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两只封闭式基金(我国封闭式基金发行价格)
内容导航:
Q1:封闭式基金的发展历史
封闭式基金属于信托基金,是指基金规模在发行前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的规定期限内固定不变并在证券市场上交易的投资基金。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中国已成立54只封闭式基金。
由于封闭式基金在证券交易所的交易采取竞价的方式,因此交易价格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并不必然反映基金的净资产值,即相对其净资产值,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有溢价、折价现象。国外封闭式基金的实践显示其交易价格往往存在先溢价后折价的价格波动规律。从中国封闭式基金的运行情况看,无论基本面状况如何变化,中国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走势也始终未能脱离先溢价、后折价的价格波动规律。目前,中国封闭式基金正运行在“折价”的阶段,并且自2002年以来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净值减市价再除于净值)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部分封闭式基金长时间的折价率竟高达30%以上,明显高于国外封闭式基金的折价水平。 按照《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封闭式基金的收益分配每年不得少于一次,封闭式基金年度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基金年度已实现收益的90%,封闭式基金一般采用现金方式分红。
另外,在西方国家一百多年的基金发展史中,一直是封闭式基金独占鳌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才让位于开放式基金而居次席。相对国外封闭式基金的发展历程,中国封闭式基金尚属婴幼儿阶段,理应有巨大的生存发展空间。但令人困惑的是,经历了起步、规范和发展的我国封闭式基金,却在最近一年多时间里止步不前了。从市场表现看,封闭式基金上市即跌破发行价、而且价格不断走低,成交日趋萎缩,原本精彩纷呈的基金市场几成一潭死水,波澜不兴。特别是封闭式基金的发行渺无音讯已一年有余。这一切似乎在昭示:封闭式基金已穷途末路。
发展简史上世纪90年代初,珠信基金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投资基金(封闭式基金雏形)的起步。之后,天骥、蓝天、淄博等投资基金作为首批基金在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志着我国全国性投资基金市场的诞生。从封闭式基金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看,封闭式基金大致经历了起步、规范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起步期
1991年7月,发行规模达6930万元的珠信基金(原名一号珠信物托)成立了,它是国内发行时间最早的基金。之后,武汉基金(第一期)、南山基金相继发起设立。(以上发展历史参见《封闭式基金-历史与现状》一文)
1992年8月,金华市信托投资公司创立的“金信基金”在浙江金华市信托投资公司证券部按股票交易模式上市竞价交易。同时,深圳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成立,这是我国大陆投资基金业中成立的第一家专业性基金管理公司。11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批准深圳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发行天骥基金,规模为5.81亿元,天骥基金是当时全国基金中发行规模最大的基金。此后又有多家基金发行,包括淄博基金等。
199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颁布了《深圳市投资信托基金管理暂行规定》,这是当时唯一一部有关投资基金监管的地方性法规。1993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批准天骥投资基金、蓝天基金作为首批基金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同年8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淄博基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志着我国全国性投资基金市场的诞生。此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又陆续上市了几家基金,并与其他证券交易中心的基金市场进行联网交易,全国性基金交易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1993年1月至5月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广东、深圳、四川等分行共批准设立基金12家,规模达到18亿元人民币,国内基金业进入了快速扩张阶段。1992至1993年是投资基金成立较多的几年,至1993年底,共设立各类基金近50只,发行地主要集中在广东、黑龙江、深圳、沈阳、大连、海南、江苏等省市。其中基金发行规模最大的是深圳市,达13.7亿元人民币。但过快的扩张速度为基金的统一监管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1993年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作出了制止不规范发行投资基金的规定,其中投资基金的发行和上市、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以及中国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投资基金和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一律须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任何部门不得越权审批。此后,除1993年9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上海发行了额度各为1亿元人民币的金龙基金、宝鼎基金、建业基金外,相当长的时间里(直至1998年上半年),未再批准设立过各类基金,国内基金的发行陷入停滞状态。
1996年3月18日,深圳基金指数开始编制,基准指数为1000点,将当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直接交易或联网交易的10只基金全部纳入计算范围。据统计,截止于1998年初,我国共设立各类投资基金78只,募集资金总规模为76亿人民币,在上海深圳挂牌(联网)交易的基金共27只。在此期间,专业性基金管理公司很少(不足10家),基金总的说来规模很小,运作也很不规范,也称为“老基金”时期。规范和发展期
