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基金经理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状况(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内容导航:
Q1:投资基金的风险,结合自己的认识给予解释。
一般来讲,投资者需要面对以下几种风险:(1)制度风险。在新兴市场里,证券投资的系统性风险主要来自于制度的不完善。在我国,证券市场和基金这一投资工具均处于由起步到快速发展的过渡阶段,但是保证市场公正有效的法律、法规、监管环境等制度性基础设施还相对滞后。因此,基金投资者随时面临着由于制度缺失、变更或者越位导致的风险。(2)资产风险。股票、债券或货币市场工具等资本资产同样具有遭受宏观经济形势、政府政策调整、投资者收益风险偏好等因素变动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当这些资本资产的收益风险特征发生变化时,以它们为投资目标的基金的收益风险同样会发生波动性变化。(3)基金经理风险。证券投资基金经理的职责在于战胜或者不跑输给跟踪股票等资本资产市场的比较基准。知识结构、专业经验、判断决策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就有可能导致基金经理的实战业绩不同程度地跑输基准。(4)基金运作风险。运作上,基金的管理人和托管人的财务健康状况、内部风险控制能力和运营效率等因素都有可能对基金的资产或者收益造成负面的影响。(5)流动性风险。证券投资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当投资者需要现金而不得不卖出基金份额时可能遭受到价格或者时间上的风险;二是如果所有的基金赎回指令涵盖的资产规模超过基金的现金储备,基金经理不得不卖出投资组合中的证券所遭遇的交易价格或者交易数量上的风险。在我国,基金的投资者还要面对“巨额赎回限制”风险,即当基金在某一天收到的赎回申请份额数超过基金总份额10%时,基金有权对超出总份额10%的赎回申请延期处理。这就意味着投资者面临着巨大的不能及时、足额赎回基金的风险。
Q2:如何结合宏观经济以及行业分析进行投资分析?
所谓基本面,是指对影响股票市场走势的一些基础性因素的状况,通过对基本面进行分析,可以把握决定股价变动的基本因素,是股票投资分析的基础。 基本面因素主要包括: (1)宏观经济状况。从长期和根本上看,股票市场的走势均力敌和变化是由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影剧院气状况所决定的,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从玉外证券市场历史走势不难发现,股票市场的变动趋势大体上与经济周期相吻合。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经营状况好,盈利多,其股票价格也在上涨。经济不影剧院气时,企业收入减少,利润下降,也将导致其股票价格不断下跌。但是股票市场的走势与经济周期限在时间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通常,股票市场的变化要有一定的超前,因此股市价格被称作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2)利率水平。在影响股票市场走势均力敌的诸多因素中,利率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因素。一般来说,利率上升,可能会将一部分资金吸引到银行储蓄系统,从而养活了股票市场的资金量,对股价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利率上升,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利润减少,也相应地会使股票价格有所下跌。反之,利率降低,人们出于保值增值的内在需要,可能会将更多的资金投向股市,从而刺激股票价格的上涨。同时,由于利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降低,利润增加,也相应地促使股票价格上涨。 (3)通货膨胀。这一因素对股票市场走势均力敌有利有弊,既有刺激市场的作用,又有压抑市场的作用,但总的来看是弊大于利,它会推动股市的光沫在分加大。在通货膨胀初期,由于货币借助应增加会刺激生产和消费,增长率加企业的盈利,从而促使股票价格上涨。但通货膨胀到了一定程度时,将会推动利率上扬,从而促使股价下跌。 (4)企业素质。对于具体的个股面言,影响其价位高低的主要因素在于企业本身的内在素质,包括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管理水平、技术能力、市场大小、行业特点、发展潜力等一系列因素。 (5)政治因素。指对股票市场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政治方面的原因,如国际、辆的政治形势,政治事件,国家之间的关系,重要的政治领导人的变换等等,这些都会对股价产生巨大的、突发性的影响。这也是基本面中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Q3:金融行业收入普遍很高,不管宏观经济形势好还是坏,这个行业永远都是收入颇丰,学习哪个专业比较好?
