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突破大牛线(突破大牛线会怎么样)
内容导航:
Q1:股票K线图上蓝.红.绿.黄四条线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代表均线MA
MA1、重新认识MA指标
均线的滞后性是均线系统的致弱点使得均线统系只有在大牛市中成立,从这点来讲均线系统对股市研究并无大益。
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情况下的K线图上都有MA均线指标,并且MA的参数大多为5、10、20,其意思也非常明显,5日代表一周,10日代表半月,20日代表一个月,如果所有的人都用MA(5、10、20)为标准来看股市的话,只有在MA(5、10、20)正确地反应股市运行的,是股市运作的客观规律的情况下才可取,否则就是缘木求鱼越使用越坏事。我反对这种随大流的不假思索的治股态度。
我们来看MA的计算原理就知道MA的值与其一定时期内历史交易收盘价有关。假设股价处于高位或低位并开始出现横盘时,每天新的收盘价与上一交易日收盘价变动不大,但MA计算中却要减去前期一个很低或很高的历史收盘价,这样就出现股价没发生多大的波动而MA指标却出现了不小的变化,也就是讲MA受到了历史收盘价的强烈干扰。这种干扰我们称之为系统干扰。这种系统干扰能否尽可能地避免呢?应当怎样去避免?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了,不然就没有必要在这提出问题来。避免的方法就是把这个参数调整到和为股价的波动周期相吻合,按股价的短、中、长期波浪的交易周期为标准。这样一来不管什么时候的MA均线都相应地包会了一个完整的波动周期,MA就能尽可能地避免相邻周期内的系统干扰。
从目前的股市分析和股市研究来看。所谓均线的压力和支撑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并被广大机构及股民所认可。但许多时候都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其压力和支撑作用。均线指标在指示上因其算法而存在最大的弱点那就是它的指示滞后于股价的波动。当看到所谓的金叉、托、井、死叉和压时股价已经上涨或下跌了一大节。MA的参数值越大它的滞后性越强。MA指示就是用损失其实时性换得稳定性。这样在大牛和大熊时才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事先又怎样了解这一次是大牛、大熊还是反弹或回调?这样一来MA指标就从整体上失去了指导意义。再者大家试想哪一次牛市起动不是冲破重重均线压力而昂头向上,又有哪一次熊市不是起源于打破层层支撑而一泻千里的?因此我们就要了解为什么均线有压力和支撑?所谓压力和支撑不是随意作一根线就行的而且即使相邻两个交易日的压力和支撑也不一样。均线MA的本质就是代表了本周期前N个周期内的交易平均价格(如大致地认为这几个交易日内的成交量是均匀的),那么均线就代表了这N个交易日的参与买入者的持仓成本。也就因此而产生了压力与支撑的效应。好了,我们再回到前面的问题,既然牛市和熊市都要冲破这个压力与支撑,那么什么情况下地才能更容易引发行情的改变呢?也就是什么情况下压力与支撑最薄弱,易被重重冲破?使我不由地想起兵法上两军对垒时只有在对方兵力分散时才有利于各个击破。
这就是讲各条均线和股价均匀分布时最易转势、反弹或回调。例如:用MA(5、10、20)的话,当5日、10日、20日均线之间及收盘价与5日均线之间等距离时,压力和支撑作用较为薄弱易从此展开新行情。利用这一特点也可以弥补均线的滞后性。这样做的弱点就是在大牛,大熊中途易出现一定的误判断。
在技术分析领域中,移动平均线是必不可少的指标工具。移动平均线利用统计学上的“移动平均”原理,将每天的市场价格进行移动平均计算,求出一个趋势值,用来作为价格走势的研判工具。
计算公式: MA = (C1+C2+C3+C4+C5+....+Cn)/n C 为收盘价,n 为移动平均周期数例如,现货黄金的 5 日移动平均价格计算方法为: MA 5 = (前四天收盘价+前三天收盘价+前天收盘价+昨天收盘价+今天收盘价)/5
移动平均线依时间长短可分为三种,即短期移动平均线,中期移动平均线,长期移动平均线。短期移动平均线一般以5日或10日为计算期间,中期移动平均线大多以30日、60日为计算期间;长期移动平均线大多以100天和200天为计算期间。
1. MA 从下降逐渐走平,而价格从 MA 的下方突破 MA 时,是买进信号。
2. 价格虽然跌至 MA 下方,但 MA 在上扬,不久价格又回到 MA 上的时候为买进信号。
3. 价格走在 MA 之上并且下跌,但未跌破 MA,价格又上升时可以加码买进。
4. 价格低于 MA 并突然暴跌,远离 MA 之时,极可能再度趋向 MA,是买进时机。
5. MA 从上升逐渐走平,而价格从 MA 的上方往下跌破 MA 时,是卖出信号。
6. 价格向上突破 MA,但又立刻回到 MA 之下,而且 MA 仍在继续下跌时,是卖出时机。
7. 价格在 MA 之下并上涨,但未突破 MA 又告回落,是卖出时机。
8. 价格在上升过程中并走在 MA 之上,突然暴涨并远离 MA,很可能再度趋向 MA,是卖出时机。
MA指标
什么是MA指标?MA指标是什么意思?
