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板块划分(四大经济板块)
内容导航:
Q1:中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四大板块
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
1、辽宁中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和门类齐全的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等。
2、京津唐地区。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山东半岛。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4、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等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5、闽南三角洲地区。以发展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目前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7 、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资源优势。
8 、红水河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本区域可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9 、哈尔滨—长春地区。本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1 0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也是东部耗能产业的良好接纳地。
1 1 、长江干流中上游沿岸地区。本区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水电、钢铁、有色金属、磷和盐化工业。
1 2 、陕西关中地区。重点考虑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是接纳东部地区纺织工业向西转移的理想地区。
1 3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干流沿岸地区。该区为开发新疆石油资源提供钻采设备,在接纳东部地区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化肥向西转移等方面有重要地位。
1 4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区。是东部地区石油加工、轻纺工业向西转移的重要接收基地。
1 5 、攀西—六盘水冶金、能源、化工基地。主要发展能源、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化肥工业。
1 6 、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基地。主要开发水电,发展磷肥、炼铝工业。 依托产业、人力资源、市场转移升级,内地将形成新的3个极化核心经济带,即:
1. 长江中下游经济带: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地区、昌九地区为依托的长江中上游经济带;
2. 黄河中游经济带:以中原地区、关中地区以及国家能源基地为依托的黄河中游经济带。
3环渤海经济圈:以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为两翼,提升和拓展环渤海经济圈;
4.东海经济圈:以两岸交流合作的深化、国务院关于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改革发展意见的实施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加速形成东海经济圈;
5.南海经济圈:以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为引擎,加速形成南海经济圈。 针对国内经济圈划分比较盲目随意,综合权衡区域经济发展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区域发展的新格局,以城市群为基础应和核心,形成八大经济圈。 即:
1. 大长三角经济圈;以长三角城市群为核心的大长三角经济圈。包括现在的长三角城市群和江淮城市群。
2. 泛渤海经济圈;以京津冀、山东半岛为核心的泛渤海经济圈。过去提出的环渤海经济圈包括辽宁,但根据经济联系,辽宁省和吉林省、黑龙江省以及内蒙东部联系更密切,和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联系并不密切,因此泛渤海经济圈未包括辽宁。山西省虽划分在中部,但是它和河南、湖北、湖南的联系不如和京津冀更密切。内蒙古中部和京津冀、山东半岛联系很密切,所以泛渤海把山西和内蒙古中部划进来。为了跟环渤海经济圈相区别,所以提出泛渤海经济圈。
3. 大珠三角经济圈;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大珠三角经济圈。2003年时提出叫泛珠三角经济圈,现在提出“9+2”模式,所以改变为大珠三角经济圈。
4. 东北经济圈;以辽中南为核心的东北经济圈。
5. 海峡经济圈;以海峡西岸城市群和台北为核心的海峡经济圈。我们要和平统一,所以我们在规划上首先要统一起来,此外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和台湾的经济联系非常密切。所以我们把台湾海峡西岸共同构成海峡经济圈。
6. 中部经济圈;以长江中游、中原城、湘中城市群为核心的中部经济圈。中部经济圈不包括安徽,即江淮城市群。
7. 西南经济圈;以川渝城市群为核心的西南经济圈。
8. 西北经济圈。以关中为核心的西北经济圈。 城市群有三个特征:第一是有若干个大都市为核心,第二是交通非常的便捷,第三是经济联系比较密切。
根据2007年的数,这十大城市群土地面积占全国的土地面积11%,居住的人口超过了1/3。创造的GDP超过了2/3。这说明我国城市群在国家经济当中的地位非常高。
现在城市群GDP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但是人口仅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这说明我们的人口和GDP是不相适应的。如果城市群人口能够成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二,那么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就比较容易实现。
东部六个城市群
1.珠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包括9个城市,实际上有11个城市,另外两个是香港和澳门。珠三角城市群以香港、广州和深圳为中心。2.海峡西岸城市群
海峡西岸城市群以福州市为中心。
3.长三角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中心,共有16个城市。、
4.山东半岛城市群
山东半岛城市群有10个城市。包括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八城市。
5.京津冀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是“10+2”模式,以北京天津为中心。、
6.辽中南城市群
辽中南城市群有10个城市。
中部两个城市群
7.长江中游城市群
长江中游城市群也有12个城市。
8.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有9个城市,以郑州为中心,
西部两个城市群
9.川渝城市群
川渝城市群共有15个城市,以成都市和重庆市为中心。
10.关中—天水城市群
关中城市群以西安,天水为中心
其他城市群
“十二五” 正在发展中的其他6大城市群
1. 以长株潭为中心的湘中城市群
长株潭比较特殊,未列入十大城市群是因为:区域人口和城市数量以及经济的总量未进入前列,其次是因为这三个城市表面上看是三个行政区,实际上距离很近,而且相互之间已经不是独立的城市个体,是多个组团的一个城市,其未来将形成以长株潭为中心,包括更多的城市在内的湘中城市群。
2. 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城市群
3. 以长春和吉林为中心的城市群(即吉长都市圈)
4. 以哈大齐为中心的黑龙江东南部的城市群
5. 以南宁为中心的北部湾城市群
6.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部城市群
Q2: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四大经济区、地理区划,各包含什么省?划分依据是什么?
