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股泡沫(股市泡沫的几个阶段)
内容导航:
Q1:美国股市是否有泡沫风险
市场利率是年利率,为4%,则半年的利率就是2%
由于债券利息每半年付一次,实际上是按半年的利率计算财务费用的,而且一共支付了5*2=10期
所以,在计算现值时,要用2%的市场利率和10期来计算复利的现值。
你若想不明白,可画个数轴图,标注一下各期的现金流入流出,就一目了然了。
Q2:上世纪末美国股市网络泡沫怎么回事啊
美国的确发生了网络泡沫;没错,泡沫导致了投资的浪费和扭曲。但泡沫规模没有通常想像的那么大,持续时间也没那么久——事实上,泡沫从1998年末开始,只持续了一年半时间。 按照“故事”的通常讲法,20世纪90年代的后半段,美国股市陷入了疯狂之中。在“非理性繁荣”之下,投资者将大量财富投入到价值被高估的高科技公司中,但这些投机性企业却赚不到一点利润,白白浪费了大量投资。因此,政府对泡沫的强硬管制是必要的。 故事的确是这么个说法,但现实却有所不同。没错,美国的确发生了网络泡沫;没错,泡沫导致了投资的浪费和扭曲。但泡沫规模没有通常想像的那么大,持续时间也没那么久——事实上,泡沫从1998年末开始,只持续了一年半时间。 那些赞同政府采取措施降低资产价格的人们相信,泡沫开始于1996年——这比实际时间早了三年。如果下这样的诊断,“治疗”将会比“疾病”本身的祸害更大。事实上,当经济前景看好时,政府和观察家们是难以区分非理性繁荣和理性乐观的,因此,不该让政府承担挤破泡沫、打压投资的任务。 当然,美国股市最终出现了显著而严重的泡沫,这一点毫无争议。但是,泡沫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规模到底有多大? 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股市的网络泡沫应该从1995年3月网景公司开始IPO算起。但从1995年8月网景IPO结束到现在,始终投资于纳斯达克指数的年均真实收益率为9.3%;而按上市当日收盘价持有网景股票直至其被美国在线收购之日的投资者,年均真实收益率则为35%。这像是泡沫吗?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网络泡沫应从1996年12月5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发表著名的“非理性繁荣”演讲前算起。当时,格林斯潘在华盛顿的一次宴会后的演讲中反问道:“我们怎么知道,非理性繁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当地抬高资产价格呢?”这番话令全世界的股票市场应声而跌。但当时的纳斯达克指数只相当于现在的42%,如果自格林斯潘讲话后,投资者一直投资于纳斯达克指数基金至今,则他每年会有8.2%的真实收益率。这像是非理性繁荣吗? 即便将1998年1月作为网络泡沫的起点,也嫌太早。微软、IBM等十大高科技公司照理说其股市价值是最可能被“非理性繁荣”推高的。但这十个公司中,有一半以上从1998年1月至今的年均真实收益率超过了10%。从现在的角度看,1998年1月美国高科技公司的股价不是太高,而是太低。 关于对泡沫的判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后康斯坦丁马金和我提出了三条衡量标准。 我们的第一条标准是:当纳斯达克股票的真实收益率在6.5%的水平时,不算价值高估;第二条标准是,若股票的收益率低于债券的3%的真实收益率,则将购买股票的时期定义为“泡沫”;第三条标准是,如果后续的真实收益率为负,则购买股票的当时可定义为“泡沫”。 如果按第二条和第三条标准,网络泡沫的持续时间极其短暂。从1998年10月到现在,纳斯达克年均真实回报率跌到了3%以下;在1998年11月之时则为负。据此,纳斯达克指数在2000年3月达到峰值之前,在不到一年半时间里处于高估状态。 如果按第一条标准算,则泡沫持续时间就要更长。自1997年4月以后,纳斯达克累积的平均真实收益率低于6.5%。不过即便如此,泡沫也只持续了不到三年时间。 网络泡沫持续时间竟如此之短,这是否令人惊讶呢?马金认为不是。在宏观经济意义上,显著的泡沫是少见的,也不能持久。即便是加尔布雷斯这个最不相信金融市场效率的经济学家,也在其对1929年股市大崩盘的研究中表示,估值过高和过度投机的阶段是短暂的。他指出,直到1928年下半年,美国股市的状况仍然是相当合理的。 事实上,美国股票市场在宏观意义上最为显著的困惑,并非市场因非理性繁荣而产生泡沫,而是股价为何总是如此之低,导致股票的真实回报如此慷慨——这即是著名的“股权溢价之谜”。看起来,美国股市更可能为过度谨慎而非“非理性繁荣”所苦。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相信,当格林斯潘说管制潜在的资产价值高估并非政府职责所在时,他是正确的。当然,如果潜在的泡沫导致金融危机风险上升,的确需要对之加以监控。但只要金融风险还足够低,政府一旦出于对非理性繁荣的恐惧而试图校正市场,就很可能好心办坏事。 这些问题与中国的关系何在呢?我不能确定。但历史,尤其是其他国家的历史,虽然不能照搬照抄,却无疑可以成为一个国家思考问题的指南和汲取教训的源泉。
Q3:美国股市真的有泡沫了吗
当然有,没有泡沫的证券市场才是不正常的,泡沫是风险,但高成长的上市公司可以把泡沫用业绩来化解,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阿里、谷歌、亚马逊、苹果这类的科技股,虽然高泡沫,但业绩增长迅速而且稳定,特别是阿里,去年中报每股收益6美元,今年12美元,所以支撑股价从八九十涨到一百六七十。
