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入门

国债我说的是国债(我国有多少国债)

国债我说的是国债(我国有多少国债)

内容导航:
  • 什么叫国债?
  • 国债是什么,买国债会不会有风险?
  • 什么是国债
  • 国债是只什么?我是说基金里面的那国债!
  • 我国现今有多少国债?
  • 《财政与税收》(3)国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 国债是什么?
  • Q1:什么叫国债?

    上航股票置换为东航的股票。耐心等待

    Q2:国债是什么,买国债会不会有风险?

    国家公债简称国债,通俗的说就是指国家为募集建设资金而向社会公众或机构投资者发行的一种债权债务凭证。关于它的风险,只要持有到期,本息都会得到全额兑付,属于安全性最高的投资工具之一,但如果提前兑取或交易,则有亏损的可能。

    按照债权记录方式的不同,我国发行的国债可以分为记账式国债和储蓄国债两种。所谓记账式国债,就是指以电脑记录债权形式的一种国债,没有纸质凭证,与储蓄国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主要通过证券交易系统进行开户,并通过交易买卖实现流通,而且投资者包括个人和机构,也有新发债券和续发债权之分。

    它的风险主要在于持有过程中交易变现时,买入价格与卖出价格的价差。其原理几乎与股票类似,在开盘期间,记账式国债实时价格因供需变化或利率变化而上下波动,虽然有票面利率和期限,但提前卖出是以实时成交价格为准,高买低卖就会亏本,低买高卖就赚钱。

    比如买入价1.1元/份,卖出价1.05元/份,每份就亏损0.05分。但是,如果一直持有到期,国家就会按照约定票面利率全额兑付本金和利息,只是记账式国债利率较低,10年期利率仅3%左右,比较适合机构投资者,因为利息免税,综合收益率就会更高,对个人投资者而言仅适合短期套利,而不适合长期投资,因为还有其他更好的替代品。

    储蓄国债又分为凭证式国债和电子式国债两种。这两种国债主要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和支取兑付,且主要针对个人投资者。根据储蓄国债的计息规则,持有时间不足6月的是不计利息的,且提前支取需要支付银行手续费,按照费率0.1%执行。

    假如购买5万,满5个月支取,不但没有一分钱利息,还要支付手续费50000*0.1%=50,即亏损50,以此类推,如果国债利息不足以覆盖手续费,也算亏损,储蓄国债提前兑取利息打折计算。当然,手续费应该不属于风险范畴。

    同样道理,如果储蓄国债一直持有到期,国家也会按照票面利率全额兑付本金和利息,比如5万3年期,到期利息为50000*3*4%=6000,不会有任何损失。国债的兑付是以国家信用作为保证,目前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财政收入稳定,财政赤字率低于国际警戒线,且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中,对于到期国债有足够的偿付能力,这一点毋庸置疑,因此在我国,国债又被称为“金边债券”,属于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Q3:什么是国债

    最好不要去办网贷

    Q4:国债是只什么?我是说基金里面的那国债!

    国债就是不收税的,略高于同期银行利率的,一般老年人买,固定期限很长,不能动,无风险。基金收益相对高,风险也大,基金也是债券型基金的,还有平衡型,混合型,股票型,风险也是按我说的顺序一个比一个大。收益也是一个比一个高。

    Q5:我国现今有多少国债?

