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础知识

美国有多少债务(美国债务占比)

美国有多少债务(美国债务占比)

内容导航:
  • 目前美国到底欠了中国多少债务?
  • 美国欠中国多少债务?欠的是什么债?
  • 中国现有多少美国外债?
  • 美国欠中国债务到底是多少?
  • 美国的国债持有者众多,他们分别占的比率大概是多少?
  • 搞不清,现在中国欠的外债是多少,外国欠中国的债务是多少,总体上中国是债务国还是债权国!!!!!
  • 中国现在还有外债吗???
  • Q1:目前美国到底欠了中国多少债务?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是5000多亿,而总共外汇储备是1.8万亿。美元储备在中国外汇储备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高达60%。 关于你的担心完全不必要;很多人认为我国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是一种牵制美国的武器。通过抛售美国国债影响美元汇率和国内利率。相反,而在国际上这种观点也被政治利用,比如前总统夫人希拉里将这一武器用于民主党党内选举,她呼吁限制性的立法以阻止美国成为北京、上海或东京经济的人质。她声称“美国国债超过44%由外国控制,让美国特别容易受到攻击”。 现在这个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大国之间的利益是环环相扣,彼此依赖;都知道伤人1寸自伤1尺;美元是世界货币,很多国家的外汇储备就是美元,黄金、石油、矿石和粮食等交易都是用美元,美国又是世界强国,经济、科学技术、人才储备都是世界一流;国家信用是世界最强的。他的国债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机构的投资品种;流动性好,就跟美元一样。如果美国不认帐自己发行的国债,代表着整个美国国债信用的垮塌,那么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是美国盟友们,如日本、中东石油国家、欧洲;你想想美国会不会这么做,它们会不会同意美国这么做,美国是靠借贷消费的国债,每年都要发行国债,如果否认自己的国债信用,意味着以后没有人会再买美国国债了。 如果中国担心美国国债成废纸,完全可以在市场上抛售,5000亿,随便一个发达国家、几个大的金融机构、以及投资基金都可以接盘,其实美国自己都可以把中国手里的国债全部买下。 中国已经不是100年前的那个国家,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体在世界上属于庞大,最大的消费市场;没有人会欺负我们,因为大家都清楚,不管做什么都是为了利益,打战的话双方都有损失,不如在谈判桌上表现自己的智慧。

    Q2:美国欠中国多少债务?欠的是什么债?

    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截至6月末,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达到5850亿美元。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

    6月份,中国增持436亿美元美国国债,再创今年以来美国国债月度最大增额,几乎是上月增持223亿美元的两倍。1—6月,中国共增持美国国债1074亿美元。除2月和6月为净减持外,其余月份都为净增持,且自7月以来,增持幅度大幅增长。
    中国电视剧:从“买米下锅”到百“剧”齐放
    毛泽东戳破美国将“祸水”引向中国阴谋密档:从王洪文家中抄出的一份组阁名单造航母不能等 中国两代海军司令的航母构想杨志:《水浒》第一“倒霉蛋”的失意人生蒋介石的忍耐心:对知识分子的批评较宽容 冰人奥茨
    冰人奥茨 第二波行情龙头再现
    第二波行情龙头再现 广告电010-51286248
    广告电010-51286248 好项目每月挣8万
    好项目每月挣8万 车展劲爆美女
    车展劲爆美女 罕见雪豹
    罕见雪豹 此前始终占据美国国债持有数量首位的日本,连续两月出现减持情况,持有量从上月的5860亿美元减少到5732亿美元,减少128亿美元。英国为第三大持有国,规模为3384亿美元。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中心张明认为,中国之所以继续增持美国国债,是由于美国短期国债重新获得国际投资者青睐,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显著升值。

    分析人士指出,美元能否保持强势目前还不能下结论,对于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国国债和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来说,重要的是调整资产结构。