一、跨专业报考金融学的优势:
虽然现在金融人才需求旺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正在水涨船高。金融招聘会上,学历的要求仍然很高,比较好的金融机构,几乎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名校毕业,甚至要海归。
除了学历要求之外,银行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的情况是银行中有一半人,甚至更多是非金融、经济、财务专业的人员。他们本科专业各异,有计算机、通信、法律甚至机械和物理。现在备考和在读的金融研究生也有很多是跨专业的,导师们非常欢迎这些跨专业学生。有些金融分析机构指明要有工科背景的毕业生,他们要的就是工科那种严谨理性的思维和分析。
二、就业前景分析:
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毕业生通常有这些流向:
1、商业性质的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工商、建设、农业银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2、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如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保险等;
3、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4、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5、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6、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7、国家公务员系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8、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9、一些政策性银行,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10、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等;
11、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出版传播机构等。
三、报考建议:
1、职业导向:
从上面的就业流向可以看出,职业方向和报考专业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如何你准备从事银行、基金类工作,报金融管理、金融工程方向比较好;如果你想到保险公司工作当然要选择保险方向。
2、学校导向:
首先,报考时尽量选择名校。现在金融行业都有名校情结,企业在选择学生时,比较看重学生就读的院校,一般情况下会选择比较知名的,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的学生,因为这些学校已经在企业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口碑。
其次从人际关系方面考虑你所报考的院校。最好是选择传统上具有优良的金融学教育积淀的学校,比如一些著名财经类专业院校,如上财、中财,或是金融经济类传统较好的综合类大学,比如复旦、南开。这样的院校通常在金融经济界有一定的校友资源,对于未来就业好处颇多。
第三,学校的地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你所要报考的院校,应该在你未来准备发展的地区或附近。因为学校在该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样在你毕业之后会方便你到该地区择业。比如考上海的学校就把目标定在上海、长三角经济区发展。2020年,上海将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的情况看,其金融人才都在30万人以上,而目前上海市的金融从业人员在10万人左右,上海与其他金融中心相比,人才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尤其是高级金融人才更是短缺。
3、专业导向:
既然你准备在这个行业发展,那么选择什么专业方向更符合你的发展目标呢?从当前的金融学科专业分布来看,比较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方向有: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金融管理、金融工程、金融市场、保险精算、证券投资等。
目前基金市场最为活跃,而熟练的基金经理人只有3000人左右,人才缺口过万;目前中级基金经理人的年收入已经达到40万元。而担任高级职位的经理人年薪已经突破百万元,可见金融行业是一座未开采的金矿。
Q4: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企业运营有何联系
一、正确判断宏观经济形势 市场经济是一定会波动的,波动是一定会带来风险的。企业面对的一个重要 的问题是——怎么具有成功应对一次次的经济波动自己的动态发展战略,怎么在 市场经济波动的高峰和低谷、高涨和萧条的过程中仍然能够很好地生存和发展。 (一)总供求关系是否平衡是一个重要判断标准 过冷是生产能力过剩,过热就是生产能力不足。判断经济过热不过热由一系 列的现象,特别是供求关系是否平衡来判断。最初的表现就是原材料的供给开始 紧张,价格上涨,然后一系列的基础产品都开始出现短缺,这是是总供求关系失 衡的基本表现。 (二)供求关系缺口自我扩大是经济失衡的重要表现 一旦经济失衡,就会出现波动。失衡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供求关系 的缺口会自我扩大,会产生动态的恶性循环。一旦出现需求大于供给这种经济过 热的局势,需求就会进一步自动膨胀,价格就会进一步上涨,投资就会进一步扩 大。就会向通货膨胀方向进一步恶性循环。这时候就需要发挥宏观调控的首要作 用,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阻滞失衡的继续漫延。 (三)宏观调控对经济形势的影响 经济过热或过冷,走到极限之后就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后果。经济过热的最终 后果就是产生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接着出现生产能力过剩的经济危机,出现经 济萧条,转化为通货膨胀,转化为通货紧缩,转化为失业、转化为生产能力的闲 置、过剩等等问题。反过来严重的通货紧缩又会导致下一轮的经济通货膨胀。 经济过冷是因为经济过热造成的,而企业真正要防的不是过热,而是过热之 后的过冷!经济的波动都是对效率的一种偏离、一种损失。但经济热的时候大家 的日子都好过,真正需要认真应对的是冷的时候的问题! 过冷,就是经济理论上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宏观经济学和现代政府公共服 务的一项重要职能——宏观调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此而生的。宏观经济政策针 对的问题是宏观动态无效率,如:投资过度,生产能力过剩,大波大动,资源配 制无效,生产无效,很多企业亏损,政府行为,在配制方面都无效,这都需要解 决,但是这些不是宏观经济政策解决的。其他的问题要通过其他改革措施、政策 加以解决,因此改革和调控并行不悖。 2 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目的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为大家创造一个平稳的环境。 通过经济政策的调整,实现所谓的软着陆,实现宏观效率最大化。要达到这个目 的,就要在经济刚刚形成过热趋势的时候着手。宏观调控是一个短期政策,要根 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而且调整还要及时。 (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企业制度改革 经济平稳增长对企业来说是好日子,长期的好日子是最好的日子!经济波动 小,波动来的时候大家都受到不太严重的影响,但是大家长期都能实现持续的增 长,这就是宏观调控对企业,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意义,只有稳定增长才能持续 增长。 