料时是以为了向顾客提供更好的个性化的服务为幌子获得顾客同意的,显然,将这些资料用于顾客没有认可的目的是侵犯顾客隐私的行为。即便美国当时尚无严格的保护信息隐私方面的法规,但亚马逊的行为显然违背了基本的商业道德。
此外,亚马逊的行为同其市场地位不相符合。按照刘向晖博士对网络营销不道德行为影响的分析[iv],亚马逊违背商业伦理的行为曝光后,不仅它自己的声誉会受到影响,整个网络零售行业都会受到牵连,但因为亚马逊本身就是网上零售的市场领导者,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所以它无疑会从行业信任危机中受到最大的打击,由此可见,亚马逊的策略是极不明智的。
综上,亚马逊差别定价策略从战略管理角度看有着诸多的先天不足,这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试验”将会以失败而告终。
(二) 具体实施方面
我们已经看到亚马逊的差别定价试验在策略上存在着严重问题,这决定了这次试验最终失败的结局,但实施上的重大错误是使它迅速失败的直接原因。
首先,从微观经济学理论的角度看,差别定价未必会损害社会总体的福利水平,甚至有可能导致帕累托更优的结果,因此,法律对差别定价的规范可以说相当宽松,规定只有当差别定价的对象是存在相互竞争关系的用户时才被认为是违法的,但同时,基本的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公司的差别定价策略只有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才是可行的[v]:
(1)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而不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2)企业可以对市场细分并且阻止套利。
(3)不同的细分市场对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
DVD市场的分散程度很高,而亚马逊不过是众多经销商中的一个,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亚马逊不是DVD价格的制定者。但是,假如我们考虑到亚马逊是一个知名的网上零售品牌,以及亚马逊的DVD售价低于主要的竞争对手,所以,亚马逊在制定价格上有一定的回旋余地。当然,消费者对DVD产品的需求弹性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所以亚马逊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消费者进行细分,但问题的关键是,亚马逊的细分方案在防止套利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亚马逊的定价方案试图通过给新顾客提供更优惠价格的方法来吸引新的消费者,但它忽略的一点是:基于亚马逊已经掌握的顾客资料,虽然新顾客很难伪装成老顾客,但老顾客却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重新登录伪装成新顾客实现套利。至于根据顾客使用的浏览器类别来定价的方法同样无法防止套利,因为网景浏览器和微软的IE浏览器基本上都可以免费获得,使用网景浏览器的消费者几乎不需要什么额外的成本就可以通过使用IE浏览器来获得更低报价。因为无法阻止套利,所以从长远角度,亚马逊的差别定价策略根本无法有效提高赢利水平。
其次,亚马逊歧视老顾客的差别定价方案同关系营销的理论相背离,亚马逊的销售主要来自老顾客的重复购买,重复购买在总订单中的比例在1999年第一季度为66%,一年后这一比例上升到了76%。亚马逊的策略实际上惩罚了对其利润贡献最大的老顾客,但它又没有有效的方法锁定老顾客,其结果必然是老顾客的流失和销售与盈利的减少。
最后,亚马逊还忽略了虚拟社区在促进消费者信息交流方面的巨大作用,消费者通过信息共享显著提升了其市场力量。的确,大多数消费者可能并不会特别留意亚马逊产品百分之几的价格差距,但从事网络营销研究的学者、主持经济专栏的作家以及竞争对手公司中的市场情报人员会对亚马逊的定价策略明察秋毫,他们可能会把他们的发现通过虚拟社区等渠道广泛传播,这样,亚马逊自以为很隐秘的策略很快就在虚拟社区中露了底,并且迅速引起了传媒的注意。
比较而言,在亚马逊的这次差别定价试验中,战略上的失误是导致“试验”失败的根本原因,而实施上的诸多问题则是导致其惨败和速败的直接原因。
四、结论:亚马逊差别定价试验给我们的启示
亚马逊的这次差别定价试验是电子商务发展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这不仅是因为亚马逊公司本身是网络零售行业的一面旗帜,还因为这是电子商务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差别定价试验,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以惨败告终。我们从中能获得哪些启示呢?