三个经济带:依照各省级行政区自然资源的分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把全国大致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
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12个省、市、自治区。
中部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区。该带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带和西部经济带之间。
西部地带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9个省、自治区。本带地处我国的西部,深入内陆,地势较高,地域辽阔,人口较少。
四大经济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发布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以及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东部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Q3:中国地理的区域划分以及所属省份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
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但现在也有这样分的:(江西被列入了华东地区,这个比较受公认,而湖北、湖南算华南则少有支持。)
华北: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华东: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华中:河南省
华南: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西南: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西北: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
Q4:中国板块构造格局
中国大陆板块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印度板块之间,东部以正在发展的沟-弧-盆体系与太平洋板块相隔,是一个以塔里木、华北、扬子3个较大克拉通为核心,连同一系列微小陆块,经多期次拼合形成的复合大陆板块(图4-1)。中国境内海相盆地主要发育在中晚元古代—三叠纪,在形成较早、相对稳定的塔里木、华北、扬子3个克拉通之上保存较好。
早元古代末期,华北克拉通即固结,形成中国最古老的克拉通陆块,其上发育中晚元古代及古生代海相沉积盖层。塔里木克拉通在中晚元古代末最终固结,上覆震旦纪—古生代海相沉积盖层。华南地区在早元古代形成包括华夏古陆在内的几个较大的陆块,这些陆块到中晚元古代末期拼合,形成统一的、稳定程度较低的扬子克拉通,其上发育震旦系—三叠系海相沉积盖层。因此,到晚元古代末,原先各自以太古宙陆核为中心增生的华北、华南、塔里木等克拉通联合成为一个大型古陆,即原中国古陆。到了显生宙,原中国古陆发生裂解与拼合,华北、扬子、塔里木三大克拉通始终是中国大陆内部最为稳定的因素和核心,是中晚元古代—三叠纪海相原型盆地得以发育与保存的基础。
华北板块以华北克拉通为核心,古生代南、北两侧为祁连、秦岭洋和准噶尔-蒙古-兴安洋以及佳木斯微大陆(见图4-1IC),加里东运动和海西早、晚期运动使这些大洋闭合,同时使大陆边缘也部分褶皱成山,向北和向南增生于古克拉通的两侧。克拉通主体在古生代遭受两次海侵,发育寒武纪—中奥陶世稳定陆表海沉积和中石炭世—二叠纪海陆交互相、陆相沉积,并连续沉积至晚三叠世。侏罗—白垩纪,鄂尔多斯地区发育大型陆内坳陷盆地,华北东部地区叠置零星的断陷盆地。老第三纪东部发育渤海湾、南华北等裂谷盆地,新第三纪—第四纪发育坳陷盆地。华北克拉通主体较好地保存了中晚元古代—古生代海相地层。
图4-1 中国板块构造基本轮廓
塔里木板块的主体是塔里木克拉通,古生代南、北两侧为昆仑洋、天山洋及其间的伊犁-中天山微大陆(图4-1IIC)。加里东期、海西早、晚期运动使塔里木板块周围的大洋闭合,同时使克拉通边缘的部分海相沉积区变形造山,向北和向南增生于塔里木克拉通两侧。塔里木克拉通之上的震旦纪—古生代海相沉积保存齐全。中—新生代叠置陆内坳陷盆地和前陆盆地。
华南板块核心是扬子克拉通,周围分布有秦岭、大别海西-印支期褶皱带、华南加里东期增生褶皱带、浙闽粤沿海燕山期岩浆弧系和台湾喜马拉雅期增生褶皱带。扬子克拉通震旦纪—中三叠世海相地层发育,印支运动后结束海相沉积。中新生代上扬子地区发育四川前陆盆地,东部海相地层大面积抬升、暴露地表,仅发育江汉、苏北裂谷盆地。那些被中新生代盆地覆盖的海相地层保存较好,而那些未被中新生代盆地叠置的地区,海相地层暴露地表遭受改造和破坏,含油气前景相对较差。
甘青藏板块位于塔里木板块之南和扬子板块之西,发育特提斯洋及其间的羌塘微大陆(图4-1IVC)。由北而南分布有三叠纪末晚印支运动形成的可可西里-金沙江-哀牢山增生褶皱带(IV1 ),侏罗纪末燕山中期运动形成的藏北-滇西增生褶皱带(IV2 ),白垩纪末燕山晚期运动形成的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增生褶皱带(IV3 )。老第三纪末,印度板块从南边北移沿雅鲁藏布江-印度河缝合带与甘青藏板块碰撞。羌塘地块为该板块中的一个稳定地块,出露有奥陶—石炭系稳定浅海沉积,其下变质结晶基底可能属前寒武系,二叠系为复理石沉积,三叠系为稳定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印支末期运动形成广阔平缓的褶皱带。侏罗纪复又海侵,沉积了较厚的雁石坪群,之上为白垩—第三系陆相沉积,故该区可能保存了侏罗系海相地层。