中国将面临一个至少 50 年的高速增长期,保持这样一个潜在的、长期持续 的、高速增长的优势,关键在于将现有的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投入量的 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要素效率提升,拉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方式。这 种经济结构的根本转变无疑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机会,也提出了挑战。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一)重点防止通货膨胀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悉尼出席澳洲央行组织的讨论会时指出,通货膨胀已经显 现,但仍处于低位。中国必须对目前的形势保持警惕。 中央政治局2010 年3 月22 日召开的,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的会议指出,“今年将继续实施积 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6 7 6 7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 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 按供需均衡原理,今年发生恶性通胀基本不可能,因为国内几乎没有哪种商 品不是供大于求。但就当前我国经济现实情况看,至少存在四大可能引发通胀的 潜在因素。第一,粮食供应会不会发生大问题:第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影 响:第三,货币投放规模太大:第四,心理预期因素。 (二)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据2010 年2 月28 日《经济日报》报道, 2008 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及时出 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财税、信贷等扶持力度。各级财政综合运用资金、税收、 政府采购、财务制度等多项政策工具,为中小企业营造公平和宽松的发展环境。 这些措施改善了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扩大就业, 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有力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扩大市场占 有率,增强了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但是,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仍待改善;结构调整的难度较大、产能过剩、资源 利用率低、生产工艺落后等问题在中小企业中还比较突出;社会服务体系还不能 3 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 (三)美国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 2010 年 2 月 3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美国将在汇率上对中国采取更为 强硬的立场,并且要求中国更大地开放市场从而扩大美国出口,在国内创造就业 机会。奥巴马还表示将对中国施加更大的压力促使其开放市场。尽管奥巴马政府 去年两度拒绝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但目前美国国内对人民币汇率的批评越来 越强烈,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格拉斯利要求奥巴马将中国正式列为汇率操纵国。另 外,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在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人民币汇率对世界主 要货币低估30%,而对美元的低估幅度甚至达到40%。 和谐战略研究联盟理事长景学成表示,对于美国来说,目前人民币升值与否 已经从单纯的经济问题演变成了政治压力。现在美国失业率在 10%左右居高不 下,奥巴马政府迫切需要解决失业问题,另外,奥巴马也面临着换届选举,因此, 美国把国内政治压力抛给了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表 示:“美国紧缠汇率问题,其目的之一是要减少自身贸易逆差。”他说,布雷顿森 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国变成了世界上最特殊的经济体,美国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大 量购买商品和服务,由此导致大量贸易赤字。 人民币如果升值过快,进口商品价格下降会带动国内一系列商品的价格下 降。我国出口创汇减少,外汇占款下降,从而基础货币投放减少。这无异于紧缩国 内银根,压抑投资需求,这将对众多经济行为带来一系列干扰,形成人们不良的心 理预期,从而会使宏观经济陷入困境。大量境外短期投机资金会乘机进入我国资 本市场,这部分资金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是造成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 素。可能造成中央银行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货币供应量持 续增长,流动性过剩。同时,外资涌入将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其产生的“财富效 应”将引起国内其他产品价格的上涨,这样使我国目前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 三、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经济波动 (一)当前宏观经济走势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通货膨胀,高成本运营将成为未来的主要经济特征,粮食和能源价格的全球 性上涨,通货膨胀、汇率升值、银根紧缩、利率高企,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企 业面对的首先是高成本经营。 不论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政策鼓励,还是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的一系列结 果,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企业来说都已经是迫在眉睫了。这对有些企业来说,可 能是一次难得良机,对有些企业来说却可能是灭顶之灾。 (二)具有市场动态风险意识 企业要高度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深入分析汇率、利率、税率、能源原 4 材料价格变化,以及信贷从紧等宏观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及时调整发展战略 和经营策略,制订应对措施,确保实现持续稳定发展。要认识到市场是有波动的, 企业在波动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风险,所以要准备一套风险调控措施,就是所谓的 动态发展模型战略,使企业比较主动,能够长期持久的发展。资本重要、技术重 要、管理重要,把握动态发展也同样重要。 不仅仅有竞争方面的风险,还有人们需求变化的风险,这对企业来讲也是动 态风险。要关心技术进步的趋势,关心全球化格局的变化,同时也关心宏观经济。 特别是经济周期波动是什么阶段,现在到了哪个阶段,这个周期跟上个周期什么 差别。 (三)保持稳健持续增长的心态 1、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加强风险管理,不断增强风险管控能力。切忌盲目对外担保、盲目贷款投资、 违规进入高风险投资业务。要切实强化风险意识,把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 最低,做到风险可控。 2、保持现金流 这是一种主动的动态战略,有扩张机会时有保留地扩张,而不是把所有的钱 投进去,保有富余的资金流,不会把整个投资生产经营绷的太紧。