1997年11月14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正式颁布。同时,由中国证监会替代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基金管理的主管机关。从此,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进入了规范发展的崭新阶段。从1998年3月起,陆续有开元证券投资基金、金泰证券投资基金等多家大型基金上市,规模远远大于1992、1993年成立的基金,多为10亿至30亿人民币。1999年是基金业大发展的一年,基金迅速增加22只,资产规模跃升为484.2亿元;同时,这些基金在规范性方面也有比较大的进步,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基金投资范围仅限于国债和国内依法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基金的投资组合为80%投资于股票,20%投资于国债。在基金的发起、募集以及后期的运作上也有相对比较严格和细致的规定,如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基金与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证券总和,不得超过该证券的10%;禁止基金之间相互投资;禁止将基金资产用于抵押、担保、基金拆借或者贷款;禁止基金从事证券信用交易等等。
1999年3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出了对原有投资基金进行清理规范方案的通知,各证券交易中心交易的基金逐步摘牌,交易所上市基金也进行清理规范。在经过一系列的基金合并、资产重组,将原先老基金的不良资产全部置换为流通性较强的上市公司股票、国债或现金资产,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基金的扩募和续期,最终实现了新老基金的历史过渡。如现在的“景博证券投资基金”即是由湘建信基金和湘农信基金合并而成;“同智证券投资基金”则为海湾基金、武汉基金、赣中基金、中盛基金、开信基金和长江基金重组而来。截至2002年9月,我国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8家,已经批准筹备、正等待开业的基金管理公司有1家,另有14家(不包括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处于申请筹备阶段;国内已募集成立并已挂牌上市的封闭式基金达54只,筹资总额达807亿元。自从2002年下半年以来,封闭式基金的形势急转直下。
2002年9月后至今,没有一只封闭式基金在投资基金市场发行。封闭式基金此次遭遇的“停滞”现象不同于1998年前的“停滞”。那时的“停滞”是出于整顿规范的需要(是主动的),而如今的“停滞”却发生于基金业大变革、大发展的年代(是被动的),各种缘由值得深思。从2002年下半年发行的几只封闭式基金中,已感到封闭式基金的发行危机。这些基金名义上虽然发行成功,实际上市场已拒绝买单。如基金科瑞高达4.39亿份(银丰也有1.3亿份)的余额被主承销商包销。基金久嘉拜大盘反弹之赐发行还算顺利,但由于原发起人之一的新疆证券突然退出,被迫延迟40天上市。小盘改制基金的扩募情况也相当糟糕,如基金景业、基金天华、基金安久、基金融鑫的弃配率分别高达98.47%、90.4%、94.44%、95.27%。曾经风光无限的小盘基金扩募遭到了市场的遗弃。
Q2:最早设计的两只封闭式基金是什么?
基金开元184688和基金金泰500001
Q3: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史
1、 萌芽与起步阶段
中国基金业真正起步于20世纪的90年代,在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纷纷出台的前提下,中国基金业千呼万唤,终于走到了前台。
1991年8月,珠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发起成立珠信基金,规模达6930万元人民币,这是我国设立最早的国内基金。同年10月,武汉证券投资基金和南山风险投资基金分别经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和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规模分别达1000万人民币和8000万人民币。但投资基金这一概念从观念和实践引入我国则应追溯带1987年,当年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首开中国基金投资业务之先河,与国外一些机构合作推出了面向海外投资人的国家基金,它标志着中国投资基金业务开始出现。1989拈月,第一只中国概念基金即香港新鸿信托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推出的新鸿基中华基金成立,之后,一批海外基金纷纷设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投资基金业的起步和发展。
猛醒之睡狮--基金在中国(二)
2、迅猛发展阶段
1992年,中国投资基金业的发展异常迅猛,当年有各级人行批准的37家投资基金出台,规模共计22亿美元。同年6月,我国第一家公司型封闭式投资基金--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同年10月8日,国内首家被正式批准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深圳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成立。到1993年,各地大大小小的基金约有70家左右,面值达40亿元人民币。已经设立的基金纷纷进入二级市场开始流通。这一时期是我国基金发展的初期阶段。1993年6月,9家中方金融机构及美国波士顿太平洋技术投资基金在上海建立上海太平洋技术投资基金,这是第一个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的中国基金,规模为2000万美元。10月建业、金龙和宝鼎三家面向教育界的基金批准设立。1993年8月,淄博基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以此为标志,我国基金进入了公开上市交易的阶段。90年代初期,我国投资基金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资金规模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政策的出台到中外合资基金的出现,再到基金的上市交易,我国的投资基金走了一段迅速发展的道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猛醒之睡狮--基金在中国(三)
3、调整与规范阶段
