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星通成长性(北斗星通周儒欣出身)
内容导航:
Q1:请问北斗卫星导航芯片未来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大发展,,,,,,
Q2:北斗星通的业务情况
北斗星通公司是首批获得授权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分理服务单位,专致力于卫星导航定位事业,以其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对北斗系统的深刻理解,着力探讨推动北斗一号系统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从市场引导、需求分析、产品供应、系统集成、运营服务、技术咨询服务等方面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GNSS卫星导航定位产品业务、板卡系列产品、接收机系列产品、软件系列产品、产品配置方案、星站差分产品、GPS天线及附件、测姿产品线、GNSS模拟器系列产品、北斗导航产品。 “合作伙伴是朋友,竞争对手是老师,前进中的敌人是自己。”作为中国最早从事卫星导航定位业务的专业公司之一,北斗星通公司采取了“合作多赢”的经营策略。它整合世界先进技术,借助社会各方力量,一面为用户提供基于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解决方案和产品,一面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国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化的发展开辟出了一个全新的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
在北斗星通众多的合作伙伴中,NovAtel是不能不提的一家,它是闻名世界的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设备供应商。北斗星通采集和研究国内GNSS的需求,再将需求准确地传递给拥有GNSS顶级技术的NovAtel,双方协作深度开发专项产品。八年下来,北斗星通与NovAtel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在GNSS领域共同成长。2000年,他们一起成功策划了满足中国卫星导航增强系统需要的MINI-WAAS;2003年,他们一起成功推出了RT2S产品;2006年,根据中国自然环境和中国市场需求,他们又共同推出了两款具有BDSTAR品牌的双频产品,适用于水上测量、施工测量、GIS采集等领域,能够满足包括高精度控制测量、重点项目的工程测量以及石油、铁路、电信等行业基于精密定位的集成需求。中国拥有自主品牌的GNSS产品终于可以与国外顶级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并驾齐驱!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商用”。2005年3月31日,由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与北斗星通共同研制的国内首个应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的“集装箱码头生产过程控制、可视化管理系统”在天津港正式投入运营,迈出了北斗星通卫星导航应用商业化探索历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同时,北斗星通与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结成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深度挖掘码头生产作业工艺流程。果然,公司以其专业的服务、先进的产品、精湛的技术先后中标深圳赤湾集装箱码头、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上海洋山深水港区二期工程码头等营运系统项目。事情远没有结束,北斗星通乘胜研制出了港口LBS(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业务集成系统,并遵照国家质量体系的标准、参照国际项目管理惯例,制定出了相应的港口LBS业务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成为了该领域行业应用的领头羊。
北斗星通通过合作创新,成功地将“北斗一号”的运营服务延伸到船舶运输、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渔业生产、森林防火、环境监测等众多行业以及其他特殊单位。“陕南是典型的多山地区,以往使用短波、超短波、邮电电话和卫星小站进行数据采集及信息传输,常受秦岭、秦巴山脉及雷电影响,无法及时正常工作,给当地的防洪抢险决策部门造成极大不便,北斗系统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未来的几年是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市场迅猛成长的时期,当导航产品如同手机一样携带方便、使用便捷、由奢侈品变为日用消费品时,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将迅速发展,并日趋成熟。此外,随着消费者对导航产品的认知度逐步提升、导航电子地图产品的不断完善和第三代移动电话技术的普及,卫星导航市场必将进入一个全面开花的辉煌时代。”深谙其道的周儒欣一字一顿地说,“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在国内将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朝阳产业,北斗星通承载着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事业的最高历史使命。”