要抓住各种机 遇,但同时要分析什么是超常增长、什么是正常增长。市场再好也保持一定的投 资节奏,不根据超常的增长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不根据订单的增长情况决定扩 张,尽管利润不高,但也不会因为投资过度产生更大的损失。 3、驾驭波动而不是被波动淘汰 结构调整时可以考虑并购别人而不是被淘汰。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机会 和诱惑很多,陷阱也很多。企业要坚持突出主业,集中力量发展主业,不仅要注 重扩大主业规模,更要注重提升主业的盈利能力,在做优做强上下功夫。避免企 业发展中仍存在精力过于分散、主业不强,盈利基础不牢固,内部发展不均衡, 偿债风险加大的问题,增强预算管理。 (四)提升企业竞争力 有句话说得好:“宏观经济的外部变化不是企业倒下的根本原因,而是压倒 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怎么升级?完善内部管理,提高技术水平,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知识 密集型产业发展,在创建品牌、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和档次、改进花色和品种、改 善营销等方面下更大功夫。提高生产率和产品技术含量,从贴牌、模仿逐步走向 5 自主创新。 (五)跨国经营 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平”,由于外来投资能够给被投资的东 道国带来经济增长,各国对于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兴趣日趋浓厚,渐成潮流。企 业在跨国经营时所受到的限制和成本在逐步减少,在区域自由加工和贸易协定之 下,物理界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企业可以通过进出口贸易、绿地投资和并购, 以及许可证贸易等多种形式进行跨国经营活动。未来企业的竞争不是在单一地 域,而是成为走上国际舞台,整合全球资源的竞争。 中国改革开放20 多年的发展,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奠定了基础。经济全球 化的迅速发展,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 良好的机遇。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战略部署,为今 后 20 年我国的主要经济目标。 中国企业在实施海外经营时,可以选择以国际贸易为先导,随后再分阶段、 分步骤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向目标市场拓展,根据自身实际条件,由低到高逐 级选择直接出口、设立海外代表处、海外分公司、海外子公司等方式。 (六)构建和运营企业的价值网络 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以价值网络竞争替代价值链竞争的新动向。以往的行业 纵向一体化,正向技术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融合的纵横交错的网状业态迅速转 型。 “研究表明,IT 架构的优化可以为企业带来2%的业务增长;业务架构的优 化可以带来 8%的增长;而如果业务和 IT 能够相互支持,企业架构达到总体优 化的话,则可以带来20%的增长。企业需要改变以往业务和IT 脱节的运营方法, 利用总体架构的理念达到1+1>2 的效果。” 企业应根据市场、客户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运营模式。通过引入创新的理 念和模式,完成业务架构设计,包括未来 2~3 年的组织架构、端到端的流程、 部门间的协作和 IT 系统。把高端的企业战略和操作层面的业务管理和运营结合 起来,通过系统的方法来架构全新的企业运转体系。通过与合作伙伴和客户的协 作来抓住机会,创造价值,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Q5: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总体形式分析
本报告采取了国际前沿、国内较为独特的基于准结构模型的情境分析(alternative scenario analyses)和政策模拟(policy simulations)方法,在对统计数据和经济信息充分收集和科学鉴别校正的基础上,对中国宏观经济最新形势进行严谨分析,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客观预测,并提供各种政策情景模拟结果供决策参考。
一、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即期特征与主要风险
中国宏观经济下一步发展面临的内部主要不确定性
1.不确定性指数不断攀升,投资和消费增速下滑
在Baker等利用《南华早报》编撰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之后,Davis等基于《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选取中文关键词再次编制了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指数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就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来说,该指数搜索的关键词包括“财政”、“货币”、“证监会”、“银监会”、“人民银行”、“发改委”等,寻找到报纸中包含至少一个分类中的经济政策不确定关键词的文章,然后计算这些文章的数量,最后将其与该月两个刊物上所有文章数量相除得到该月份政策不确定性的具体数值,并将1995年1月的数值作为基准数据,最终计算出中国经济不确定性。该指数同时涵盖中央政府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而且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时变性,能够较为准确的衡量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中短期变动。同样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中使用了这两本新闻刊物中包括“进口关税”、“进口税”、“WTO”、“贸易壁垒”等关键词的文章做月度统计,用以衡量外部贸易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
自Baker等公布经济政策不确定指数以来,已有大量文章研究不确定性与公司决策、货币政策有效性、金融市场行为等,其在多个维度上都表现出与宏观变量的相关性和一定的预测能力。课题组利用新发布的以中文关键词为基础的中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发现其与投资增速和消费增速之间在2018年以来都存在负的相关性。进入2018年后,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不断攀升新高,由2017年的平均207点上升到2018年的平均278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由2017年的平均290点上升2018年的平均513点。2019年二季度以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在3月份高达411点,并在4月份回落到319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在3月份达到905点,4月份回落到392点。伴随着不确定性指数的增长态势,中国宏观经济同期出现反向的向下趋势,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经课题组计算发现,若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的不确定性指数与同期的名义投资增速做相关性分析,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私营企业投资增速2018年以来相关性为-0.3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私营企业投资增速相关性为-0.21,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速的相关性为-0.35,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速相关性达到-0.39,表明近年来不确定指数的攀升确实负面影响了企业的投资。