由于我国的基金从一开始就发展势头迅猛,其设立和运作的随意性较强,存在发展与管理脱节的状况,调整与规范我国基金业成为金融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
1993年5月19日,人民银行总行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省级分行立即制止不规范发行投资基金和信托受益债券的做法。通知下达后,各级人民银行认真执行,未再批设任何基金,把经历放在已经设立的基金的规范化和已批基金的发行工作上。
同时,基金交易市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994年3月7日,沈阳证券交易中心和上交所联网试运行;3月14日,南方证交中心同时和沪、深证交所联网。1996年11月29日,建业、金龙和宝鼎基金在上交所上市。全国各地一些证交中心和深沪证交所的联网使一些原来局限在当地的基金通过深沪证券交易所网络进入全国性市场。不难看出,全国性的交易市场开始形成,伴随其市场表现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认识和熟悉,开拓了中国投资基金业的发展道路。
猛醒之睡狮--基金在中国(四)
在新基金出现以前,全国各地共设立基金75只,基金类凭证47个总募集规模73亿。在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25个,占两交易所上市品种的3%。基金市值达100亿元。25家基金中规模逾2亿元的7只,1-2亿的7只,1亿以下的11只此外,还有38个基金在全国各地证交中心挂牌,其中天津9个,南方10个,武汉12个,大连7个。
1994年7月底,证监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就推出股市新政策,提出发展我国的共同投资基金,培育机构投资人,试办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逐步吸引国外基金投资国内A股市场,基金业基金与海外证券基金业联络、商洽,设计和申报了一批中外合资基金的方案。截止到1996年,我国申请待批的各类基金已经达数百家,但由于法律的滞后,基金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止的状态。
1998年3月23,开元、金泰两只证券投资基金公开发行上市,这使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程。1998年我国共成立了第一批5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基金金泰、基金兴华、基金安信和基金裕阳。
猛醒之睡狮--基金在中国(五)
4、稳步发展阶段
到2001,我国已由基金管理公司14家,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34只。2001年9月,经管理层批准,由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了我国第一支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华安创新,我国基金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02年,开放式基金在我国出现了超常规式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02年底,开放式基金已猛增到17只。2003年10月28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证券投资基金法》的颁布与实施,是中国基金业和资本市场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基金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Q4:我国首只封闭式基金是什么?
1998年,首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基金金泰诞生。
Q5: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有什么区别
基金份额是否可变,不变的时封闭式,可变的是开放式
Q6:请问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根据基金是否可以赎回,证券投资基金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
。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规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随时根据市场供
求情况发行新份额或被投资人赎回的投资基金。封闭式基金,是相对于开
放式基金而言的,是指基金规模在发行前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和规定的
期限内,基金规模固定不变的投资基金。
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主要区别如下:
(1)基金规模的可变性不同。封闭式基金均有明确的存续期限(我国
为不得少于5年),在此期限内已发行的基金单位不能被赎回。虽然特殊
情况下此类基金可进行扩募,但扩募应具备严格的法定条件。因此,在正
常情况下,基金规模是固定不变的。而开放式基金所发行的基金单位是可
赎回的,而且投资者在基金的存续期间内也可随意申购基金单位,导致基
金的资金总额每日均不断地变化。换言之,它始终处于“开放”的状态。
这是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的根本差别。
(2)基金单位的买卖方式不同。封闭式基金发起设立时,投资者可以
向基金管理公司或销售机构认购;当封闭式基金上市交易时,投资者又可
委托券商在证券交易所按市价买卖。而投资者投资于开放式基金时,他们
则可以随时向基金管理公司或销售机构申购或赎回。
(3)基金单位的买卖价格形成方式不同。封闭式基金因在交易所上市
,其买卖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较大。当市场供小于求时,基金单位买
卖价格可能高于每份基金单位资产净值,这时投资者拥有的基金资产就会
增加;当市场供大于求时,基金价格则可能低于每份基金单位资产净值。
而开放式基金的买卖价格是以基金单位的资产净值为基础计算的,可直接
反映基金单位资产净值的高低。在基金的买卖费用方面,投资者在买卖封
闭式基金时与买卖上市股票一样,也要在价格之外付出一定比例的证券交
易税和手续费;而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需缴纳的相关费用(如首次认购费
、赎回费)则包含于基金价格之中。一般而言,买卖封闭式基金的费用要
高于开放式基金。
(4)基金的投资策略不同。由于封闭式基金不能随时被赎回,其募集
得到的资金可全部用于投资,这样基金管理公司便可据以制定长期的投资
策略,取得长期经营绩效。而开放式基金则必须保留一部分现金,以便投
资者随时赎回,而不能尽数地用于长期投资。一般投资于变现能力强的资
产。
Q7: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有什么区别,哪个好?