首先,差别定价策略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失败,它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而且可能会对公司经营造成全方位的负面影响,公司失去的可能不仅是最终消费者的信任,而且还会有渠道伙伴的信任,可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所以,实施差别定价必须慎之又慎,尤其是当公司管理层面临短期目标压力时更应如此。具体分析时,要从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与行业中主流营销伦理的符合程度以及公司的市场地位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其次,一旦决定实施差别定价,那么选择适当的差别定价方法就非常关键。这不仅意味着要满足微观经济学提出的三个基本条件,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使用各种方法造成产品的差别化,力争避免赤裸裸的差别定价。常见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1)通过增加产品附加服务的含量来使产品差别化。营销学意义上的商品通常包含着一定的服务,这些附加服务可以使核心产品更具个性化,同时,服务含量的增加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套利。
(2)同批量订制的产品策略相结合。订制弱化了产品间的可比性,并且可以强化企业价格制定者的地位。
(3)采用捆绑定价的做法,捆绑定价是一种极其有效的二级差别定价方法,捆绑同时还有创造新产品的功能,可以弱化产品间的可比性,在深度销售方面也能发挥积极作用。
(4)将产品分为不同的版本。该方法对于固定生产成本极高、边际生产成本很低的信息类产品更加有效,而这类产品恰好也是网上零售的主要品种。
当然,为有效控制风险,有时在开始大规模实施差别定价策略前还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试验,具体操作上不仅要象亚马逊那样限制进行试验的商品的品种,而且更重要地是要限制参与试验的顾客的人数,借助于个性化的网络传播手段,做到这点是不难的。
实际上,正如贝佐斯向公众所保证过的,亚马逊此后再也没有作过类似的差别定价试验,结果,依靠成本领先的平价策略,亚马逊后来终于在2001年第四季度实现了单季度净赢利,在2002年实现了主营业务全年赢利。
综上所述,在网络营销中运用差别定价策略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在选择使用时必须慎之又慎,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给公司经营造成许多麻烦。在实施差别定价策略时,通过使产品差别化而避免赤裸裸的差别定价是避免失败的一个关键所在。
Q6:全球股市1980以来的情况
日经指数1970年到去年的走势图
http://115.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6/12/14/12/113b72ebf14.jpg
美国百年走势图
http://bbs.jinku.com/attachments/r/2008-12/93101-1.jpg
一、30年代大萧条“吃掉”道指33年的“积累”
1896年5月26日,道指(djia)从40.94点艰难起步。经过30多年的风风雨雨,道指缓慢“成长”。1929年9月3日,道指收至历史最高点位381点。其间,美国股市经历了美国海外军事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柯立芝繁荣三大“利好”阶段,这一时期也是美国走向世界霸主地位的重要转折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美国股市一路顺风,从40点到接近400点,道指走了33年时间。
否极泰来、乐极生悲。正当美国人民沉浸在繁荣与幸福之中不难自拔时,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危机正在悄悄逼近美国人民。1929年10月28日,美国东部时间星期一,上午开市不久,道指狂跌不止,当日收于260点,日跌幅达12.82%。这便是美国人闻风丧胆的“黑色星期一”。以此为导火索拉开了30年代世界性大萧条序幕。
次日(10月29日),道指收盘再大跌11.73%,收于230点。随后,道指伴随1929——1933年的大萧条一路下跌不止,一直跌到1932年6月30日43点收盘。
从40点出发,33年涨至400点附近,接着只用两年半的时间便狂跌至“原点”。后人也称之为“大股灾”。大股灾、大萧条,让富有的美国人几乎在一夜之间沦为了“穷光蛋”。如今想来,依稀如梦。