    保持我国国债规模的可持续性,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逐步调整国债数量和品种期限结构,同时量化和控制其它政府债务,才能真正发挥国债政策的宏观经济调节作用。一、我国国债规模现状(一)我国国债规模的演变我国国债规模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一1958年。为了筹集国家建设资金,发展国民经济,我国在这一阶段发行了几亿元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和经济建设公债,发行规模不大,每年的国债发行额在当年GDP中比重不到1%.第二阶段:1958—1980年。我国坚持财政平衡的思想,没有发行国债,大多数年份预算保持平衡,即便有赤字,规模也很小,主要靠向中央银行透支解决。第三阶段:1981年一1993年。为了弥补财政赤字,筹集经济建设资金,我国于1981年恢复国债的发行。但国债发行额较小,这一阶段年平均发行量为198亿元,累计发行量为2106亿元,国债增幅比较平稳。第四阶段:1994年一1997年。由于国家预算体制改革,不再允许财政向中央银行透支解决赤字而改为发行国债,加之过于集中的还本付息,国债发行量呈现较大增幅。1994年国债发行量突破1000亿元,1995年以后,每年发行量均比上年增长30%以上,远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和GDP的年均增长速度。第五阶段:1998年至今。为拉动内需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为了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投资,国债发行量陡升,导致1998年国债发行额高达3310.9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3.7%.此后国债年发行量就一直节节攀升。2003年国债发行总量达到6355亿元,创下国债发行总量的新高。(二)国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5年以来,成效是显著的。1998年一2000年国家财政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3600亿元,共安排国债项目6620个,投资总规模2.4万亿元,到2000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5万多亿元。1998年到2002年国债投资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5%、2.0%、1.7%、1.8%、1.8%.如果没有国债投资的支持,我国不会在世界经济普遍下滑的情况下还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国债贡献率是从动态上衡量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一个指标,它以国债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来表示。为了使数据更精确,可以根据GDP和国债发行额的数据,建立一元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L GDP和L DEBT分别表示对GDP和国债发行额取对数,利用Eviews软件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为:L GDP=6.22+0.63×L DEBT R2=O.97 t检验值:(24.5)(18.5)变量统计显著,F统计值为342.8,基本通过检验。GDP与国债发行额之间成正比,且国债发行对GDP的弹性为0.63,可见国债对国民经济增长有很大正面作用。二、我国国债规模指标分析决定或影响一个国家国债规模的因素有很多,而且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各种经济条件和状况都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其他国家或组织的国债规模指标来衡量我国国债规模。从我国的具体实际来看,我国国债规模的相关指标主要包括:国债发行额、国债余额、国债还本付息额、全国和中央的财政支出、全国和中央的财政收入、GDP、居民储蓄额。下面将衡量我国国债规模的指标分为两方面:应债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为配合下文的分析,表1给出了自1990年来我国国债规模相关因素的统计与衡量国债规模的各项指标值。(一)应债能力指标1.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当年GDP)。它反映了全社会宏观资源的利用效率,类似于企业的负债杠杆。从我国负担率走势上看,基本上是小幅慢升,在1998年前平均幅度是52以下,1998年由于国债发行的大幅增加,这一指标上升到10%,此后一直保持了较高的水平,2000年为14.54%,2002年接近20%.但由于我国国债余额增长率基数小,一直大于GDP增长率。而美国1970年代初国债负担率在33%左右,到1990年代末上升到66%,之后有所下降;日本1970年代初国债负担率只有5%,1980年代的10年中迅速上升到67%,1990年代末超过100%;德国1970年代初国债负担率也只有5%,1980年代上升到40%左右,1990年代末上升到60%,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国债负担率处于较低的水平之上。同时,与西方发达国家规定的不超过45%,以及欧洲货币联盟签定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规定60%的比率相比,我国的这一指标显著偏低。从这方面看,承受能力还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2.国债借债率(国债发行额/当年GDP)。它反映了当年GDP增量对当年国债增量的利用程度。从表1中看出我国该指标走势一直平稳盘升,最高不过2002年的5.79%,与国际公认的50%警戒线相距甚远。