移动平均线(MA)计算方法就是求连续若干天的收盘价的算术平均。天数就是MA的参数。10日的移动平均线常简称为10日线{MA(10)},同理我们有5日线、20日线等概念。
1.移动平均线的应用
葛兰碧八大法则:
1)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转为盘式上升,而价格从平均线下方突破平均线,为买进信号。
2)价格虽然跌破平均线,但又立刻回升到平均线上,此时平均线仍然持续上升,仍为买进信号。 3)价格趋势走在平均线上,价格下跌并未跌破平均线且立刻反转上升,也是买进信号。
4)价格突然暴跌,跌破平均线,且远离平均线,则有可能反弹上升,也为买进时机。
5)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转为盘局或下跌,而价格向下跌破平均线,为卖出信号。
6)价格虽然向上突破平均线,但又立刻回跌至平均线下,此时平均线仍然持续下降,仍为卖出信号。
7)价格趋势走在平均线下,价格上升并未突破平均线且立刻反转下跌,也是卖出信号。
8)价格突然暴涨,突破平均线,且远离平均线,则有可能反弹回跌,也为卖出时机。
对葛兰碧法则的记忆,只要掌握了支撑和压力的思想就不难记住。
在国内股市中,常利用的移动平均线组合为5日、10日、65日、250日三条线。其中250日长期移动平均线作为牛市与熊市的分界线。5日上穿或下破10日线,就是股市中常说的黄金交叉和死亡交叉。
2.移动平均线的特点。
MA的最基本的思想是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另外还稍微有一点平均成本价格的涵义。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追踪趋势。注意价格的趋势,并追随这个趋势,不轻易放弃。如果从股价的图表中能够找出上升或下降趋势线,那么,MA的曲线将保持与趋势线方向一致,能消除中间股价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起伏。原始数据的股价图表不具备这个保持追踪趋势的特性。
(2)滞后性。在股价原有趋势发生反转时,由于MA的追踪趋势的特性,MA的行动往往过于迟缓,调头速度落后于大趋势。这是MA的一个极大的弱点。等MA发出反转信号时,股价调头的深度已经很大了。
(3)稳定性。由于MA的计算方法就可知道,要比较大地改变MA的数值,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都比较困难,必须是当天的股价有很大的变动。因为MA的变动不是一天的变动,而是几天的变动,一天的大变动被几天一分摊,变动就会变小而显不出来。这种稳定性有优点,也有缺点,在应用时应多加注意,掌握好分寸。
(4)助涨助跌性。当股价突破了MA时,无论是向上突破还是向下突破,股价有继续向突破方面再走一程的愿望,这就是MA的助涨助跌性。
(5)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特性。由于MA的上述四个特性。使得它在股价走势中起支撑线和压力线的作用。
使用MA通常是对不同的参数同时使用,而不是仅用一个。按各人的不同,参数的选择上有些差别,但都包括长期、中期和短期三类MA。长、中、短是相对的,可以自己确定。
最后谈一下MA的盲点。在盘整阶段或趋势形成后的中途休整阶段或局部反弹和回档,MA极易发出错误的信号,这是使用MA最应该注意的。另外,MA只是作为支撑线和压力线站在某线之上,当然有利于上涨,但并不是说就一定会涨,支撑线有被突破的时候。
Q2:股票大牛线是什么意思?
那总是呈上升趋势,就是这样的意思,这支股票走势很好,如果紧跟就会赚钱
Q3:突破什么线,可以发现大牛
你想学技术 还是什么?
Q4:据说股市就要大牛了,有什么依据吗?
政策面暖风频吹,而且跌的太多了也该涨了
Q5:股价突破年线后会怎样?
说明就要有一波行情了,或者市场中就要出现新的炒作题材了。
【年线】:
年线一般所指的是250日均线,250日均线是某支股票在市场上往前250天的平均收盘价格,其意义在于它反映了这支股票250天的平均成本。
实际操作中,250日均线经常被用在判别股票走势的牛熊转换。突破这种压力需要成交量和时间才可确认。带量升破250均线的压力和250均线已调头向上,是判断股票走牛的关键。此时股价即使再度跌破250均线其跌幅亦往往有限,可以认为是股票价格走牛的回档走势。
【年线形态特征】:
1、在前期走势中,股票价格跌幅较大,或下跌时间较长,250日均线长期呈下降趋势。
2、股票价格在底位震荡,以前价格的连续下降走势有改变的趋势。
3、250日均线跌势趋缓,股价放量突破250日均线的压力,已经在250日均线之上运行。
4、股价即使随后跌破250日均线,但成交量同时萎缩,显示卖压极小。
5、股价重新放量回升、站稳在250日均线之上时,表明股价已探明底部,此时可放心介入。
Q6:怎么看出一只股票里的主力是中长线主力还是短线主力
谁教你的短线主力?大型头寸可以短线?你教教我怎么操作,怎么获利?
你准备去做卖水果生意,租了一年店面,买了卡车,雇了员工,装修了店面,你说我卖两月不卖,该行了?除非你亏死了,寥寥收场,一点逻辑思维都没有,机构做盘原理都不懂,小朋友,别人云亦云!!!
Q7:如何看股市中各种线
你想看什么线,股票里 的线太多了,很多也没什么用,一般看看KDJ,MACD,均线,就可以了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6-1034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