尽管北斗星通在中国专业市场产值中所占比重不高,但相对于行业内的其他企业,北斗星通整体实力、盈利能力处于前列,并在机械控制的港口集装箱机械应用领域占据国内90%以上的市场;在测绘的“中国制造”的高精度接收机核心部件市场占据90%以上;在航海的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应用和军事指挥控制应用中也处于的领先地位。2007年8月13日,北斗星通在深圳中小企业板成功上市,这是社会对北斗星通的鼓舞和肯定。 在北斗星通的机房内,国家863计划课题——北斗天枢北斗卫星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与交易信息服务系统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在系统监视屏上,所有装有北斗星通北斗海洋渔业船载终端的作业渔船都能实时地显示出其所在的位置和航迹。渔船如果遇到危险,可以通过终端发送短信求救;如果渔船不慎驶入禁渔区或邻国海域,监控部门能够及时通知渔船上的人员,以免渔船被扣押。该系统已于2006年8月成功中标农业部南海局“南沙渔船船位监测管理系统”项目,并于2007年3月开始运行。该系统已建成2个陆地监控总台、41个陆地监控台站,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以及港澳900余艘渔船安装了北斗用户终端。据统计,系统运行以来,已收到处理海上渔船紧急报警300多次,涉及渔船100多艘,1000多名渔民生命财产得到安全保证,减少直接经济损失数亿元。北斗被广大渔民称誉为海洋渔船安全捕捞的“保护神”。
这种终端机不仅能安装在渔船上,还能安装在所有需要检测的物体或地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1000多台“北斗一号”终端机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实现了各点位之间、点位与北京之间的直线联络。在灾区通信没有完全修复,信息传送不畅的情况下,各救援部队利用“北斗一号”及时准确发回各种信息,为指挥部指挥抗震救灾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援。5月17日,“北斗一号”从前方发回“北川余震不断,海子水位不断上升”解放军某部18日证实这一信息属实,抗震救灾人员迅速处置,险情被及时排除。
救人于危难之际,守护人们生命安全,北斗因此被称为查看灾情的“千里眼”、收集信息的“顺风耳”。其实,北斗最大的作用还不仅仅在于对某一地区的巡视、某一事件的监测,它,应当是一个民族的守护神。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一个国家主权实力的象征,世界上投入正式运行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除了“北斗”之外还有三家——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和欧盟的伽利略系统Galileo。其中GPS的应用最为广泛,占到全球应用的95%以上。正如周儒欣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卫星导航应用发展迅速,但是绝大多数应用都是建立在美国的GPS之上。作为中国这样的大国,必须有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这就是建立“北斗”系统的意义所在。如何将北斗系统的触角伸到每个组织和个人,让GPS逐渐在国人心中淡出,这就是“北斗星通人”们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每一位应该理性思考和对待的问题。
Q3:那一家上市公司 和北斗导航卫星 有关系
卫星导航系统项目主要由公司大股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负责,上市公司目前尚没有涉足其中。除中国卫星外,大批军工概念上市公司都将成为北斗卫星配套产品与技术供应主力:火箭股份将为卫星产品配套使用的各种电连接器、继电器、电子仪器设备、电缆网及开关设备,以及GPS/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系统及终端设备等,航天晨光具有航天地面设备和特种车辆上的优势,航天电器为卫星等军用型号研制生产了多种电路和信号连接的关键零部件…… 助力北斗卫星上天,上市公司的新蓝图也已同时展开。
有关上市公司:火箭股份,航天晨光,航天电器
Q4: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的卫星路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320亿全国第一,经销商毛利1%。
Q5:北斗星通的公司简介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北斗星通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151 )是在2000年伴随着我国北斗导航定位卫星成功发射,立志以推动中国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化发展为己任,创建而成的从事卫星导航定位业务的专业化公司。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基于位置的信息系统应用、卫星导航定位产品供应以及基于位置的运营服务,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服务于导航定位、指挥控制、精密测量、目标监控等军民应用领域。
作为中国最早从事卫星导航定位业务的专业公司之一,北斗星通公司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基于卫星导航地位技术的解决方案,在卫星导航定位产品业务领域,公司通过合作创新与自主创新,为测绘、机械控制、海洋渔业、国防、通信、电力等领域提供包括BDNAV GNSS系列板卡、北斗集团用户中心系列设备等多系列产品;在基于位置的信息系统应用业务领域,公司通过集成创新将卫星导航定位、通信、地理信息等多种资源与应用行业作业流程深度融合,提高行业用户生产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基于位置的运营服务业务是北斗星通发展的又一重要战略方向,公司已建成了以北斗系统为核心,并融合移动通信系统和互联网的北斗运营服务网络,为注册用户提供导航定位、数字报文通信服务和基于位置的增值信息服务。北斗星通的三大业务相互补充,互相促进,形成了“产品+系统应用+运营服务”的业务发展模式,也造就了“北斗星通”这一响亮的卫星定位品牌。
Q6:北斗卫星系统除了导航和定位还有别的功能吗?