    中国为何仍增持美国国债

    次贷危机爆发至今,美国政府承诺用于救市的潜在资金规模已经高达1.8万亿美元。增发国债无疑将成为美国政府用于财政融资的最重要手段。目前美国财政部的未偿还债务达到10.5万亿美元,其中可流通国债总额为5.7万亿美元。如果美国政府全部采用增发国债的方式来为救市成本融资,这将显著扩大可流通国债规模,一方面导致新发国债收益率上升,另一方面导致存量国债的市场价值缩水。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国内就中国央行是否应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展开了非常激烈的争论。反对意见认为,既然美国国债的市场价值可能继续缩水,而且金融市场稳定之后美元可能大幅贬值,继续增持国债意味着未来可能出现更大损失,此举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支持意见则指出,如果中国不继续购买美国国债,那么为了把新发国债推销出去,美国政府的自然反应是大幅提高新发国债的收益率,这将导致中国央行持有的存量国债价值更加猛烈的缩水。因此,通过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来帮助美国金融市场尽快恢复稳定,从整体上而言有助于最小化中国外汇储备在次贷危机中的损失。

    有利于减少外储在次贷危机损失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明发表最新报告认为,通过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来帮助美国金融市场尽快恢复稳定,从整体上有助于最小化中国外汇储备在次贷危机中的损失。

    事实上,我国央行也正是这么做的。该报告中引用了美国经济学家的最新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央行在2008年8月至10月之间增持500亿美元,总额已达到7500亿美元,占外国央行持有美国国债总规模的35.4%。

    张明认为,中国央行之所以会继续增持美国国债,主要是由于美国短期国债重新获得国际投资者青睐,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显著升值。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会导致投资风险过于集中,不利于外汇储备保值增值。

    中国不抛售美国债券证券

    是对金融市场负责任的表现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强各国在应对危机方面的合作和协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应对这个危机的态度是高度负责的。我们的态度是,首先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一个稳定的中国经济和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国的资本市场,本身就是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一个最大的缓解和贡献。

    易纲说,中国也有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不可避免地要投资到海外,我们对外汇投资也是非常负责任的。在危机的过程中,我们以一种负责的态度、一种稳健的态度来对待目前这场金融海啸,这样会使得利益相关方都会得到好处,并且能够使危机得到一种最好的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样一种负责和稳健的态度,而不是一种恐慌抛售的态度,对整个金融市场都是有好处的。
    1.咱们可以问他要,但是咱们持有的美国国债美国又不是不还,这么着急要干什么?
    2.咱么持有人家的国债,外国也有大量的中国国债的,哪个国家都需要钱,因此就得发行国债。买国债就跟往银行存钱一样,还有利息,不买白不买。
    3.美国的国债是用他的政府信用做抵押的,不能不还。否则美国以后还想发行国债吗?
    只是美国会让美元不断贬值,10年前借你1000亿,10年后贬值一倍。给你还1200亿还是相当于10年前的600亿。就是这样。

    Q3:中国现有多少美国外债?

    ,中国2009年7月末持有美国国债8005亿美元,较6月增多241亿美元。其中持有短期国债1702.21亿美元,占比约21.3%。仍为美国国债外国投资者中第一大持有国。

    Q4:美国欠中国债务到底是多少?