如果仅以这个指标为依据来判断,则我国国债发行还有相当的空间。3.居民应债能力(国债发行额/当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债权债务关系看,政府是净债务主体,居民是净债权主体。因此,国民经济的应债能力最终主要落实到居民的应债能力上。从表1可以看出,尽管近年来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增长很快,国债发行额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率逐步提高,但由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也在快速增长,所以国债发行额占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率仍较低,居民购买国债的应债能力仍有较大潜力。(二)偿债能力指标1.国债依存度(国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它表明财政支出靠债务收入的安排程度,该指标越高说明财政对债务依赖性越强,对财政未来发展威胁也越大。国债依存度有两种:一种是国债发行额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即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另一种是国债发行额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即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前者《马约》中规定的标准为20%,而我国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自1994年开始就已连续超过20%,近年来已达到30%.日本政府即使在财政最困难时期,国债依存度的最高年份也只有37.5%.在我国,由于国债是由中央财政发行、掌握和使用,因此分析中央财政的依存度更具现实意义。由表1,我们可清晰地看到,自1990年来我国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一直在攀升。1996年以后连年超过50%.1998年甚至达到了67.68%.2002年即使有所回落,也依然达到42%.总之,自1990年来我国中央财政的国债依存度一直远远超过国际警戒线25%.显然,我国这一指标显著偏高。2.国债偿债率(国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它表明当年的财政收入中必须拿出多少份额用于国债还本付息,该项指标越高,说明偿债能力越弱。由表1可明显看出我国国债偿债率已远远超过《马约》中规定的10%的警戒线。1994—1998年我国国债偿债率急增,至1998年的最高水平为23.82%,表明国债处于还本付息高峰期,已进入了不断攀升的“发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时期。我们不能忽略各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差异。以2001年为例,我国2001年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6.52左右,而西方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为30%—40%.如果考虑我国的财政集中度,我们在评价国债偿债率时,就不能简单地拿10%警戒线来作为我国的标准。因此,根据我国目前国情,将国债偿债率上限修正为20Z.但即使这样,我国近几年的国债偿债率仍然高于警戒线。我国近些年由于国债规模的膨胀,加上新发国债期限较短,还本付息的支出负担日益沉重,偿债压力会进一步扩大。此外,我国的国债期限结构不甚合理,国债偿还期过于集中在“九五”后期和“十五”时期,我国今后一段时间还要面临偿债高峰的问题。在我国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困难不能得到根本扭转的背景下,就不得不利用发新债来还旧债,后果是国债规模越来越大,极大地加剧了国债的规模风险。从上述的指标看,我国国债规模从应债能力角度,还具有一定的发债空间;但从偿债能力角度,则具有不容忽视的风险。三、结束语以上只是从应债能力与偿债能力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国债的规模。事实上,影响我国国债规模的因素还有很多,并且难以量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综合负债。国家综合负债是指国债规模加上各种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2.国债期限、品种结构。在国债期限上,我国现在大多是3、5年的中期国债,缺乏1年以内短期和5年以上长期国债,期限单一,平均期限偏短,偿债高峰周期短;在品种结构上,国债品种结构设计不合理,我国20多年来不可流通的凭证式国债占主导地位,满足不了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品种的不足同样制约着国债规模的发行空间扩展。3.中央银行对国债的需求。就货币政策而言,央行在国债市场上的公开市场业务,是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为便于公开市场操作则更关注国债的高流动性,希望多发行短期国债,并要求国债达到一定的规模,不能仅以财政赤字的消除为限。因此,在国债规模控制中,既要考虑财政原则,也要考虑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规模和期限结构。4.国债资金运用的效果。由于我国缺乏对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管制度,加上地方政府对资金的争夺,项目缺乏可行性研究等,使得国债的利用效率很低,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另外,我国国债还属于筹资型国债,国债资金用于建设性支出的比例还比较低,形成“赤字债务化,债务消费化”的倾向,这势必影响国债的实际规模。