尚存争议的是天山-兴蒙褶皱带以北、现今准噶尔-吐哈盆地区是否存在前寒武系的基底。目前盆地周缘出露的地质证据不足于佐证说明盆地之下存在前寒武系基底,也不能确切肯定盆地是在洋壳变形基底上生成的。然而反映深部的地球物理场(如向上延拓40~60 km的磁异常图与随延拓高度不同,磁场表现出的衰减趋势)与盆地沉积充填、变形特征却说明盆地的基底具有稳定性。如果在北疆确也存在一前寒武纪克拉通,尚属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东延部分,应是中国境内的第四大板块。要达到认识上的统一也许还需要很多年。不过作为油气勘探家来说,在目前资料还不足以证明结晶基底有无的情况下,与其说其无,不如信其有,因此决定了我们对烃源层的考虑大不一样,勘探思路也会有很大变化。
现今柴达木盆地之下是否存在前寒武系的基底,也有不同看法。不过盆地周边欧龙布鲁克等地前长城纪深变质岩系及中晚元古代浅变质结晶基底有向盆地自然延伸的趋势。盆地内有数口井揭露前寒武系变质岩,结晶基底之上发育长城纪—青白口纪及震旦纪—中奥陶世稳定盖层,晚古生代发育边缘坳陷。早二叠世末,边缘坳陷褶皱上升。上二叠统为陆相磨拉石建造。印支旋回柴达木地块隆起,缺失上二叠统—中三叠统。燕山—喜马拉雅期进入陆内湖盆相沉积阶段。由于该克拉通的规模不大,古生代海相地层褶皱、破碎较严重。
东部陆缘构造区发育在大陆架基底岩系之上的东海弧后断陷盆地和南海边缘海盆地,其中发育有新生代海相地层,具有丰富的烃源岩物质,有一定的勘探前景。
板块构造格局分析表明,中国境内可以造成大规模油气聚集的海相盆地主要发育在塔里木、华北、扬子克拉通之上的中晚元古代—三叠纪地层中,其中以叠置中、新生代陆内坳陷盆地的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盆地成油气条件最佳,其次是叠置中、新生代裂谷盆地的渤海湾、南华北、苏北、江汉等盆地。
Q5:中国股市中分为那几大板块?
股票板块主要是按行业、概念、地区分类。其中行业是根据上市公司所从事的领域划分的,比如煤炭、纺织、医药等;地区主要是根据省份划分的;概念是根据权重、热点、特色题材划分的。
股票板块指的是这样一些股票组成的群体,这些股票因为有某一共同特征而被人为地归类在一起,而这一特征往往是被所谓股市庄家用来进行炒作的题材。
股票板块的特征有的可能是地理上的,例如“江苏板块”、“浦东板块”;有的可能是业绩上的,如“绩优板块”;有的可能是上市公司经营行为方面的,如“购并板块”;还有的是行业分类方面的,如“钢铁板块”、“科技板块”、“金融板块”、“房地产板块”等,不一而足。总之,几乎什么都可以冠以板块的名称,只要这一名称能成为股市炒作的题材。
参考http://partners.fxclub.org/cn/condition_virtcount/?partner=4250
Q6:中国处于三大板块交界处,它们分别是()()()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Q7:中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四大板块
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
1、辽宁中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和门类齐全的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等。
2、京津唐地区。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山东半岛。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4、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等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5、闽南三角洲地区。以发展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目前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7 、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资源优势。
8 、红水河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本区域可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9 、哈尔滨—长春地区。本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1 0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也是东部耗能产业的良好接纳地。
1 1 、长江干流中上游沿岸地区。本区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水电、钢铁、有色金属、磷和盐化工业。
1 2 、陕西关中地区。重点考虑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是接纳东部地区纺织工业向西转移的理想地区。
1 3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干流沿岸地区。该区为开发新疆石油资源提供钻采设备,在接纳东部地区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化肥向西转移等方面有重要地位。
1 4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区。是东部地区石油加工、轻纺工业向西转移的重要接收基地。
1 5 、攀西—六盘水冶金、能源、化工基地。主要发展能源、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化肥工业。