Q6: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宏观经济政策?大神们帮帮忙
上市公司是指股票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自由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具体要求如下:
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一是其股票经过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经向社会公开发行;二是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五千万元;三是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或者公司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以连续计算;四是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一千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一千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的比例为百分之十五以上;五是公司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六是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只有符合了上述条件,才能批准其上市进行交易。
Q7: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形势
一、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中国宏观经济的问题,其实质是双重转轨中的问题:一种转轨是中国朝着工业化在加速,即中国很多问题是经济高速持续增长本身带来的问题;另一种转轨是中国朝着市场化在转变,中国很多问题的特殊性是源于特殊的体制的背景,特别是这种特殊的体制转轨的背景。所以,中国现在宏观经济中的问题,其出路第一要靠发展,因为它是发展中产生的问题;第二要依靠改革,因为它很多问题的特殊性是源于体制转轨。明确了这两个背景,我们才能够建设性地面对我们所讨论的问题。
中国宏观经济现在面临的问题,概括起来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我们既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又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经济衰退的威胁。那么,这是否就是说中国经济现在就进入了所谓的“滞涨”呢?我认为中国还远远没有达到这种“滞涨”的状态。就停滞来说,中国不是零增长,更不是负增长,中国还保持着非常高的增长速度,2008年预计不会低于9%,2009年普遍的估计是8%到9%之间。但是中国经济又确实面临增长速度放慢,而且显著放慢的问题。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11.9%,如果2008年是9%的话,就是跌了将近3个百分点。年度之间这么大的速度下滑,应当说是震荡起伏非常剧烈的。所以,我们说,中国经济相对于自己的速度来说是有明显的回落,这是一个方面。
就通货膨胀来说,中国现在的通货膨胀水平并不高,接近两位数,还不到两位数。2008年上半年公布出来的一组数据是,工业品出厂价上涨7.6%,消费品零售价上涨7.5%,CPI是7.9%,真正涨幅高达两位数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品10.1%以上,动力、原材料、能源11%以上,建筑安装费用14%以上,即与固定资产投资、与基建有关的事项;一般的消费品还是在8%以下,而且2008年第三季度的数据又有进一步的回落,CPI是7%。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物价上涨率的绝对水平并不是很高,因为我们对应的经济增长的速度是很高的。但与过去相比,尤其是和1997以来12年的情况对比,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确实又创下了新高。
这就是中国现在的特殊形势。即说它是滞涨,还远远谈不上,但它确实有经济衰退的迹象,也有通货膨胀压力升高的威胁。
从1997年到2007年,中国的物价水平是在通货紧缩的警戒线以下,从2007年8月到2008年9月份的这一次通货膨胀与改革开放以来前3次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截至本轮通货膨胀,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共经历了3次通货膨胀。第一次是1984年年底到1985年春天,那一次是因为1984年的秋天召开了十二届三中全会。这次全会做出了关于全面开始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决议。这时,老百姓就担心经济体制一旦放松,物价会不会上涨,于是就开始抢购,抢购持续了三、四个月,因当时老百姓手头现金有限,到1985年2月份就回落了。第二次通货膨胀是1988年的夏秋,1988年的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做出了价格闯关的决定,这个决定做出之后,全国各地开始抢购,抢购3个月之后,中央做出紧急声明,宣布价格闯关失败。第三次大的通货膨胀是1994年。邓小平1992年南巡谈话及中共十四大之后,全国掀起了开发区建设的热潮,各地的投资需求空前高涨,拉动了价格水平迅速攀升,到1994年,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上涨至24%。这三次大的通货膨胀,不管其背景是什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直接拉动物价上涨的动力都是需求。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在短期里容易取得比较明显的治理效果。而且宏观经济政策,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对需求管理来说,短期里都比较容易见效。但是这一次通货膨胀与前几次不同,这一次除了需求拉动的原因之外,具有明显的成本推进的性质。这次需求拉动还起作用,主要是结构性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拉动。这几年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确实过快。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投资增长的平均速度是13.5%。据我们对改革开放28年来的经济实践数据所做的统计学意义上的分析,在不发生较大的制度和技术变化的条件下,中国国民经济现阶段承受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实际增长的波动幅度大体上为9个百分点,即上限只要不超过22.5%,就不会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长过快而导致总需求严重膨胀;下限只要不低于4.5%,就不会由于固定资产需求增长过低而使经济进入严重衰退。即如果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在4.5%与22.5%之间波动,我们的经济是能够承受的。按照这个经验来看,中国从2003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速度在剔除了价格因素之后,到2007年年底从来没有低于24%,即连续60个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明显地超出了改革开放前28年中国经济实践经验给出的我们国民经济可以承受的上限。连续这么长时间超出了这个上限,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个直接的表现就是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品的需求量不断地扩大,这就拉动了价格水平大幅度上升,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联的,如钢材、铝材,即所谓的黑色冶金和有色金属这几年的价格上涨幅度都比较大.此外,我国东部发达省份的土地供给也十分紧张。 另外,投资品价格一旦上涨之后,就要扩大它的生产量,而投资品的技术特点是高耗能、高耗电的,这就带来电力的紧张、煤炭的紧缺及运输能力、石油的紧张。于是,就带动了国民经济的结构性价格上涨,即与投资有关的物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可见,虽然拉动此轮价格上涨的有上游产品需求方面的因素,但更要紧的,是成本推进,其影响机制和涉及面也就更为广泛和复杂。