1. 很难说,各有特点。
2. 基金已成为百姓理财篮子里不可或缺的一道菜肴,面对目前市面上琳琅满目的300余只开放式基金、54只封闭式基金,很多新基民甚至分不清它们有何区别便蜂拥介入。跟风买进已不合适宜,投资之前仍有必要回归基本面,了解开、封基金的实质差异所在,方可决胜千里。
首先从定义理解,开放式基金(以下简称开基)是指基金设立后,投资者可以随时申购或赎回基金单位,基金规模不固定的投资基金;封闭式基金(简称封基)是指基金规模在发行前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的规定期限内,基金规模固定不变的投资基金。
根据定义,不妨分以下几个方面辨其实质。
份额总额
开基一般在设立3个月后,始终处于开放状态,投资者按基金单位可自由申购和赎回,基金份额总额每日均不断变化,总规模随之增加或减少。封基则在招募说明书中列明其基金规模,正常情况下,发行后在存续期内(一般为5~15年)总额固定,基金份额不能被赎回,即使扩募或增加发行,也要遵循严格的法定程序。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买卖操作
开基的认购、申购和赎回可直接通过基金公司或基金代销机构申请,但赎回时,资金一般不能当日到账,需要T+2(2天后)甚至T+5日(5天后)才可拿到。封基在设立时,投资者可向基金管理公司或代销机构认购,挂牌上市交易后,要通过证券交易所按市价进行买卖,来变现自己的基金投资,成交后,资金可即时到账。
交易价格和费用
虽然开基与封基的涨跌与股市变化逃脱不了干系,但二者运作有本质区别,定价依据和标准大相径庭,开基的买卖价格是按基金每日公布的资产净值为基础,比如申购实际价格一般是基金单位资产净值加一定比例的购买费(一般为1.5%左右),以此来决定投资者买入的基金份额。同理,赎回价格实际也包含两部分,即当日基金单位资产净值减一定的赎回费(一般是0.5%)。
封基买卖类似于股票交易,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较大,出现溢价或折价交易也属正常,不一定必须反映基金的净资产值。折价意味着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买到较高的基金净值,反之亦然。但不论折价或者溢价,还需要缴一定的手续费和证券交易税。
规定期限
开基没有规定的存续期,只要业绩好,规模能延续,可以无限期持有并运作下去。但如果不被投资者看好,赎回过多,资产规模降到某一标准,就有可能被强制清盘,基金便不复存在。而封基通常有10~15年的固定期限,到期时,封基需清盘(清盘价即是基金到期时净资产值)或者封转开,也可经监管机关同意延长存续期。
投资方式
开基在投资组合上必须保留一部分现金和流动性强的金融商品,以应对投资者的随时赎回需要,由于不能全额用于长线投资,长期经营绩效难免会受影响。而封基设立后不可随时赎回,在相当长时间内,基金资本规模不发生变化,所募集资金可全部让基金管理人用来作长期投资,以保证优化组合、分散风险,有利于长期业绩。据统计,1998年以来上市交易的54只封基,累计净值增长率最低为114%,最高达731%,平均增长率是348.42%。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5-2039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