1 6 、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基地。主要开发水电,发展磷肥、炼铝工业。 依托产业、人力资源、市场转移升级,内地将形成新的3个极化核心经济带,即:
1. 长江中下游经济带: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地区、昌九地区为依托的长江中上游经济带;
2. 黄河中游经济带:以中原地区、关中地区以及国家能源基地为依托的黄河中游经济带。
3环渤海经济圈:以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为两翼,提升和拓展环渤海经济圈;
4.东海经济圈:以两岸交流合作的深化、国务院关于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改革发展意见的实施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加速形成东海经济圈;
5.南海经济圈:以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为引擎,加速形成南海经济圈。 针对国内经济圈划分比较盲目随意,综合权衡区域经济发展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区域发展的新格局,以城市群为基础应和核心,形成八大经济圈。 即:
1. 大长三角经济圈;以长三角城市群为核心的大长三角经济圈。包括现在的长三角城市群和江淮城市群。
2. 泛渤海经济圈;以京津冀、山东半岛为核心的泛渤海经济圈。过去提出的环渤海经济圈包括辽宁,但根据经济联系,辽宁省和吉林省、黑龙江省以及内蒙东部联系更密切,和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联系并不密切,因此泛渤海经济圈未包括辽宁。山西省虽划分在中部,但是它和河南、湖北、湖南的联系不如和京津冀更密切。内蒙古中部和京津冀、山东半岛联系很密切,所以泛渤海把山西和内蒙古中部划进来。为了跟环渤海经济圈相区别,所以提出泛渤海经济圈。
3. 大珠三角经济圈;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大珠三角经济圈。2003年时提出叫泛珠三角经济圈,现在提出“9+2”模式,所以改变为大珠三角经济圈。
4. 东北经济圈;以辽中南为核心的东北经济圈。
5. 海峡经济圈;以海峡西岸城市群和台北为核心的海峡经济圈。我们要和平统一,所以我们在规划上首先要统一起来,此外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和台湾的经济联系非常密切。所以我们把台湾海峡西岸共同构成海峡经济圈。
6. 中部经济圈;以长江中游、中原城、湘中城市群为核心的中部经济圈。中部经济圈不包括安徽,即江淮城市群。
7. 西南经济圈;以川渝城市群为核心的西南经济圈。
8. 西北经济圈。以关中为核心的西北经济圈。 城市群有三个特征:第一是有若干个大都市为核心,第二是交通非常的便捷,第三是经济联系比较密切。
根据2007年的数,这十大城市群土地面积占全国的土地面积11%,居住的人口超过了1/3。创造的GDP超过了2/3。这说明我国城市群在国家经济当中的地位非常高。
现在城市群GDP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但是人口仅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这说明我们的人口和GDP是不相适应的。如果城市群人口能够成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二,那么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就比较容易实现。
东部六个城市群
1.珠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包括9个城市,实际上有11个城市,另外两个是香港和澳门。珠三角城市群以香港、广州和深圳为中心。2.海峡西岸城市群
海峡西岸城市群以福州市为中心。
3.长三角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中心,共有16个城市。、
4.山东半岛城市群
山东半岛城市群有10个城市。包括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八城市。
5.京津冀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是“10+2”模式,以北京天津为中心。、
6.辽中南城市群
辽中南城市群有10个城市。
中部两个城市群
7.长江中游城市群
长江中游城市群也有12个城市。
8.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有9个城市,以郑州为中心,
西部两个城市群
9.川渝城市群
川渝城市群共有15个城市,以成都市和重庆市为中心。
10.关中—天水城市群
关中城市群以西安,天水为中心
其他城市群
“十二五” 正在发展中的其他6大城市群
1. 以长株潭为中心的湘中城市群
长株潭比较特殊,未列入十大城市群是因为:区域人口和城市数量以及经济的总量未进入前列,其次是因为这三个城市表面上看是三个行政区,实际上距离很近,而且相互之间已经不是独立的城市个体,是多个组团的一个城市,其未来将形成以长株潭为中心,包括更多的城市在内的湘中城市群。
2. 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城市群
3. 以长春和吉林为中心的城市群(即吉长都市圈)
4. 以哈大齐为中心的黑龙江东南部的城市群
5. 以南宁为中心的北部湾城市群
6.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部城市群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5-728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