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础知识

股票割肉的钱去哪了(股票赔的钱去哪了)

股票割肉的钱去哪了(股票赔的钱去哪了)

内容导航:
  • 股市的钱都到哪里去了?
  • 股民亏的钱最后都流到哪里?
  • 股价下跌股民损失的钱都到哪里去了
  • 股票高价买入,低价割肉,那么中间的差价哪里去了呢?
  • 股市里的钱都亏到哪里去了
  • 股票跌掉的钱都去哪了
  • 谁谁知道老百姓买股票赔的钱最后都到哪去了
  • Q1:股市的钱都到哪里去了?

    股市还在高位时机构就在逐渐减仓抛售筹码,把利润收入口袋了,所以股市的钱其实也不能够叫蒸发,只是到机构和大小非的帐户上去了而已,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

    Q2:股民亏的钱最后都流到哪里?

    上证指数不是股票,是沪市股票走势的综合。
    一、样本指数类 4种
    1.沪深300
    2.上证180
    3.上证50
    4.红利指数
    二、综合指数类 2种
    1.上证指数
    2.新 综 指
    三、分类指数类 7种
    1.A股指数
    2.B股指数
    3.工业指数
    4.商业指数
    5.地产指数
    6.公用指数
    7.综合指数
    四、其他指数类 3种
    1.基金指数
    2.国债指数
    3.企债指数
    您所问的上证指数,广义说如上4类16种;
    狭义说就是专指上证综合指数,其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2、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
    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
    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
    3、修正方法
    当市价总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维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原除数=修正后采样的市价总值/修正后的除数由此得到修正后的连续性,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当股票分红派息时,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如遇下列情况之一,须作修正:
    (1) 新股上市;
    (2) 股票摘牌;
    (3) 股本数量变动(送股、配股、减资等等);
    (4) 股票撤权(暂时不计入指数)、复权(重新计入指数)
    (5) 汇率变动
    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计入指数,即当天不计入指数,而于当日收盘后修正指数,修正方法为:
    当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当日的市价总值+新股的发行股数×当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除权:在股票的除权交易日开盘前修正指数:
    前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前日的市价总值+除权股票的发行股数×(除权报价-前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撤权:在含转配的股票除权基准日,在指数的样本股票中将该股票剔除;
    复权:在撤权股票的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起,再纳入指数的计算范围。
    4、指数的发布
    上证指数目前为实时逐笔计算,即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其中采样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1)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X=前日收盘价
    (2) 若当日有成交,则X=最新成交价
    上证指数每天以各种传播方式向国内、国际广泛发布。

    Q3:股价下跌股民损失的钱都到哪里去了

    很简单的道理,你把股票当成一个实物,比如一件衣服,你50元买的,但这件衣服按照现在的行情,只值30元拉,那你30元卖出,你说你的钱亏那里去了,

    Q4:股票高价买入,低价割肉,那么中间的差价哪里去了呢?

    流入市场了啊 亲
    一部分成为税收,手续费等管理费用
    一部分流向赢家
    望采纳 谢谢

    Q5:股市里的钱都亏到哪里去了

    上去期间就没喘气啊,你说呢03

    Q6:股票跌掉的钱都去哪了

    以一卖烧饼的故事 来描述股市
    有一个故事,来看看能不能解答你的疑问。
    假设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
    假设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
    假设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
    假设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

    ——经济模型都这样,假设需要很多。

    再假设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这样他们很无聊地站了半天。

    甲说好无聊。

    乙说好无聊。

    看故事的你们说:好无聊。

    这个时候的市场叫做很不活跃!

    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对乙说:要不我们玩个游戏?乙赞成。

    于是,故事开始了.

    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

    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

    又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票市场,他叫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叫研究员)。

    在烧饼甲、烧饼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甚至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因为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

    那谁亏了钱呢?

    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银行能有多少一点利息啊?哪比得上价格飞涨的烧饼啊?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

    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看样子是的。但这个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场上来了一个叫李子的,李子曰:有亏钱的时候!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

    假设一: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

    假设二: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同样题材)

    假设三: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发行)

    假设四: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

    假设五: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烧饼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在的证券市场的人们吧。这个市场的有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不是这样?在ROE高企,资产有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人,要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忽悠别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钱!

    在高ROE下的资产注入,尤其是券商借壳上市、增发购买大股东的资产、增发类的房地产等等资产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为,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持有高价烧饼的路人!

    Q7:谁谁知道老百姓买股票赔的钱最后都到哪去了

    国家事业! 国家办的这个项目是为了国家的库存 像是税一样!真正商业的很少代销网点只是代销那提生成和回扣!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1-535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