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主力动向

3条均线走平汇聚(什么叫均线走平)

3条均线走平汇聚(什么叫均线走平)

内容导航:
  • 说股价一下突破3条均线,说的就是K线上的黄、白、紫三条线 吗?
  • 均线走平是什么意思
  • 股票里什么叫均线,均线走平,均线多头排列
  • 通达信:如何编写均线走平或者上翘的选股公式
  • 请高手编写20日均线走平或向上作为选股公式谢谢
  • “随便顺根日K的20日均线”这是什么意思
  • 5日10日均线向上 则20日均线走平 这是怎么回事
  • Q1:说股价一下突破3条均线,说的就是K线上的黄、白、紫三条线 吗?

    不是,均线是根据股票的走势而定,每天不断变化的。均线包含5日、10日、20日、25日、30日、60日等。
    所以你的说法不对。

    Q2:均线走平是什么意思

    股价在上涨的时候均线肯定是朝上的,股价横盘的时候均线会慢慢变平,股票在横盘中的交易价格稳定在一定范围

    Q3:股票里什么叫均线,均线走平,均线多头排列

    1、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且10日均线也向上,将有一段上升行情;
    2、10日均线上穿30日均线,且30日均线也向上,将有一段中级上升行情;
    3、55日均线向上必有一轮中级行情,而55日均线上穿125日均线则几乎百分之百有较大行情;
    4、三条短期均线刚刚向上发散呈多头排列(发散角度较为平缓),可逢低吸纳;
    5、5日(10日)均线经过下滑、走平后开始上翘,此时股价若带量收阳上穿5日(10日)均线,可逢低买进;股票基础知识讲座如何分析均K线:
    http://www.cf18.net/Article/ShowClass.asp?ID=388
    6、5日、10日均线上穿20日(30)均线形成上拐点,可即时买进,这是未来的大黑马。
    称为均线三角形,这是财富的发祥地。

    Q4:通达信:如何编写均线走平或者上翘的选股公式

    这种指标是不需要编写的哦,你用股票软件自带的选股器,就能轻松选出这样的股票。设置:选股器--条件选股--技术指标--均线MA(5)上穿(等于)买入--执行选股--保存到指定板块--完成;试试吧,不知道你的软件名称,所以给你给提示,如有问题发消息给我,再给你详细说明如何选出股票。

    Q5:请高手编写20日均线走平或向上作为选股公式谢谢

    MA20:=MA(C,20);

    T1:=MA20>=REF(MA20,1);

    T2:=REF(MA20,1)<REF(MA20,2);

    T1 AND T2;

    根据思路编写公式,修改公式。盘中预警,条件选股。公式解密,去除时间限制。

    扩展资料:

    在股市中我们经常看的大盘就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它保存着从有股市以来所有股票的有用数据,如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开盘价等。

    股民要选股可以自己根据K线走势去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通过函数设计出公式来找到自己所要选的股,这个公式我们就叫选股公式。假如你要找股价小于5.00元的股票,那么你只要设一个公式: c<5.00;这个就是简单的选股公式.

    一、简单条件选股公式编写编写一选股公式,要求选出“股价小于每股净资产”的个股。进入公式管理器,新建一条件选股公式依次点击菜单“功能à专家系统à公式管理器”,进入公式管理器界面。如右图:

    二、选择左边树型列表中条件选股公式下面的其它类型,点击“新建”,如下图:

    三、输入公式名称,公式描述, 如下图所示:

    四、点“插入函数”,选择“收盘价”,点击“确定”,对应的函数就到了编辑区,如下图所示:

    五、点击 “测试公式”,若显示测试通过,点击“确定”按钮保存公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选股公式

    Q6:“随便顺根日K的20日均线”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顺着日K线的20日均线随便去操作,这个说法有点夸张,因为K线永远都不会一成不变,所以不要像信所谓的百分百。

    Q7:5日10日均线向上 则20日均线走平 这是怎么回事

    楼主您没有完全把自己的问题表达完全。如果有图更好说明解释。就按照楼主表达的,会有几种情况,5日10日均线向上此时20日均匀线并没有随同而是走平。K线如果出现上涨成交量放大,在20日均线走平的情况下,会有形成阶段性的调整,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些短期见顶组合,如果上方有均线压制,未来几日价格跌破20均线并切放量那么很可能是一次假突破。具体分析还要看K线形态,成交量。只有综合分析才能减少亏损多一分盈利保证。不能凭空意想主观臆断。
    希望我的回复楼主满意,并采纳。祝楼主学习进步。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5-293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