社会一般有三个经济主体:政府、企业和居民。现在这三个主体对未来成本提高带动价格上升的压力都有很高的预期和担心。我们知道,政府是由公权力控制的。现在公权力控制的领域几乎都存在一个对资源、设施过度使用、超前使用、破坏性使用的问题,而使用者对此造成的损失不付费、不补偿。比如,环境这个公共领域。现在很多企业出口的产品有竞争力,原因在于它价格低,成本低,它不治理污染,它自然排放,所以它比欧美的企业有竞争力。欧美的企业要治理污染,它的成本就上去了,价格就上去了,竞争力就下来了。我们的企业对空气的污染不计入成本。欧美国家的企业留下了干净的水源和洁净的空气,而中国人是呼吸了污染的空气,喝了污染的水,然后把产品出口到了发达国家。实质上,我们出口的不是产品,而是我们干净的空气和洁净的水和未被污染的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但是这种对环境的破坏早晚是要治理的。今天越破坏,越不治理,今天的成本越低,意味着转移到未来的成本就越大。比如,兼有南北之灵气的太湖就受到了很大的污染。据无锡市的领导谈,即使用改革开放30年无锡市增长的全部财政收入都用于治理太湖,也难以使太湖恢复到被污染前的那种水质了。即用这30年经济发展所挣的钱都用于治理太湖也抵偿不了这30年发展对太湖的破坏。还有基础设施方面,比如公路,本来是预计正常使用8年的,但车辆超载现象的出现严重缩短了公路的正常使用年限。这些超重车现在之所以有钱赚,实际上就是因为它对破坏的这些设施没有付费。如果8年使用的路面5年就被破坏,这就等于新增加了3年的代价。现在的基础设施费用越便宜,意味着将来要重新构建基础设施所要投入的花费就越大,意味着转移到未来的成本就越高。我们还可以举出类似的许多例子,如资源开采,现在很多地方根本不考虑回采,怎么方便挖,就怎么挖,如此开采,短期效率是高了,产出也高了,价格有竞争力。但是这样挖的结果是把矿脉给破坏了,将来回采的时候就要投入更大的成本,即将来产出的成本会更大。类似这种政府公权控制的领域里,过度破坏性使用、超前的透支性使用带来的损失,我们现在并没有人去付费。这就形成了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似乎成本很低,实际上是成本转移给了未来的人们,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成本会很高。
从企业来看,上游产品的价格明显涨上来之后就意味着下游产品的成本会涨上来。企业现在之所以不敢提价,是因为现在市场疲软,它卖不动,一旦市场被激活,它就会把成本上升的这一部分贴到它的价格里去,它马上就涨价,因为对它来说,成本推进的价格上涨的压力已经非常的大了。
再看居民,这里主要是工资带动的成本。工资主要是与CPI有关系的。2008年第一季度的CPI是8.3%,第二季度是7.9%,第三季度是7.0%,这都是12年来同期最高的水平。而且CH与大家的感受并不一样,因为它选择吃穿用住几大类,这几大类中,它选择每一类中若干种有代表性的商品计算它的价格指数,然后把这几种放在一起加权平均。它选择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商品有涨价的,有降价的,有价格不变的。而老百姓在市场上买得多的商品多为涨价的,这样老百姓对物价的实际感受就要比CPI反映的物价指数强烈得多。因为老百姓买得越多的商品,物价涨幅越大。这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为什么老百姓买得多的商品多是涨幅高的呢?正因为老百姓买得愈多,所以它才涨得高。市场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感受到的物价与CPI反映的不一致的道理。各国都是这样。因此,过一段时间,各国都要对CPI进行修正。如果不调整、不修正,它就愈来愈脱离市场的现实,它就越来越说明不了问题。即使这样,2008年以来CPI也是本轮通货膨胀以来最高的。居民这一次对CPI的感受是从基本生活层面开始的。2007年8月份CPI开始攀升,首先是从食品类开始的,比如猪肉等,这对全社会各行各业成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成本大就会进入工资,进而影响物价。
因此,这次物价上涨,除了具有需求结构性拉动的作用之外,还有成本全面推进的因素。这就和过去三轮通货膨胀不一样了。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要想治理的话,短时间很难见效。因为降低成本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在管理上、制度上和技术上等各个方面有相当大的变化,而这些制度和技术上的变化都不是短时间能够明显见效的。这就要求我们对治理通货膨胀有一个长期的准备。
这次通货膨胀还有特殊的国际环境的背景:全世界都在涨价,中国能不涨吗?中国经济的开放度愈来愈大,受世界经济影响的程度也愈来愈大。刚开始,我们对这次全球涨价对中国影响的估计没有这么严重,因为虽然中国经济的开放度在提高,但全球化的融入水平还是在过程当中,影响应该是有限的。当时我们感到大概会有两类商品对我们的影响比较大,但我们认为问题不大。现在看来,它比我们估计的影响程度要大得多。这就是两个“油”:食用油和石油。关于食用油,当时我们认为全球农产品涨价对我们不会有太大冲击。这几年欧洲的主要产麦区受了灾,非洲也有灾荒,美国在调整它的生物能源计划之后,减少了谷物的播种面积。这样,整个世界的粮食市场就趋紧。本来我们中国粮食的自给率是99%,是可以自己平衡的。当时我们想,大不了我们封闭起来,粮食产品不出口,也不进口。现在看来,问题不是这么简单。中国粮食产品进口的主要是植物油油料,近年来进口的油料已占中国总需求量的60%左右,对进口的依赖度非常大。而恰恰这次农产品涨价,油料这一块涨幅是最猛的,对我们的影响程度最大。如花生油在去年价格就上涨了近1倍,由于食用油在中国百姓生活中的地位,这次食用油涨价对人们的心理冲击很大。提到食用油,这里顺便提一下,中国的压榨业基本上被外资垄断了,而他们不用中国的大豆,不用中国的油料,他们认为不合格,他们主要用进口的。这就使得油料本身供求趋紧的状况更显得对进口的依赖度增大了。由此来看,外资对我们相关行业的控制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另一个是石油,“石油危机”之前,每桶是1.9美元,到2003年之前,也只是每桶20多美元,而前一阵子曾涨至每桶150多美元,前几天回落了,也还是50多美元。中国每年对石油的消耗是以8%的速度在递增,而且从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未来我们对石油的需求还会大幅度地上升。2007年我们进口的石油占消耗量的54%,2008年则有可能超过60%。我们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越来越高,而我们自己 石油产出的前景并不乐观。因此,未来世界石油价格的变化会更严重地影响国内石油价格的变化。
由此来看,这次价格上涨,除了创12年来的最高水平之外,还有两个特别的背景,一个是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背景来看,这一轮通货膨胀,除了有需求拉动的作用之外,还有突出的成本推进的特点;另外,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国际化背景来看,这次是在全球都在涨价的背景下,而全球都在涨价对中国又有一定的影响。这就使得我们对通货膨胀问题不得不给予高度的重视。