二、重铸基石:40年后道指首破1000点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美国人从“自由放任”的盲目自信中醒来,重新审视必要的法制与宏观调控。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大萧条永世难忘的“痛”让美国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金融业实行最严厉的管制,包括加强金融立法、分业管理、利率管制、存款保险等举措。这样做的好处:对高风险的金融业,尤其是对证券市场严加管制,有利于抑制金融投机,抑制金融泡沫,有利于整固金融秩序,从而有效控制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罗斯福新政的成功施行,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从中“渔利”,使美国成为真正的、绝对的世界霸主,而且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同步增强。从5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完全走出了“大萧条”的阴影,进而步入到了6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一段“黄金时期”。
随着美国经济的一路走好,作为经济晴雨表的道指也一并向上。1956年5月12日,道指首破500点大关。从道指生日算起,从40点到500点,道指整整走了60年。这60年应该算是道指苦难的60年,其经历坎坷曲折,它从生到死,再到重生。这一曲折的过程也教会了美国人如何看待投机、如何对自己的投机行为负责。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它将美国股市引入了严厉的“法治”之道。
60年代的“黄金十年”将美国经济带上了一个新的高潮。这一高潮终结的标志是1972年11月14日,道指首破1000点。这是道指的第一个“千点”,若从大萧条的43点算起,它整整花了40年来跨越它的首个“千点”关口;若从道指诞生时算起,它则花了76年的时间来攻克这1000点大关。由此可见,这一千点的基石的确是够扎实的。
然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经过了长达20多年的快速增长,经济泡沫及通货膨胀已积聚到相当程度。到了该停下来喘息的时候了,于是,从7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又步入了前所未有的“滞胀”时期。高通货膨胀伴随高失业,经济滞止不前,70年代中期,美国利率水平高达15%以上。为此,刚上千点不久的道指又面临着巨大的大跌考验。1974年末、1975年初,道指一度暴跌至550点上方,几乎吃掉1956年以来的战果。好在自大萧条以来,美国股市一直处在严加管制的状态,泡沫与风险才能较快的顺利化解。
1976年末,道指重返千点之上。但由于美国经济并未真正好转,因此,道指很快又回到了千点的下方,从1977——1982年的5年间,道指一直800点之上、1000点之下作窄幅整理。从1972——1982年的10年间,除1974年与1975年之交有过短暂的下落外,其他时间均保持在800点以上运行,这应该再次证明了美国股市在严厉的“法治”下的有效性。
三、第二个“黑色星期一”考验道指:有惊无险
1982年,美国经济逐渐走出“滞胀”的阴影,国民经济景气指数开始上升。当年底,道指再次稳稳地站上1000点关口。1985年底,道指首次突破1500点。从1000点跨越至1500点,道指花了13年的时间。随后一路继续飙升,1987年1月8日,道指首破2000点大关。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个“黑色星期一”,道指当天狂跌508点,日跌幅达22.61%,道指从前日收市的2246.74点跌至1738.74点收盘。这一日跌幅排道指有史以来的第二高。美国爆发的这一“股灾”,也引发了全球股市的同步暴跌。但当年年底,道指又重拾2000点。
这一次股灾的有惊无险,应该主要归功于三大因素:
一是美国经济的快速恢复与增长,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
二是美国股市前期管制的功效;道指花了76年的时间始终在1000点以下“筑底”,牢牢夯实的基石,是美国股市大厦后来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道指首破1000点后,仅有两次回探的记录;1500点更是一次性通过,没有出现过任何反复;2000点也仅在1987年和1988年有过两次短暂的反复。这是美国股市“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是美国股市低风险的表现。
三是美国股市的上市公司(包括来自全球一流的企业)实力已是今非昔比,一流的上市公司,必须具备一流的投资价值。因此,大批世界一流的上市公司,是美国股市的中流砥柱,它们优良的投资价值足以化解股市泡沫与投机风险。
80年代末,道指继续保持了向上的趋势。应该说,道指与美国股市的一同成长并不断长大,这除了归因于成功的市场监管外,主要原因是一流的上市公司、一流的投资价值,让投资者与股市共享国民经济的繁荣与成长。
四、持续增长的“新经济”将道指送入向上通道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网络时代+知识经济”的驱动,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长达100多个月的持续增长,这是历史上罕见的一个“长周期”经济增长。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节节攀升,道指承接80年代末的惯性继续发力、不断通关。