    Q6:《财政与税收》(3)国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国债作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相比,有其明显的特征。
    (一)有偿性
    所谓有偿性,是指通过发行国债筹集的财政资金,政府必须作为债务而如期偿还。除此之外,还要按事先规定的条件向认购者支付一定数额的利息。在这里,政府是以债务人的身份,以国家的信誉为担保而举借债务的。而通过税收取得的财政资金,政府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向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国家是以社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身份而参与的分配。即使国家将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生产领域或服务于大众,但不会直接返还给纳税人。利润上缴是国家向国有企业收取利润而取得的财政资金,政府也不需要承担偿还义务,而完全归国家支配和使用。利润上缴是国家以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只要国有企业在缴纳商品税之后,实现了税后利润,就要按照国家财政制度的规定与国家进行分配。企业上缴利润的多少以国家占生产资料所有权的份额为标准。以后利润收入的使用方向与该缴利企业并无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即使政府可以通过向国有企业拨付投资的形式而将一部分财政资金再分配给国有企业,但这种再分配与其上缴的利润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国债的发行既然是政府作为债务人以还本付息为条件,而向国债认购者借取资金的暂时使用权,政府与认购者之间必然具有直接的返还关系。
    (二)自愿性
    所谓自愿性,是指国债的发行或认购建立在认购者自愿承购的基础上。认购者买与不买,购买多少,完全由认购者自己根据个人或单位情况自主决定,国家并不能指派具体的承购人,此时,是否充当承购人须以自愿为前提,进而在购买数量、利率高低及何时兑现等方面,承购者均有相对选择的自由(相对指限制于国债品种设计的范围内)。而税收的课征以政府的政治权力为依托,政府课税就要以国家的法律、法令的形式加以规定,并依法强制征收,任何个人或单位都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因而强制性是税收的形式特征之一。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是以国家的资产所有权为依托的,因为国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对国有企业利润具有占有权和支配权。任何国有企业都有义务依据有关规定按时足额地将企业实现的利润的一部分上缴给国家,因而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的形式,也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特征。国债的发行是以政府的信用为依托,政府发行国债就要以借贷双方自愿互利为基础,按一定条件与国债认购者结成债权债务关系。任何个人和单位由于都具有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强制他们认购国债,而只能由其自主决定是否购买和购买多少。
    (三)灵活性
    所谓灵活性,是指国债发行与否以及发行多少,一般由政府根据国家财政资金的丰裕程度灵活加以确定,而不通过法律形式预先加以规定。这是国债所具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形成与税收的固定性的明显区别。税收的取得只能按照法律规定的税种、税率来征收,不能随意改变,收入的多少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如果出现自然灾害、战争等事件,不仅满足不了国家急需大量资金的要求,还将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减少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虽然随企业的盈亏状况有所变动,但一般说来,实行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总要依据一个大体固定的比例进行。即使其绝对额在不同时期可能不一样,但其相对额(上缴比例)在一定时期常常是固定的,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有比较固定的特征。国债的发行则完全不同,其发行与否或发行多少,并没有一个较为固定的国家法律规定,而基本上由政府根据财政收支状况灵活加以确定,也就是说,它既不具有发行时间上的连续性,也不具有发行数额上的相对固定性,而是何时需要何时发行,需要多少发行多少。因此国债与其他财政收人形式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在满足财政支出、稳定财政状况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债的以上三个特征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国债的有偿性决定了国债的自愿性,因为如果是无偿的分配形式就不会是自愿认购。而国债的有偿性和自愿性,又决定和要求发行上的灵活性。否则,如果政府可以按照固定的数额,不论经济条件及财政状况如何,每年连续不断地发行国债,那么,其结果,或者是一部分国债推销不出去,政府所需资金得不到保证,甚至可能出现国债的发行额远远满足不了财政需要量的窘迫情况,或者是通过发行国债所得到的资金处于闲置,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政府可因此而无力偿还本息。所以,国债的有偿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是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只有同时具备三个特征,才能构成国债。

    Q7:国债是什么?

    招商银行的信用卡比较好..基本上算是国内服务最好的信用卡..办理也容易...别的信用卡客服不好...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2-948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