与通货膨胀压力长期并存的是我们经济衰退的威胁也相当深刻。2008年上半年有一组数据很值得关注。即中国2008年上半年的货物运输量的增长速度大幅度地下滑。2007年上半年货物运输量的增长速度是16.3%,2008年则是7.1%,也就是说,从增速来说,2008年比2007年同期差不多下降了一半以上。货物运输量下降了,库存量就会增大,工商业企业的存货就开始大幅度上升。存货一上升,仓储业的生意就好了。因此,在统计表上还有一个数,2008年上半年,仓储业的营业税大幅度上升,2007年同期,仓储业的营业税上涨率是负的2%,2008年仓储业的营业税上涨率是正的24%,仓储业的实际业务量要比营业税还要大。这两个数据放在一起,就很值得考虑,这表明货物的存量增大了,而货物存量增大是经济衰退非常重要的先行指标。在我们高度关注通货膨胀的同时,其实,经济衰退的先行指标就已经出现了。我们认为这种不景气指标的出现不仅是个偶然的指标问题,而且有它的社会效果了,即失业问题。经济一旦衰退,失业率就要上升。从1998年到2003年,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7.3%,那几年特别是国有企业比较困难。“摆脱困境,抓大放小”,那几年的增长速度相对来说比较低。当时城市登记失业人口是500多万。城市劳动力是2亿多人,失业人口占2.2%。2007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11.9%,但2007年年底登记的城市失业人口突破了1千万,城市失业率超过了4%。这说明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失业率的下降,且失业率几乎成倍地上升,这很令人担心。这种情况下,如果经济增长率再降下来的话,失业率会更高。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失业率的下降呢?这源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过程当中,工业化愈深入,资本愈排斥劳动。根据我们的研究,中国2007年的工业化指数已经超过0.4,工业化到了中期或者中后期,就是从一般加工工业和制造业为内容的工业革命朝着重工、重化工、基础材料工业和动力工业以及装备工业转化,而这个转化恰恰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空前增大的时候,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增大就是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排斥。另外,中国还处于市场化过程当中,市场化就要鼓励竞争,竞争就截减冗员。根据有关统计,上世纪80年代,中国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新增加的就业岗位是240多万个;上世纪90年代,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新增加的就业岗位是170多万个;现在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新增加的就业岗位是90万个。这就是中国的国情。再加上经济出现周期性的波动,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回调,这个问题就会更加突出。因此,现在中国不仅是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落,市场不景气、市场衰退的迹象越来越严重,同时衰退带来的后果,也就是失业的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
这次衰退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样它与过去也不一样,和改革开放30以来周期性的回调也不同,它也有着特殊的背景,也有两个最大的特点
一个特点是:这次衰退是长期内需不足所导致的。多年来,在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旺盛的时候,实际上就同时存在着消费增长乏力,导致内需疲软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个矛盾一直积累到现在。
为什么消费需求不足呢?第一个原因是投资增长速度过快,排斥了消费需求增长的空间。根据我们的研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每增加1%,消费需求就减少0.5%;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到所谓的上限22.5%后仍然增长,其每增加1%,消费需求就减少0.84%,基本把消费抵消掉了;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到30%后仍然增长,其每增加1%,消费需求将出现负增长。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储蓄的增长量是既定的。总需求的增长量如果是既定的,最终用途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消费,如果投资需求增长过快客观上就挤占了消费需求增长的空间。因此,中国从2003年以来连续5年多固定资产投资过快的增长对消费需求就形成了非常显著的排斥效应。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这些年中国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也是个不争的事实。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越来越快,所占的国民收入比重越来越高,而高收入群体的特点是消费倾向低,即消费占收入比重低,财富越是更多更快地集中到消费倾向低的群体手中,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也更多更快地沉淀到消费倾向低的群体手中,他们把这些财富或者用于储蓄或者用于投资,但很少或者不用于消费,使得消费的增长与经济的增长难以同步。
第三个原因是中国财政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使得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不确定性大大提高。为能够承受未来更大的风险,人们往往增大现期的储备以用于未来的支出。包括养老退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住房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中的不确定性,都会促使人们增大储蓄,相应减少现期消费。本来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是高的,财富增加后用于现期消费的比例应该是较大的,但由于对未来的担心,越是没有钱的群体越不敢花钱。这就形成了在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公众的购买力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消费品市场并没有体现出与收入水平提升相对应的高速增长局面。
第四个原因是中国发展的本身出了问题,即城乡二元化在加深。除了上世纪80年代初和2006年以来的一段时间,中国农民的实际收入有比较大的改善之外,其他时间农民实际收入的提升水平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严重地不相匹配。农民得到改革发展、经济发展的好处相对少一些,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扩大了。现在中国的城市化率是42%左右,即中国大约有58%的人口收入增长很迟钝。因此,中国13亿人口这么一个大国的经济增长,它的市场需求的增量主要依靠42%的城市居民的需求来拉动,而58%的农村居民的需求,也就是它的收入长期停滞或增长迟缓,这就使得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在体制上过于狭隘。现在谈建设新农村,刺激农民需求,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这些都是有意义的。如为农村修路、鼓励城市的商业企业到农村去销售等,但这些不是启动农民消费的根本,启动农民消费的根本只有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我们还要认识到刺激农民的消费需求与刺激市民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市民的需求主要就是消费,农民的总收入主要用于生产支出,剩余的才是消费支出。因此启动中国农村市场,对农民来说,重要的是还不是刺激农 民的消费需求,重要的是活跃农村的投资需求,即生产需求。因此,第一,要提高他们的收入,使他们有投资能力;第二要使他们具有把财产变成资本的能力。现在农民承包的土地、房屋等是他们的资产,但不能变成资本,不能进入市场,不能变成可以增值的价值。所以,现在有人讨论能不能抵押呀,能不能流转呀,实际上就是使农民的资产变成资本。但这样做的风险也极大,我们也不太敢轻易推动这样大的变革。再一个,我们的金融体制改革要为农民提供一个筹资、融资的正规的制度安排。中国的2.6亿农户首先是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现在中国这2.6亿个生产体,国家却没有为他们提供正规的筹资、融资的制度安排。他们的融资没有体制保障,而且风险极大,承担风险的能力极其脆弱。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在于给农村要修多少路,盖多少楼房,而是为我们的农村逐渐引入现代的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才是最要紧的,包括他们的社会保障,包括他们作为生产者的投、融资的方式,都要纳入现代的文明生活,现代的城市的生活。这就叫做城市化。一个最好的城市化,应该是大多数人过着现代城市的生活,有着城市的效率,但这个国家大部分的资源和土地保持着乡村的宁静。如果到处都是沥青马路,但人还都是农民,这就有问题了。
