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主力动向

可转债首次开盘涨跌幅限制(可转债上市首日会跌吗)

可转债首次开盘涨跌幅限制(可转债上市首日会跌吗)

内容导航:
  • 可转债涨跌幅有限制吗?
  • 可转债交易时最大涨跌幅是多少?
  • 可转债上市首日浮动是多少?
  • 可转债上市首日设涨跌幅吗
  • 发债第一天最大涨幅是多少?
  • 新股上市第一天最多涨多少,能否告知
  • 配债如何操作?
  • Q1:可转债涨跌幅有限制吗?

    可转债交易不设涨跌幅限制,实行T+0交易,所以没有涨跌幅限制。为减少市场波动、控制风险,上交所的转债交易设置了熔断机制。深市规定,债券上市首日集合竞价阶段报价幅度必须在发行价上下30%的幅度内。这就是很多深市转债开盘价最低是130元,而后就再也没有以这样的价格成交的原因。

    Q2:可转债交易时最大涨跌幅是多少?

    可转债交易不设涨跌幅限制,但由于其对应正股价格,正股有涨跌幅限制,因此价格偏离不会太大,此外可转债采用T+0交易,是不错的交易工具

    Q3:可转债上市首日浮动是多少?

    您好,可转债没有涨跌幅的限制,只不过涨多了会临时停牌而已。
    上市券商股票万1的开户流程可以发给你,电脑端查看我的标签,望采纳!

    Q4:可转债上市首日设涨跌幅吗

    债券的交易没有涨跌幅限制。
    针对2楼,我再补充回答:
    集合竞价阶段,上海的规定是债券交易申报价格最高不高于前收盘价格的150%,并且不低于前收盘价格的70%;深圳的规定是上市首日有效竞价范围为发行价的上下30%,非上市首日有效竞价范围为前收盘价的上下10%。
    至于连续竞价阶段,上海的规定是申报价格不高于即时揭示的最低卖出价格的110%且不低于即时揭示的最高买入价格的90%;同时不高于上述最高申报价与最低申报价平均数的130%且不低于该平均数的70%;深圳的规定是最近成交价的上下10% 。
    另外深圳还有收盘集合竞价阶段,竞价范围为最近成交价的上下10% 。

    Q5:发债第一天最大涨幅是多少?

    发展第一天最大涨幅应该是不超过5%吧。

    Q6:新股上市第一天最多涨多少,能否告知

    上海证券交易所新股上市首日交易规则
    一、新股上市首日,投资者的申报价格应当符合以下要求,超出有效申报价格范围的申报为无效申报:
    (一)集合竞价阶段,有效申报价格不得高于发行价格的120%且不得低于发行价格的80%;
    (二)连续竞价阶段,有效申报价格不得高于发行价格的144%且不得低于发行价格的64%。
    有效申报价格范围的计算结果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则取至0.01元。
    集合竞价阶段未产生开盘价的,以当日第一笔成交价格作为开盘价。
    二、新股上市首日连续竞价阶段,盘中成交价格较当日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超过10%的,本所对其实施盘中临时停牌;盘中成交价格较当日开盘价上涨或下跌超过20%的,本所不再对其实施盘中临时停牌。
    因前款规定停牌的,停牌持续时间为30分钟,如停牌持续时间达到或超过14:55,当日14:55复牌
    深圳证券交易所新股上市首日交易规则
    一、股票上市首日全日投资者的有效申报价格不得高于发行价的144%且不得低于发行价的64%,超过有效申报价格范围的申报为无效申报。
    有效申报价格范围的计算结果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则取至0.01元。
    二、股票上市首日开盘集合竞价阶段有效竞价范围为发行价的上下20%。
    超过开盘有效竞价范围,但未超过有效申报价格范围的申报不能参加开盘集合竞价,暂存于交易主机,当连续竞价成交价波动使其进入有效竞价范围时,交易主机自动取出申报,参加连续竞价。
    集合竞价阶段未产生开盘价的,以当日第一笔成交价作为开盘价。
    三、股票上市首日连续竞价阶段出现盘中成交价较当日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10%的,本所对其实施盘中临时停牌,临时停牌时间为30分钟。
    临时停牌期间,投资者可以申报,也可以撤销申报。复牌时,对已接受的申报进行复牌集合竞价。
    盘中临时停牌具体时间以本所公告为准,临时停牌时间跨越14︰57的,于14︰57复牌并对已接受的申报进行复牌集合竞价。
    四、股票上市首日14︰57至15︰00采用收盘集合竞价,收盘价通过集合竞价的方式产生。
    收盘集合竞价阶段不允许撤销申报。
    五、股票上市首日连续竞价、盘中临时停牌复牌集合竞价、收盘集合竞价的有效竞价范围为最近成交价的上下10%,但不得超过全日有效申报价格范围。
    六、股票上市首日不接受市价申报。

    Q7:配债如何操作?

    谢谢合作,这个东西不应该放在电脑板块里面的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5-2203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