Q4:1. 美国1990s的互联网泡沫与2000s的房地产泡沫分别的原因与两者的不同
日本、东南亚国家和美国在20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泡沫形成进行了研究。对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形
成的分析主要从日本的金融自由化、相互持股及主银行制度、广场协议这几个方
面进行,并从货币供应过度的角度对日本的泡沫形成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泰国、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这几个东南亚国家则主要从金融自由化和外资流
入来探讨其泡沫的形成。对于美国新经济时代的网络股泡沫,本文认为,长期的
经济繁荣以及对所谓“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过度乐观情绪使投资者高估
了未来的收益,从而导致了以网络股为代表的高科技股泡沫的产生。第四章对日
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在泡沫破裂前的相关政策进行了研究,并对这些政策进行
了评价与比较,这是理解不同泡沫后果的另一个角度。第五章首先对日本、东南
亚国家与美国在泡沫破裂后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分析,让后对这些政策进行了评价
与比较。在对泡沫问题的认识上,日本政策当局低估了泡沫的崩溃对实体经济所
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及时进行相关体制的配套改革,政策也缺乏连贯性。泰国、
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在泡沫破裂发生金融危机后,通过寻求援助或者债务重
组等方式积极应对出现的问题,从而使经济在泡沫破裂后得到了较快的复苏,说
明尽快恢复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功能对于泡沫破裂后经济较快的复苏是很重要
的。美联储在美国网络股泡沫破裂后及时频繁降息,实证分析表明降息对防止经
济衰退和促进经济复苏有较明显的效果。本文第六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在发展市场
经济过程中在房地产领域和股市所出现的泡沫问题。然后根据前面对日本、东南
内容摘要
亚国家和美国泡沫问题的分析得出了一些启示,同时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提
出了一些建议,其中包括由中国牵头成立一个区域性国际最后贷款人组织的设
想。
本文认为,货币供应过度对于泡沫的形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金融当局监管
不力而使得金融机构将贷款投向股市和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也对泡沫的形成负
有重要责任;另外,金融自由化不当以及对外资的不适当开放都有可能使资金大
规模流入股市和房地产领域而引起泡沫的形成。本文还认为,政策当局对于资产
价格的过度上涨应该加以关注;国际最后贷款人的救援有助于防止泡沫破裂后危
机进~步深化以及促使经济尽快复苏;在泡沫破裂后,及时采取措施比较彻底地
解决泡沫破裂所产生的问题尤其是金融系统的问题,尽快恢复金融系统的正常运
转功能,对于泡沫破裂后经济较快的复苏是很重要的。
Q5:简述股市泡沫价格的形成和演变的过程
股价泡沫的形成:
流入股市的钱多了:当大批的资金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标的,股市有恰恰处于价值洼地时,资金变回流入股市
当股市处于价值洼地时,IPO通常都比较少,股票数量相对恒定,流入的钱又多了,就会刺激股价上涨
股价泡沫的演变:
当股价上涨时,闻到利益气味的各路资金,包括普通散户的钱又会跟风进入股市,把股价推得越来越高,泡沫产生
由于股价处于高位,IPO发行量通常会大增,造成股票发行量变大。上市公司股东套现欲望更为强烈。市场上股票越来越多
股价泡沫的演变:
当市场上股票越来越多,进入股市的钱无法再更多时,股价变会下跌。
前期因为股价上涨而高杠杆操作的资金会率先夺路而逃,股价下跌更为严重,导致更多资金出逃
股市泡沫破裂
Q6:什么是网络股泡沫?
“掌上生活”手机客户端,是专为信用卡用户发布的移动互联产品,可关联主卡或者附属卡。包含手机钱包、缤纷优惠(餐饮特惠、积分兑换、掌上影院)、便利生活(手机充值、生活缴费、手机彩票、机票预订、交通罚款)、用卡服务(账单还款、推荐办卡、申请进度、寄送查询、我要开卡、用卡指南)等多个功能模块,为您提供便捷、实惠、安全的全新“拇指生活体验”!目前支持iPhone版本和Android版本。
Q7:对科技,房产,股市,制造业。。。泡沫是这样理解吗?
你没看见是因为你生活的城市原因,中国,房地产泡沫最主要的城市就是上海了,上海的房价居高不下,其实上海很多本地人都在租住房子,这样就造成了房子好像供不应求房价居高不下,其实大家都没有房子的假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房地产泡沫。我是这样理解的,也不知道对不对。
消费泡沫好像就是借钱来消费吧,这个不是很了解~~~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1-1691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