今年5月25日,我国第三颗“北斗一号”卫星发射成功,6月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运营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了完全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大规模应用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我国为何要建自主卫星导航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相比,北斗系统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市场前景如何?记者日前采访了北斗星通卫星导航技术公司总裁周儒欣。 中国必须有自主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技术引起人们关注是从1991年海湾战争后开始的,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的一个“撒手锏”就是GPS。周儒欣介绍,随着GPS向民用开放,它所蕴藏的巨大商机被发掘出来。GPS不仅用于导弹、飞船的导航定位,更是广泛用于飞机、汽车、船舶的导航定位,公安、银行、医疗、消防等用它建立监控、报警、救援系统,企业用它建立现代物流管理系统,农业、林业、环保、资源调查、物理勘探、电信等都离不开导航定位,特别是随着卫星导航接收机的集成微型化,出现各种融通信、计算机、GPS于一体的个人信息终端,使卫星导航技术从专业应用走向大众应用,成为继通信、互联网之后的IT第三个新的增长点。卫星导航技术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这样,美国、俄罗斯、欧盟都不惜投入巨资建设卫星导航系统。 周儒欣指出,中国的卫星导航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绝大多数应用都是建立在美国的GPS之上。如果一旦发生战争,美国关闭我们的应用,后果不堪设想。作为中国这样的大国,必须有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卫星导航的先驱、863计划倡导者之一陈芳允院士提出了利用两颗卫星定位的构想。经过多年论证,证明这一构想可行。1994年国家批准建设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2000年,我国成功发射“北斗一号”两颗工作卫星,今年又发射第三颗“北斗一号”卫星作为备用星。由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而欧洲的伽利略系统计划在2008年投入运行。 北斗导航系统的五大优势 美国GPS系统历时16年,耗资120亿美元,由24颗卫星组网,中国的北斗系统能与之抗衡吗?北斗系统可以应用到哪些领域? 周儒欣坦承,美国的GPS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比我们先进;北斗系统是我们用很少投资建成的区域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但是,应当说北斗系统不仅解决了我国有无自主导航系统的问题,同时与其他导航定位系统比较,它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北斗系统主要有三大功能:快速定位,为服务区域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实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与GPS相当;短报文通信,一次可传送多达120个汉字的信息;精密授时,精度达20纳秒。 北斗应用有五大优势。一,它同时具备定位与通讯功能,不需要其他通讯系统支持。而GPS只能定位。二,覆盖范围大,没有通讯盲区。北斗系统覆盖了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不仅可为中国、也可为周边国家服务。三,特别适合于集团用户大范围监控管理和数据采集用户数据传输应用。四,融合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和卫星增强系统两大资源,因此也可利用GPS使之应用更加丰富。五,自主系统,安全、可靠、稳定,保密性强,适合关键部门应用。 专家预测,到2008年北斗系统的用户将达到30万,直接产值达35亿元,占中国导航定位产业的20%左右,由它带动的相关产业将达数百亿元。 推动应用,促进民族产业 周儒欣说,北斗系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立于1994年的北斗星通公司目标就是推动该系统的大规模应用。 周儒欣介绍,北斗系统原有设计是一个封闭式系统,这样就限制了民用用户的扩展使用。在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升空之初,北斗星通公司凭借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方面多年来的积累和对北斗导航系统的深刻理解,提出了“北斗一号”信息服务系统的立项申请。2001年,立项通过评审。2002年底,他们完成了系统的研制并通过了由多位院士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的验收评审。“北斗运营服务平台”的作用就是在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统和集团用户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北斗系统具备了大规模应用的基本条件。北斗星通公司也因此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授权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运营服务商。 目前,他们研制的系统已成功用于陕西省防汛雨量监测速报,海南省渔船监控、青藏铁路机车监控与管理等项目也正在进行中。 周儒欣表示,随着“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推广应用和我国正在着力研究开发的下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CNSS)未来的诞生,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的卫星导航定位强国。 世界导航定位卫星简介 1.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是一个全球性、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导航定位和时间传递系统。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它是一个军民两用系统,提供两个等级的服务。 美国政府为了加强其在全球导航市场的竞争力,撤销对GPS的SA干扰技术,标准定位服务定位精度双频工作时实际可提高到20米、授时精度提高到40纳秒,以此抑制其他国家建立与其平行的系统,并提倡以GPS和美国政府的增强系统作为国际使用的标准。 2.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俄罗斯要用20年时间发射76颗GLONASS卫星。1995年完成24颗中高度圆轨道卫星加1颗备用卫星组网,耗资30多亿美元,由俄罗斯国防部控制。GLONASS空间部分也由24颗卫星组成。GLONASS未达到GPS的导航精度。其应用普及情况远不及GPS。前一时期由于经济困难无力补网,原来在轨卫星陆续退役,目前在轨道上只有6颗星可用,不能独立组网,只能与GPS联合使用。 3.欧洲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计划 欧洲1999年初正式推出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计划。该方案由21颗以上中高度圆轨道核心星座组成,另加3颗覆盖欧洲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辅以GPS和本地差分增强系统,首先满足欧洲需求,位置精度达几米。计划在2001年4月5日欧盟交通部长会议上获得批准,确定30颗卫星总投资为35亿欧元。预计系统于2008年投入运行。伽利略系统独立于GPS,频段分开,但将与GPS系统兼容和相互操作。根据欧委会的文件,伽利略虽是民间系统,但仍受控使用,采取反欺骗、反滥用和反干扰措施,在战时可以对敌方关闭
Q7:北斗卫星导航什么时候投入民用?