1991年4月17日,道指首破3000点;
1995年2月23日,道指首破4000点;
1995年11月21日,道指首破5000点;
1996年10月14日,道指首破6000点;
1997年2月13日,道指首破7000点;
1997年7月16日,道指首破8000点;
1998年4月6日,道指首破9000点;
1999年3月29日,道指首破10000点大关。
2000年1月14日,道指创下历史最高记录,11723点。
截止2001年“911”发生前,道指从3000点一路上涨至10000点之上,其间的各个“千点”整数关口,均为一次性通过,几乎没有出现反复。这正如我们搭盖房子,如果基石不稳、不牢,房子就盖不高、盖不稳,弄不好会“推倒重来”,弄不好会搞出一个“豆腐渣”工程。相反,只要基石夯实扎稳,则大厦搭盖起来就越快,而且楼房也会越有质量。
尽管美国股市随经济持续了100多个的月的上涨,泡沫也似乎感觉出来,但它的上涨已有些过份。于是,正常的技术回调随之开始。道指连续下穿11000点和10000点关口,并且于2001年3月20日直抵9721点。正当美国股市技术性回调至关键点位时,让美国人最不信的大事件发生了,这就是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911”不仅让美国人意外,更让世界为之震惊。全球股市也为之恐慌。
在这一特殊背景下,美国股市从“技术回调”转换为“恐慌下跌”。“911”后道指很快首次下穿9000点,并直逼8000点关口。2001年9月21日,道指跌至8236点。
2001年底,随着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发动的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股市人气开始重新聚集,道指于2002年3月19日再上万点,达10635点。但由于美国经济开始出现明显衰退,尤其是2002年第二季度经济下滑趋势更为明显。因此,导致道指从2002年下半年至2003年初之间曾三次下穿8000点。但随着美国经济逐渐回暖,2003年底,道指很快重上10000点,2005年底再次逼向11000点。2006年5月9日,收于11640点,离历史最高点位11723点仅一步之遥。
这就是美国股市,一个世界性的、全球性的股市!它的成长是200多年的经历,它的成长绝不是“急来的”,更不是“一夜成名”的,也正因如此,道指也才能随它一步步长大,显而易见,道指能从40点“长大”成今天的10000点之上,它绝非一日之功、一步到位。因此,股市的成长,不能急功见利,应一步一个脚印,做实它,就是对后人负责。
---
要对数坐标和百分比的图好象很困难,因为即便是文华财经期货软件上的K线图,日经指数好象也只保留了1990年,道琼斯指数大概是1989年的样子。
Q7:如果2001年李泽楷不卖掉腾讯股份,他会成为中国首富吗?
在1999年,李泽楷投资了110万美元占了腾讯的20%的股份,此后美国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破裂,互联网迎来寒冬,国内互联网也不能例外的进入了寒冬,2001年李泽楷就把20%的腾讯股份转让给南非一家投资公司,作价腾讯股份卖了1260万美元,相比1999年的110万,赚了1150万美元,翻了11.5倍。
根据1150万美元20%持股倒推回去,当时腾讯的总市值是5750万美元。今天腾讯收盘价是362.4港元,总市值是34503.88亿港元,折合4423亿美元,20%股份计算,大约是884.6亿美元。腾讯最高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20%市值1000亿美元,世界首富是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市值一度高达1500亿美元,但目前离婚,财产估计损失很大,会不会退出世界首富不可知。但是以884亿美元还是难以成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和欧洲首富伯纳德·阿诺特资产可能超过900亿美元,李泽楷的财富可能排在第三位。
从投资收益看,两年时间获得了11.5倍的收益,也算是一次巨大的成功,可是意想不到的是更大的成功潜藏在后面。
当然,即便是如此,李泽楷的财富也比不过他的父亲李嘉诚。 1 :2014年,李嘉诚家族信托基金5600亿港币; 2 :2019年,李嘉诚基金会300亿美元; 3:李嘉诚的大儿子李泽柜在香港拥有包括长实等22家上市公司股东;4:全球56个国家投资(单英国投资超过5000亿港币); 5:小儿子李泽楷私人身家130亿美元; 6:在全球土地蓄备量3万亩(其中中国二万二亩香港八百亩); 7:控制26个国家的56个码头,全球前十大码头五个是李嘉诚的。
网友评价说道:当初李泽楷卖掉腾讯的股份是因为他自己的公司,刚刚并购了香港电信,就是盈科并购了香港电信,在香港贷款贷了100亿,银行利息特别高,压力特别大,逼不得已把腾讯股份卖掉了,这就是时代的选择。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4-2078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