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主力动向

光大银行信用卡投诉中心(信用卡最怕什么投诉)

光大银行信用卡投诉中心(信用卡最怕什么投诉)

监管动态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7号)》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7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实施细则》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准备金评估的原则和方法,规范保险公司准备金评估使用合理的方法及假设;二是规定准备金评估的内控流程,当保险公司的准备金评估发生变化并产生显著影响时,应履行提交公司董事会决议等流程;三是规范准备金风险边际和折现的处理,规定计算风险边际的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明确了准备金评估时应进行折现的久期标准;四是加强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准备金的管理,要求保险公司对分支机构的准备金评估应客观、公允地反映分支机构的经营情况,不得人为调节;五是规范准备金回溯分析工作,明确了当保险公司的准备金回溯结果出现较大偏差时,保险公司应采取的具体整改措施;六是明确准备金评估报告的内容,规范了应披露的具体信息和精算意见的表述,要求保险公司填列准备金监管报表;七是完善准备金评估工作底稿制度,规范了工作底稿的编制、复核、使用等管理,要求保险公司应按规定保存工作底稿备查。

(中国银保监会官网)

点 评

人民银行召开2022年金融市场工作电视会议,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1年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和信贷政策工作,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对于推动金融市场和信贷政策各项工作更高质量发展,支持和维护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1年第四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2021年第四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了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接收并转送的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

2021年第四季度,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接收并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90595件,较2021年第三季度环比增长3.8%。其中,涉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27737件,环比减少1.1%,占投诉总量的30.6%;股份制商业银行33017件,环比增长2.1%,占投诉总量的36.4%;外资法人银行446件,环比减少12.4%,占投诉总量的0.5%;城市商业银行(含民营银行)11892件,环比增长13.8%,占投诉总量的13.1%;农村中小金融机构5634件,环比增长0.2%,占投诉总量的6.2%。

2021年第四季度,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44968件,环比增长1.3%,占投诉总量的49.6%。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投诉量位列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前两位。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投诉量位列股份制商业银行前三位。东亚银行信用卡业务投诉量位列外资法人银行第一。

2021年第四季度,涉及个人贷款业务投诉29074件,环比增长3.7%,占投诉总量的32.1%。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投诉量位列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前两位。平安银行、光大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投诉量位列股份制商业银行前两位。渣打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投诉量位列外资法人银行第一。

2021年第四季度,涉及理财类业务投诉3802件,环比减少4.2%,占投诉总量的4.2%。邮储银行理财类业务投诉量位列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第一。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的理财类业务投诉量位列股份制商业银行前三位。

(中国银保监会官网)

点 评

2021年第四季度,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接收并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90595件,环比增长3.8%。其中,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占据近半,就股份制银行而言,其信用卡投诉更是占近八成。需继续按照《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加大投诉处理监管力度,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源头治理,改进服务质量,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中国银保监会召开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召开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要求,全面总结2021年银保监会定点帮扶工作情况,分析研究定点帮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安排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

会议指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银保监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扛起定点帮扶内蒙古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和甘肃和政县、临洮县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更高要求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全面超额完成帮扶任务,取得显著成效。为定点帮扶县(旗)投入和引进大规模帮扶资金,培训大批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采购和帮助销售大量农产品,还帮助引进了多家企业,为定点帮扶县(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议强调,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认识把握定点帮扶工作,将定点帮扶工作作为检验践行“两个维护”的试金石,作为展现银保监会形象的重要“窗口”,作为干部成长成才的“大舞台”。要准确把握定点帮扶工作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做好定点帮扶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中国银保监会官网)

点 评

会议要求,奋发有为做好今年的定点帮扶工作。要进一步突出金融帮扶特色,发挥金融优势,促进定点帮扶县(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努力打造定点帮扶典型示范,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民生事业等方面的示范点。要深入总结提炼定点帮扶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积极做好交流推广和新闻宣传。

观点聚焦

谢伏瞻:如何深入理解共同富裕?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接受了求是网专访。

谢伏瞻表示,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长期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不懈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对共同富裕道路做了新的探索,对共同富裕理论做了新的阐释,对共同富裕目标做了新的部署,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谢伏瞻强调,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推动共同富裕有利于为高质量发展创造高水平的需求,积聚更广泛的力量。首先要顺应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需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不断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优化供给结构,推动产业协调发展,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保证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持续做大“蛋糕”。其次要在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上,拿出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最后要坚持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一体推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我们也要充分汲取一些国家超出发展水平搞过度福利化,导致公平效率不能兼顾,影响经济发展和公平分配的深刻教训。始终坚持在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具备的条件下,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好高骛远,不吊高胃口,不开空头支票。

谢伏瞻指出,促进共同富裕的长期目标和应对经济波动的短期任务是内在一致的。一方面,促进共同富裕必然要求改善收入分配,这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推动发展。另一方面,妥善应对经济短期波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能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实现更高水平就业,就能提高人民收入,增加政府税收,增强国家综合国力,进一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把长期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目标,把每个阶段的任务分解成一项项具体的任务,使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收入分配、推动共同富裕形成良性循环,就能够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宏伟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网)

高培勇:趋于微观化的政策组合是实现今年经济目标的重要底气

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专访。

高培勇表示,对于今年的形势判断,政府工作报告作了非常清晰的表述: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爬坡过坎。5.5%左右的目标,经过艰苦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我们应当有这个自信。经过疫情以来应对风险挑战的经历,我们积累了不少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经验。

第一,市场主体已经成为宏观政策配置、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过去两年的经济工作和宏观政策配置主线,无疑是“六稳”“六保”。但无论“六保”还是“六稳”,其间并非平行关系。比如“六保”中“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是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保市场主体。“六稳”也如此,排在第一位的“稳就业”依赖于稳住市场主体。

第二,我们对市场主体的认识也愈发清晰。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他们的构成是怎样的呢?其中,个体工商户有1.03亿,企业是4800万,农民专业合作社200万。在4800万企业中,有4000万是小微企业,占比83.3%。只有800万属于大中型企业。用“市场主体”的概念来替代过去常用的“企业”概念,其最大的变化就在于越来越重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作用。他们量大面广,是7亿人就业的基本盘。

第三,我们原来讲的宏观政策布局,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这几年,随着形势的变化,我们在逐步做加法,如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结构政策。今年已经是七方面的政策组合,包括稳健有效的宏观政策、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微观政策、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结构政策、激发创新潜力的科技政策、激活发展动力的改革开放政策、增强发展平衡性协调性的区域政策、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的社会政策。这些政策组合,实质是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的深度融合,致力于“一竿子插到底”,“从根上浇水施肥”,是带有微观化趋势的政策安排,其目的就是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高培勇表示,我国经济工作和宏观政策配置格局,在随着形势进行契合性地调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的丰富经验,这是做好今年工作的底气和信心所在。

(21世纪经济报道)

每周监管咨讯

《每周监管资讯》栏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与《银行家》杂志社联合出品,主要梳理并点评本周最新的金融监管动态。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5-1298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