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入门

购买力和汇率的关系(相对购买力与汇率)

购买力和汇率的关系(相对购买力与汇率)

内容导航:
  • 购买力平价说和外汇有什么关系
  • 关于CPI 和汇率的关系
  • 通货膨胀和汇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 汇率与购买力的问题
  • 购买力平价理论属于长期汇率理论吗
  • 结合购买力评价理论分析汇率的长期波动 急
  • 绝对购买力平价为名义汇率计算,相对购买力平价为实际汇率计算,可以这样理解不,求解释
  • Q1:购买力平价说和外汇有什么关系

    基本面分析外汇走势由来已久,教科书中所提到的“购买力平价说”,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购买力平价说基本理论认为各国货币的价格关系与各国用等量货币购买某一物品的数量多寡有直接的关系。例如购买一个鸡蛋,在美国、日本、德国各需花费美元1元,日币100元,马克1.5元,即可推论出1美元、100日元及1.5马克具有相同的购买力,因此其间货币价格应为1美元等于100日元等于1.5马克。但若将这种理论与现行外汇价格比较,会发现某一货币被高估或低估了。另外。商品选样的不同,计算出来的货币购买力也有差异,币值是否被高、低估,以及高估低估的比率也会有差别。例如以美国美林证券公司经济研究部门提供的资料来看,在1996年4月与美元的购买力相较,被高估的货币有日元、马克、瑞士法郎、新西兰币,高估幅度分别为35%、20%、10%及9%;被低估的货币有英镑、加拿大币、法国法郎、澳币,低估幅度分别为20%、16%、8%及4%。
    现今的外汇市场脱离固定汇率时代已久,所以大至各种政治、经济消息,小至谣言、传闻皆足以震撼市场。单以购买力平价说来推断货币应有的价位显然过于单纯,投资者只可将这种理论推演出的货币价位当作参考。

    Q2:关于CPI 和汇率的关系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货品及服务。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
    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这样有说到了通胀和汇率的关系,他们之间也不能用单纯的谁决定谁来定论!
    假如一国有自由发钞权,又要保持汇率的稳定,那么就得限制资本流动,反之,选择了汇率稳定,同时容许资本流动,政府就不得自由发钞。显然,对中国而言,不可能限制资本流动,因为我们不能闭关锁国。要稳定汇率,唯一的办法是限制政府的发钞权。由是带来的困难是,由于中国持续外贸顺差,外汇供大于求,本币必有升值的压力,为了减压,央行只好被动的发行本币,这样做,通胀在所难免。为了控制通胀,政府别无选择,必须回过头来压流通行,麻烦在于,压流通性虽可治通胀,但同时会推高币值,汇率又不稳定。
    这也是治理经济,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困难所在!
    适度保持通胀的好处在于,国内的物价上涨,可增加生产成本,出口会下降,贸易顺差会减轻,本币升值的压力减轻,利于汇率稳定,也利于解决国际上的贸易摩擦!

    Q3:通货膨胀和汇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通货膨胀和汇率的关系比较复杂。
    在资本的自由流动情况下,通货膨胀将以更快的速度传递给汇率,会引起汇率的变化。国内外通货膨胀率的差异是决定汇率长期趋势的主导因素,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条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比率,是由各自所代表的价值决定的。如果一国通货膨胀高于他国,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就会趋于贬值;反之,就会趋于升值。

    Q4:汇率与购买力的问题

    这不仅涉及到汇率 也涉及到物价水平。
    汇率决定理论中有个购买力平价理论。 同样一个东西,如果在中国卖10块,在欧洲卖1块。那么人民币和欧元的汇率就应该是10:1。
    当然现实情况没有那么简单。而且不同的物品由于各种因素,在中欧两地呈现出不同的价格。比如说汽车,欧洲产的就要比中国的便宜。而比如农产品,粮食,反过来中国就要比欧洲便宜。

    Q5:购买力平价理论属于长期汇率理论吗

    短期的波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交易者的投机,金融事件,政治事件,汇率的趋势变化,都会引起变动的,用平价理论解释短期的波动有点牵强。

    Q6:结合购买力评价理论分析汇率的长期波动 急

    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 )理论表明经过换算后的两国汇率应该相等,比如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那么一个物品在美国为1美元,在中国就为6人民币,只有这样才会平衡。两国的价格给定后就能因此推出汇率,这宗决定汇率的方法是在长期内才成立的,因为汇率的短期波动还受到一个国家政治,利率等等的变动影响,短期内更适合用利率平价理论。
    基于上面的规则,当一国物价上涨时由刚才的6变为12,比如中国物价上涨时,预期未来的汇率变动是汇率上升为12,本币贬值,但这是基于长期的理论,所以短期不成立,正如现在人民币对外汇率有升值的压力和趋势一样。

    Q7:绝对购买力平价为名义汇率计算,相对购买力平价为实际汇率计算,可以这样理解不,求解释

    长期债券投资的利息及溢折价处理
    1、 长期债券投资利息的处理
    长期债权投资利息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1)长期债权投资应当按期计提利息,计提的利息按债权面值以及适用的利率计算,并计入当期投资收益(假如不考虑溢价或折价)。
    (2)持有的一次还本付息的债权投资,应计未收利息于确认投资收益时增加投资的账面价值;分期付息的债权投资,应计未收利息于确认投资收益时作为应收利息单独核算,不增加投资的账面价值。
    (3)实际收到的分期付息长期债权投资利息,冲减已计的应收利息;实际收到的一次还本付息债权利息,冲减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2、长期债券投资的溢价或折价
    长期债券投资溢价或折价按以下公式计算:
    债券投资溢价或折价=(债券投资成本-相关费用-应收利息)-债券面值
    这里的“相关费用”是指取得债券投资是构成债券投资成本的费用(如税金、手续费等);这里的应收利息是指构成投资成本的债券利息。
    长期债券投资的溢价或折价按以下规定处理:
    (1)长期债券投资溢价或折价在债券购入后至到期前的期间内摊销。摊销方法可以采用直线法,也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
    (2)长期债券投资溢价或折价的摊销,应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同时进行,并作为计提的应收利息的调整。当期按债券面值和适用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扣除当期摊销的溢价,或当期按债券面值和适用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与摊销的折价的合计,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例2]:例如,A企业1997年1月1日,以530000元的价格购入1997年1月1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每年1月1日付息),债券年利率10%,债券面值500000元。并支付手续费等2000元。则A企业应作以下会计处理:
    A企业该项债券投资的成本为:532000元(530000+2000)
    减:相关费用 2000
    债券面值 500000
    债券溢价 30000
    购入债券应作会计分录: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 500000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30000
    投资收益--长期债券费用摊销 2000
    贷:银行存款 532000
    年度终了计算利息并按直线法摊销溢价,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每年相同):
    借:应收利息 25000(500000×10%÷2)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19000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6000(30000÷5)
    各年收到债券利息(除最后一次付息外):
    借:银行存款 25000
    贷:应收利息 25000
    到期还本并收到最后一次利息,编制分录:
    借:银行存款 5250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 500000
    应收利息 25000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2-428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