这两个大的背景就使得我们对这一次的衰退对我们的影响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失业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我们通常讲,国际上失业的警戒线是7%,美国2008年的失业率可能就会达到7%。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劳动力的存量,我们有7.6亿劳动力;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的增量,每年新增劳动力1300多万;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蓄水池,就是1亿多准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我们原来有5亿多农村劳动力,这些年转移出来2亿多,一个亿进了城,一亿多在当地的乡镇企业就业,还有3.4亿多劳动力在农村种地。中国共有18.2亿亩耕地,需要多少人耕种呢?根据我们在全国三个地区的调查,一个劳动力平均可以种10亩地,按这样来算,18亿亩耕地需要1.8亿劳动力就够了。现在农村的劳动力是3.4亿,那就意味着还有1.6亿多劳动力处于半失业状态,他们随时准备转移到城市就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劳工市场。而且我们不能按国外通常的7%来算,因为我们劳动力的基数大,如果达到7%的话,人数的规模就会非常的大,它带来的社会后果会更严重。
二、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
针对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既有通货膨胀又有通货紧缩的双重压力,2003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是:淡化总量调控,强调结构调控。1998年5月之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基本都是需求大于供给,所以都是采取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需求大于供给,不表现为物价上涨,因为物价是冻结的,它表现为排队。排队越来越长,报批项目等待审批的时间越来越久,消费者发的票证越来越多,凭票供应的东西越来越多。票证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排队模型,就是政府出面组织的排队。为了保证最后一个人能够买到一份,只有从第一个人开始就限制你的购买量。改革开放以后,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就开始上涨,就是前面所说的3次大的通货膨胀。从1998年5月之后,中国开始出现过剩。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生产发展了,物产供应丰富了;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体制原因,即市场化深入了。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很多东西不要钱,不要钱的东西永远短缺;市场体制下许多东西需要付费了,这就使得很多物品开始出现存货了。所谓生产过剩或不过剩,说起来是个生产现象,更要紧的是一个体制现象。相对市场购买力来说是过剩,但对实际需求来说并不过剩。1998年5月的工业和商业企业存货是5万多亿,当年的GDP是8万多亿。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到第九个五年计划宏观经济政策总的方向选择是:整个“九五”期间“适度紧缩,保持不变”。当时主要是反通货紧缩。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到:整个“十五”计划期间,“以扩大内需为目标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不变”。即“九五”期间紧缩,“十五”期间扩张。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对总需求是紧缩还是扩张没有明确。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是既不敢扩张,也不敢紧缩。如果是紧缩的话,对抑制通货膨胀有帮助,但失业率、经济衰退的威胁已经很深刻了。如果全面紧缩,失业率和经济衰退会到什么程度就很难预测。扩张的话,对解决失业有帮助,但通货膨胀的压力,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开创了12年来的最高,一旦全面刺激需求,可能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前一段时间是既不能扩张,也不能紧缩。这样看来,这几年就是回避总量政策,不提总需求如何,只提结构调控,称之为“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地区与地区之间有区别,产业与产业有区别,行业与行业之间有区别,同样行业里,不同的企业之间也有区别。这样的办法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总量的目标确实不好选。这种结构调控的办法其好处是使得宏观调控避免总量的简单性,其不足是有行政性。因为所谓结构调控其实质就是歧视性调控,而不是市场调控。 因为市场调控就是机会面前均等的调控。这种调控作为权宜之计可以,但不能长期化,不能体制化。长期来说,资源配置还要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是近两年我们的领导人多次强调要深化改革,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竞争秩序来配置资源的原因。这次世界金融危机中,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等政府联手干预这么强烈,动辄几千亿、几万亿的救市计划,但它的主流经济学家和政策的主导者仍反复强调,政府干预的力量再大也只能是弥补市场失灵,而不能代替市场,否则,带来的灾难比市场失灵可能还要深重。我们认为,在现代社会,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最有效的方式,在中国,改革带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竞争的深入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这一点,我们不能动摇。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的经验确实证明了这一条。
现在我们提出的问题是:现在是否到了需要明确总量的时候了。给人的感觉是,2008年上半年明确了,是朝着紧缩方向明确了。奥运会之后,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内的经济衰退骤然加速,中央的精神就调整为以扩大内需为主。这就说明现在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矛盾复杂的程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变化速度之快也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几个月之前,反通货膨胀是主要的,几个月之后,形势就急转直下,衰退就成为首要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宏观调控及时地变化和跟进,僵化和呆滞恐怕都有问题。从2008年9月份之后,给我们的感觉是:总量是要朝着扩张的目标在变化。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2-1040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