北斗卫星2012年开始实现小规模使用,2020年覆盖全球使用
但是民用之旅陷入泥沼
自 “北斗一号”卫星升空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就全面开始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民用化工作。中国GPS应用协会资源与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GPS应用研究室主任过静王君教授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只有‘中国卫通’、‘北斗星通’、‘神州天鸿’3家公司被批准取得了‘北斗一号’特许民用运营权。”
据介绍,北斗星通卫星导航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卫星通信市场的主导企业,2000年转制为民营企业。2003年12月15日,北斗运营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行。
“如果按照每位用户平均每年约50美元的消费标准计算,北斗系统潜在的市场规模可达1.5亿美元。但事实上,‘北斗星通’正式投入运营1年多以来,其注册用户仅有几千名。”长期关注于卫星定位行业的市场专家张彤萱称。
“北斗星通”业绩如此,那么,“中国卫通”和“神州天鸿”的情况又如何呢?为“中国星通”提供终端设备的下游厂商长春巨龙公司总裁王少军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称:“为‘中国卫通’生产终端设备的下游厂商有两家,因另一家的技术没能获得‘中国卫通’通过,因此只有我们一家为‘中国卫通’供货,目前只为其提供了几十台终端接收机。”
而据“巨龙北斗”总经理王建忠介绍,到目前为止,他们只交付给了“中国卫通”10套终端设备,近期正在生产200套,按计划今年将交付1000多套。
相较于“北斗星通”和“中国卫通”,“神州天鸿”的日子也并不好过。“神州天鸿”市场部总经理刘艳武告诉记者:“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客户仅为1000个左右,其中正式商业用户只有800个,另有200个还是处于试用产品阶段的试用用户。”他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成本和收益账:为搭建民用平台而建立的运营中心耗资2500万元,设备维护、消耗每年达300万元,以1000个用户每个收取30000元费用计算,收入为3000万元。如果再加上人力和管理成本,“神州天鸿”已经无利可图。“如果长期亏损,我们也有可能放弃。”刘总经理这样告诉记者。
被批准取得“北斗一号”特许民用运营权的3家企业业绩都不佳,“北斗一号”叫好不叫座,为什么?难道专家们兴奋的前瞻真的只是一个美丽的梦?
“北斗一号”照亮卫星导航产业
2003年5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上太空,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代完善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被批准取得“北斗一号”特许运营权的“神州天鸿”公司总经理刘艳武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该系统是我国第一代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域导航系统,它由两颗工作星和一颗备份星组成。前两个‘北斗一号’卫星分别于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发射升空。”
“北斗一号”的升空曾引得我国从事卫星导航业务的企业一片欢呼,认为我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有关专家测算,到“十五”末期,我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市场的产值将超过100亿元,而由它带动的相关产业产值将是这一数字的5倍至10倍。
这一产业真的有那么大潜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靠什么来吸引消费者?
“卫星导航定位是指利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提供的位置、速度、时间等信息来完成对地球各种目标的定位、导航、监测和管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要用到卫星导航定位,通信行业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做时间同步;电力、有线电视、城市地下管道采用卫星定位技术布设线路;公安、银行、医疗、消防等用它营建紧急救援或报警系统;汽车、船舶用卫星定位技术导航;在电子商务领域,卫星定位技术被用于客户管理和物流配送。”北斗星通卫星导航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儒欣说,“现在有的手机上已经安装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芯片,卫星导航定位与普通百姓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电脑制造商、通讯设备商正在推动通信、电脑、卫星导航定位接收器一体化的各类移动信息终端,卫星导航定位进入消费领域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比如,车载导航系统已经有一部分民用的市场开拓。车辆安装了卫星定位系统后,一是不会迷路,二是当遇到匪徒时可用它来报警。
专家们兴奋的前瞻描绘了这样一个让我们同样感到兴奋的梦想:将来每个人都可以配一个卫星定位终端,我们每个人以后都可以与“星”同行!但让人困惑的是,第三颗“北斗一号”上天至今已近两年,为何在其民用化道路上却碰了个灰头土脸呢?