    中国在去年12月减持美国国债342亿美元至7554亿美元,而日本当月增持美国国债115亿美元至7688亿美元,日本超过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我们不必为失去美国最大债权国的地位而感到遗憾,相反,笔者认为,中国应该进一步适度减持美国国债。 减持美债是适当的操作笔者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对于美国国债,中国有关管理当局在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之间这一年半时间内,采取了大幅增持后又大规模减持的两种逆向操作。从2008年7月开始,在大约1年时间内,中国持续增持美国国债累积达3000亿美元,至2009年5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达到创记录的8015亿美元。而这段时间,正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内,欧元、英镑、俄罗斯卢布的跌幅远大于美元;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跌幅甚于股市;而中国增持美国国债,不仅回避了上述资产大跌的风险,还可以获得固定的利息收入。无疑,这是在适当的时机采取的适当操作。从2009年6月以来,中国对美国国债总体操作却是以减持为主。从2009年5月最高的8015亿美元至2009年12月的7554亿美元,在7个月时间内,中国累积净减持了461亿美元。2008年7月以来的1年时间内,正值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和深化的期间,中国大量增持美国国债,有助于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共同抵御金融危机,客观上也有助于保持美元资产价格的稳定;中国超过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多数是美元资产,美元资产价格的稳定,对中国外汇储备的保值相当重要。而从2009年中期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都已经基本见底,过多持有美国国债将面临系统性风险。美国债面临系统性风险让美元贬值是美国政府应对危机的历来手法。美国为了应对此次危机,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不惜印美元用以购买债券,当前美国政府的债务已经超过了12万亿美元,接近美国GDP的90%,美国政府2010财年预算赤字将至少高达1.56万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10.6%,创出历史记录。更值得注意的是,从奥巴马政府公布的改革计划来看,美国政府不仅没有采取对策以缩小财政赤字,而且还将进一步扩大这个赤字。如此庞大的债务和巨额的财政赤字已经使美国国债面临着系统性风险。美联储理事、堪萨斯联储主席霍恩于2月16日在为预算改革委员会准备的演讲稿中警告称,美国政府“若不在财政领域采取预防性矫正举措,美国可能会爆发又一场危机。” 迪拜和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对债务危机进一步蔓延的忧虑,对美国如此庞大的债务和财政赤字,各国都应该做一些预防性的措施。应该继续减持美国国债在本轮金融危机期间,中美之间的经济表现有着巨大的反差,加上两国原来就有不同的国情,理论上看,应该采取各自不同的经济调控政策和货币政策。但是,在中国持有巨额的美元资产,要考虑到这些美元资产的保值,并且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和美元汇率的大致稳定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调控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自主权将受到一定的限制。即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将不得不受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由于目前在中国外汇储备当中,美元所占的比重过大,中国央行不得不在国内投放巨额的人民币垫款,这样就使人民币流动性难以得到真正的控制。另一方面,减持美国国债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央行行长率先公开质疑美元国际金融霸主地位,提出要让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目标,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悄然提速。在中国外汇储备中减少美元资产的比重,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才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因此,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应该进行结构性调整。从防范风险,提升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权和灵活性,适应中国经济的后续发展这些角度看,中国都应该进一步适度减持美国国债。减持美国国债,中国的外储可以增持什么呢?笔者认为,除了可以适度增持欧元和黄金(1104.50,1.30,0.12%),储备石油、矿物等资源外,还可以适度储备主要新兴经济体的货币,例如,印度、巴西、印尼、南非、墨西哥等国的货币。理由很简单,这些主要的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全球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虽然它们的货币不排除短期波动的风险,但其随经济增长而长期的升值的前景也十分光明。当然,中国在减持美国国债的时候,应该采取较好的策略:也就是当美元汇率出现反弹的时候减持,而在美元汇率下跌的时候停止抛售;在短期债券到期后不再买入。这样,才能既减持美债,又减少中国美元资产的损失。

    Q5:美国的国债持有者众多,他们分别占的比率大概是多少?

    国债期货是国际市场上运用广泛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

    Q6:搞不清,现在中国欠的外债是多少,外国欠中国的债务是多少,总体上中国是债务国还是债权国!!!!!

    国家外汇管理局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6425.28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其中,登记外债余额为4028.28亿美元,贸易信贷余额为2397亿美元。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804.17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28.08%;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4621.11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71.92%,其中:登记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2224.11亿美元,贸易信贷余额为2397亿美元。
    从短期外债构成上看,6月末,与贸易有关的信贷余额为3482.21亿美元,占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的75%,其中贸易信贷占52%,贸易融资占23%。外汇局称,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大多具有真实的进出口贸易交易背景,其增长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基本相适应,这部分短期外债占比上升不会影响我国外债安全。
    从债务人类型看,登记外债余额中,中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1828.52亿美元,占45.39%;外商投资企业债务余额为1223.79亿美元,占30.38%;外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524.18亿美元,占13.01%;国务院部委借入的主权债务余额为393.53亿美元,占9.77%;中资企业债务余额为56.79亿美元,占1.41%;其他机构债务余额为1.47亿美元,占0.04%。
    从币种结构看,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78.27%,较2010年末上升7.86个百分点;日元债务占7.99%,较2010年末下降0.57个百分点;欧元债务占4.09%,较2010年末下降0.32个百分点;其他债务包括特别提款权、港币等,合计占比9.65%,较2010年末下降6.97个百分点。
    从投向上看,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登记中长期外债(签约期限)余额中,投向制造业的为502.92亿美元,占23.79%;投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为264.96亿美元,占12.53%;投向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为171.33亿美元,占8.1%;投向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为81.3亿美元,占3.85%;投向房地产业的为106.26亿美元,占5.03%。
    1-6月,我国新借入中长期外债195.79亿美元,同比减少1.97亿美元,下降1%;偿还中长期外债本金114.12亿美元,同比减少9.83亿美元,下降7.93%;支付利息11.07亿美元,同比减少3.36亿美元,下降23.28%。
    外国欠的债
    伊拉克欠中国85亿美元,中国给免去80%。那就是60多个亿啊,还是美元。
    美国欠咱们8000亿美元,根本就没打算还。上年美国房产业破产,我们的4700亿股票打了水漂。

    Q7:中国现在还有外债吗???