技术先进、市场滞后
“除了从媒体上零星得知外,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有关方面对‘北斗’的宣传,也没有业务员上门和我们联系过,成本是多少、有无优惠政策、什么机构在具体运作这些问题都不知道。”经营美国GPS卫星定位系统而拒绝使用国产“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的金22世纪(北京)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一位李姓业务经理这样告诉记者。“美国GPS卫星定位系统中有24颗卫星,不管目标在什么地方,都有4颗卫星在围绕目标同步运行,而‘北斗一号’总共才只有3颗卫星。”“不是说‘北斗一号’比美国GPS更先进吗?”记者问。李经理称并不了解,近期也不打算引进“北斗一号”项目,因为重新更换系统的成本非常大,除非上游厂商能够提供政策、技术和资金支持,否则他们不会考虑使用。
而引进“北斗一号”项目的“长春巨龙”总裁王少军也有一肚子苦水。他告诉记者:“作为‘北斗一号’下游终端生产厂商的投资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去融资。但‘北斗一号’由于星道比较狭窄、发展比较晚、商化程度低等原因,投资方往往持怀疑态度,担心‘中国卫通’不能付款,导致我们融资出现极大困难。资金链出现问题,就必然会影响到客户的开发,从而影响到‘北斗一号’的民用化进程。另一方面,被批准取得‘北斗一号’特许民用运营权的企业实力不是很强以及市场推广、品牌宣传力度不够等也制约了‘北斗一代’的民用化。”
“在用户群方面,不能把‘北斗一代’和美国GPS相比较。‘北斗一代’作为军用和民用的卫星定位系统,提供给民用的大约在100万户左右,客户群应该锁定在灾害监测等特殊客户群体方面。” 中国GPS应用协会资源与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GPS应用研究室主任过静王君教授说。不过,专门从事卫星定位系统研究的她也承认,“北斗一代”在民用开发利用上“慢了半拍”,“美国GPS是同步进行,而‘北斗一代’是在卫星上天后才开始终端设备研发等民用化工作的,这应该是一个教训。”
“此外,我国卫星导航应用在产业化过程中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首先是车载导航地图成为制约的瓶颈。在车载导航产业链中,最为上游的是导航卫星系统,其后是电子地图生产商,之后才是西门子这样的硬、软件厂商,汽车生产商则处于这个产业链的最下游。目前,中国多数GPS导航系统都是进口的,价格高达1万元到1.5万元。价格偏高,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消费,加快国产化进程势在必行。但是,目前中国仅有两种车型提供车载导航系统,该产业仍处于萌芽阶段——而且由于政府对地图数据的控制,中国已实现地图数字化的地区极少。迄今为止,两种具有车载导航系统的车型仅覆盖了20座城市,而且只有3家公司获准制作和销售数字地图。” 西南证券研究员张彤萱分析说,“对于参与定位系统的公司来说,除了在电子地图业务上目前没有任何回报而需要持续投入外,拿到原始地图也是问题之一。一般来说,要先从各地测绘机构购买相关地图资源及卫星地图,再进行数字化。但是,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的测绘机构在出售地图产品时,必然会涉及到地图产品的知识产权如何定义和对待的问题。地图测绘的产权归属问题导致购买者购买的价格难以达成共识,电子地图制作公司还遇到测绘机构不愿意出售自己测绘资料的情况,于是部分地图制作单位只能自己投入人力、物力去测绘,这一操作模式的投入成本极大。”
据了解,在民用化工程中,“中国卫通”也将触角伸进了移动通信市场。目前,“中国卫通”推出的卫星移动手机除了通话功能外,由于通信制式不一致,发短信、上网等相关增值服务还未开通。这款依托“全球星”的双模手机,其资费为每分钟2.60元;而面向个人用户的亚星资费稍低,为每分钟2元。较之以前每分钟9元至20元的“中国卫星”通话的高资费,这一价格水平已经大幅下降。由于目前销售量还不大,“中国卫星”电话机的价格仍较高,全球星SAT550手机高达8500元,远比市场上一般的GSM手机高出许多。
此外,“在中国目前的GPS行业中,短期行为比比皆是。比如,产品未经过有效验证、不了解国家有关政策便仓促上马、未调研就盲目布设销售网点、产品质量低劣、做冒险的‘一锤子买卖’等等,影响了行业的名声。”深圳赛格导航公司万新宇总监直言不讳地说。
毫无疑问,卫星导航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最热门的投资领域之一。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的导航系统已经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而我国自主开发的“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在民用化之路上正面临着“技术先进、市场滞后”的困局——如何打破这一困局已是相关各方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4-428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