    当然还有外债!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学界对中国近代外债资料的整理和外债史的研究已经花费了近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清代、北洋、国民政府几个时期的资料整理,并出版了相关的研究专著。经过多年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依靠传统的、典型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发展起来的,而是依靠特殊的原始积累形成的。中国近代化的生产力、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可以说主要依靠外债。而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又来源于资本主义经济,主要是通过没收南京国民政府的国家垄断资本而形成的。此外,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宣布冻结中国在境外的资产;我国政府针锋相对,宣布没收英美在华资产,也增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因此,在研究近代中国外债的基础上,对新中国外债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巨大的课题。本文拟对新中国外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乞就教于方家。
    一、新中国外债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向苏联举借的外债以及国内发行的公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有效利用了前苏联的贷款资金、技术设备和专家人才的支持与帮助,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迅速。1953—1956年,我国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9.6%,农业生产年均增长4.8%。在生产总量、增长速度上大大超过新中国成立前的任何时期,也是新中国头30年中建没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学者对此有过专门研究,并发表了研究文章,在此不再赘述。
    至1959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1960年撤走专家,逼我国提前还债,给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宿世芳在回顾从苏联进口技术和成套设备及苏联撕毁合同的情景时说:“回顾过去,既使我们愉快地想到在50年代中苏两国关系友好时,两国贸易大发展的情形,也使我们痛心地想到苏联专家的突然撤退,使我国40个部门的250个企业和事业单位陷入瘫痪的状况。苏联政府背信弃义的行为,不仅破坏了我国这些部门的设计、设备的安装和生产,而且打乱了中国整个国民经济计划,给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没带来了巨大损失。”从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利用外债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历程。
    但中国不仅还清了苏联的外债,继而还清了国内公债,成为当时世界上惟一一个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虽然此时社会主义建设缺乏资金,困难重重,但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华民族还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是,“既无内债又无外债”无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加上经历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挫折、延误,说明利用内外债是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必要手段。
    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资金,因此,改革开放后,一定要吸收外国资金,用资金来恢复和发展经济。“借外债并不可怕,但主要用于发展生产,如果用于解决财政赤字,那就不好。”因此,考察外债利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从外债的使用方向和外债的使用效益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举借的外债重点投向交通、能源、化工、冶炼、机电产业等,如1979—1991年间,我国外债总额近一半投向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用以缓解这些“瓶颈”行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借用外债投向社会经济急需的行业和部门,确实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利用借入的外债建成了上千个大中型项目,使长期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交通、能源“瓶颈”得到很大改善,并利用外债建设发展了一批农林、水利、饮水、卫生和教育科研项目,不但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改善了社会环境。
    总之,我国利用外债外资投向经济急需的行业与部门,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成功的,为我国社会经济建没提供了资金,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有效地调整了产业结构,在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上实现了飞跃,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3年,中国财政收入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1.8万亿元人民币,全社会金融资产近36万亿元人民币,全国总资本流量则已超过30万亿元,经济总量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世界排名已跃升到第6位。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继续引进外资、举借外债来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新中国外债与近代中国外债的联系和区别
    外债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产物,也是金融国际化的一种表现,最早产生于西方。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从此,中国走上由无债、借债到依赖外债的道路,此后历届政府均向外借款。据粗略统汁,清政府举借了210项外债,总额相当于18亿银元;北洋政府(包括南京临时政府)举借外债约633项,债务总额达15.56亿银元;国民政府共举借外债85项,债务总额约28亿银元;新中国外债除20世纪50年代的债项与债额有统计外,新时期的外债尚无统一的统计数字。近代中国外债与新中国外债尽管举借的背景、目的不同,但是举借外债可以引进资本、技术、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及生产方式,则是一脉相承的。
    外债是中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主要是通过外债这种形式形成的。清末举借的208笔外债中,实业借款有85笔,债额达374 560965.7两,占清末外债总额的28.7%,相当于当时清政府近四年的财政收入。其中铁路借款37笔(318 147 297两),矿业借款26笔(36 050 927两),电讯借款7笔(8 738 344两),轮船招商局借款4笔(4 383 192两),河工借款4笔(3 330 515两),其他实业借款7笔(4 910 689两)。清政府主要用这些借款修铁路、开矿山、办电讯等。
    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近代化的大生产都与外债联系在一起。北洋政府时期举借的外债中。实业借款和教育借款达4.5亿银元,约占总数的29%。实业借款虽也有被移做他用的,但绝大部分还是投入近代企业的创办与建设中。例如,1912—1927年,全国新增铁路4 264公里,除沪杭甬等少数铁路由股东集资或交通部拨款外,都是借外债修筑的;另外还借款兴建了电讯业、轮船航运业、航空业与金融业;一些大型的棉纺企业,如上海宝成厂、上海华丰纺织厂、天津裕大纱厂等,也都是靠借外债来更新设备、扩大生产或维持生产的。国民政府接收了北洋政府的官办企业后,又举借了63笔实业外债,债额为3.7亿银元,占总额的8.23%。国民政府用这些外债款兴建了铁路、电讯、航空等事业。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通过对敌伪产业的没收和处理,又扩大了官僚资本企业。国民政府时期,还把1/4的实业借款投向了金融事业,把创建于晚清、成为北洋政府的两大金融支柱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通过参股、增股等形式加以控制;又创办了中央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合作金库,简称“四行二局一库”。为加强对金融业的垄断,国民政府还改组了中国国货银行、新华信托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中国四明银行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又在上海设立了中央、中国、交通、中国农业四大银行的联合办事处(简称“四联总处”),统一管理全国金融,形成了国民政府金融垄断的最高形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除运往台湾和存在海外的财产外,国民政府留在大陆的官僚资本财产全部被人民政府没收,转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除了运用国内资金发展经济外,又通过举借外债发展了社会化大生产。新中国外债与近代中国外债,正是在引进技术、发展生产力这一层面上联系在一起的。
    新中国外债与近代中国外债又有着巨大的差异,或者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笔者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国情的变化。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政治上受资本帝国主义国家控制、封建经济逐步瓦解、资本主义经济已得到一定发展的社会。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从1840年入侵中国后,逐步操纵了中国财政经济命脉和政治、军事力量。资本帝国主义国家借款给中国,成为他们从经济上、政治上控制中国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资本帝国主义不仅对中国进行了高利贷式的掠夺,中国的关税、盐税、厘金、田赋也被抵押殆尽,举借外债意味着丧失更多的主权和经济利益,也意味着丧失国家独立。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部近代中国外债史,就是一部资本帝国主义侵华史。新中国外债则不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对外关系上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不受制于任何外力。新中国举借外债,是出于强国富民的需求,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行为。新中国成立后,成功地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引进了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资金及技术,建成了156项重点工程,为新中国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外债事业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外债的风风雨雨、举债的曲曲折折,与近代中国、当代中国的历史演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如前所述,一部近代中国外债史,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缩影;一部新中国外债史,同样是新中国社会经济的缩影。近代中国外债给中国社会经济起的更多的是“桎梏”作用,而新中国外债给新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更多的是“引擎”作用。当然,新中国引进外资、举借外债,要时刻区分与警惕国际间平等互惠互助的资本流动与霸权主义国家利用金融实力控制、欺压债务国的图谋。
    第二,债项结构与债务投向的不同。近代中国举借的外债主要是军政借款,而非实业借款,而且各个时期也不完全相同。晚清政府时期主要是赔款借款,所赔借款额计79 388万两库平银,占当时外债总额的61%;北洋政府时期(包括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主要是军政借款,计6.7亿银元,占当时外债总额的43.05%;国民政府时期主要是国防借款(大部分用于抗日战争),计325 172万银元,占当时外债总额的72.3%。晚清、北洋与国民政府时期的外债中,也有数量不等的实业外债,且大部分投向铁路建设,这是它们的共同点。而新中国所举借的外债基本上都是实业外债。从中长期债务投向看,1979—1991年,投向交通运输、能源、石油化工、邮电通讯、轻工纺织的占78.4%;2002年,按照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在1 206.53亿美元的中长期外债中,投向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占24.5%,投向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占17.89%,投向采矿业的占9.39%,投向制造业的占5.85%,投向建筑业的占5.76%,等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在21世纪的头几年较之20世纪90年代又得到了加强。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1-994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