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被稀释有补偿吗(不可稀释股份有效吗)
内容导航:
Q1:如何稀释别人的股份?
股权进行稀释,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一、进行增资;二、通过股权转让。一、通过增资的方式进行股权稀释。
我国《公司法》并未规定增资需要全体股东同意,其实现实中也会有很多股东不同意增资。公司新增注册资本,“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公司法》第三十五条)。因此进行股权稀释比较通行的方法就是增加注册资本。
二、通过转让股权(股份)的方式进行股权稀释。
我国《公司法》对于股权转让的规定,依据公司性质不同,即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对于股权(股份)转让的规定并不相同。
1、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
(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的股权转让:《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也就是说本公司股东之间,股权可以自由转让。
(2)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公司法》第七十二条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也即,公司稀释某股东的股权,可以将其股权转让给他人以达到稀释目的。
2、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转让。
股份有限公司对于股份的转让规定比较繁琐和严密,首先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对于记名股票,应由股东以背书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转让;转让后由公司将受让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记载于股东名册。股东大会召开前二十日内或者公司决定分配股利的基准日前五日内,不得进行前款规定的股东名册的变更登记。但是,如果法律对上市公司股东名册变更登记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对于无记名股票的转让,由股东将该股票交付给受让人后即发生转让的效力。
以上问题均在《公司法》上得到相应的规定。
Q2:为什么有些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会被稀释掉大量股权
融资带来的股权稀释的过程是怎样的?
通常,一个不断做大的公司在上市前往往需要4-5轮的融资。典型的情况下,企业根据融资轮数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期
股东自己出注册资本金,创始人自身要拿出部分股权分享给股东以及建立期权池。通过股权为纽带,稳固内部管理。
2、天使轮——10%-20%股权
改革发展,天使投资人“看人下菜碟“。在初创期融资,比起规模更看重企业创始团队、股权结构、内部组织架构等。拥有科学合理的股权结构的团队,内部崩坏导致企业失败的几率较低,这是投资人所看重的。这个时期的融资在50-200万左右
3、A轮融资——20%-30%股权
企业的商业模式、团队的作战能力被市场所检验是可行且有效的,企业已经实现初步盈利,VC会投出A轮,通常在500万-1000万左右,支持企业进一步的扩张、发展。
4、B轮融资——10%-15%股权
发展了一段时间,公司的经营状况步入正轨,规模也在不断的壮大。更多的投资方也会随之而来,B轮融资的数目通常在2000万-4000万之间。
5、C轮融资——5%-10%股权
企业抵达C轮有一个条件:年营收达到2000万以上,PE或者其他的展露投资者才会进一步的投资。这时的融资主要的作用是助推企业上市。
6、IPO融资
发展壮大,投资人要套现离场,企业上市,面向公众进行更大范围与规模的融资。这个时候,创始人的股权会稀释得很低,但这时即使1%的股权所涵盖的财富也大得惊人。
设立股权期权池带来股权稀释
期权池
期权池是在融资前为未来引进高级人才而预留的一部分股份,如果不预留,会导致将来进来的高级人才如果要求股份,则会稀释原来创业团队的股份,这会造成一些问题。如果融资前估值是600万,而风险投资(vc)400万,那么创业团队就有60%的股权,VC有40%。一般而言,现在的创业团队把自己的20%预留给了未来的要引进的人才。
为了留住老员工和吸引新员工,公司会设立期权池,这也会稀释原有股东的股份。每年,公司都要保证期权池占据一定的比例,来激励员工们。员工们在加入公司初期,因为心里清楚,公司其实是前途未卜,所以往往要求拿到较高比例的期权补偿。而每一次给新员工发期权,公司创始人和部分老股东的股份就会被稀释。
老员工和旧股东的期权稀释过程
每一次新一轮的外部融资进来后,随之而来的期权池的调整和新的投资者的权益都会使老员工和原有的投资者手里的股份被同等的稀释。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员工手里期权的价值反而是增加的。例如:一个员工在公司种子轮融资后加入时拿到了1%的期权,但是公司在A轮融资后,他手里的期权只剩下0.6%。但公司的价值其实是在不断增加的。
即便是公司创始人,经过了多轮融资和期权池调整后,最终手里剩下的股权比例也大为减少。例如一个创始人在公司成立之初有60%-70%的股份,上市后可能手里只有20%-30%的股份。
为了防止股权稀释而导致控制权大大减少,创始人们可以采取特殊的股权设计,以起到类似Google,Facebook、京东的”双层AB股股权结构”的效果,保证自己对公司的发展占据主导。京东的刘强东,只拥有16.2%的股权,却能掌握80%的投票权。
即便是同一个职位,越往后加入公司,能拿到的期权越少。这是因为,除了因公司融资和增加期权池带来的稀释效应外,越往后加入公司的员工所需承担的风险也在减少。“风险越大收益越大”,似乎是一个社会中普遍通行的法则。
公司通过设立期权池的方法给员工做股权激励,虽然CEO自己手中的股份被稀释掉一部分,但此举留住了关键人才,且吸引了优秀的人才加入公司,长远来看是值得的。如果吝惜股份,则较低的薪酬礼包吸引不了最好的员工,对公司的负面效应不小。
Q3:股权稀释是什么意思?
股权稀释顾名思义就是股权所占比例减少了。一般情况下股权代表的是对公司的投票权和分红权,所以股权被稀释就意味这两个权利相应减少。
股权稀释,有两个层面上的解释,一是企业增发股份,导致原持股股东手里的股份占比降低,股权被稀释,原持股股东一般指的是创始人团队。二是当公司追加投资时,后期投资者的股票价格低于前期投资者,或者产生配股,转增红股而没有相应的资产注入,前期投资者的股票所包含的资产值就被稀释。
对企业来说,在融资扩大的发展过程中,股权稀释是必须的,合理地进行股权稀释,也能够实现股东和企业的双赢。对于创始人来说,股权稀释意味着投票权比例的减少,但是持有股权的价值在稀释前后是否减少,关键取决于稀释前后公司价值的变化。
Q4:股权稀释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标杆资本 Benchmark Captical 合伙人、在线理财咨询管理平台 Wealthfront 首席执行官 Andy Rachleff
最近撰写了一篇为预测公司股权稀释建模的文章《股权稀释的影响》,可视为硅谷初创公司如何融资和稀释股权的一个典型。
融资稀释股权
说明未来融资对股权的影响前,我先解释一下成功的公司如何通过股权出让进行融资。
现在,一家成功的公司在它上市前可能需要经历四到五轮融资。通常,第一轮融资即种子轮,主要由个人天使投资者出资,融资规模从 50 万美元到 200
万美元不等,公司则出让股本的 10% 到 20%。
如果创业公司在第一轮融资后发展势头强劲,接下来会有早期风险资本跟进,早期风投通常会投资 500 万美元到 1000 万美元,占公司股权的 20% 到
30%。
然后是新一轮扩张,规模从 2000 万美元到 4000万 美元不等。再次说明,假设公司处于快速增长,募集这些资本仅需要出让 10% 到 15%
股份。而最终当公司稳步发展,年收入已经达到至少 2000 万美元时,成长期投资者通常愿意为 5% 到 10% 的股份投资 5000 万美元。
后期融资稀释股权到期权池
公司通常也会发行期权或 RSU,以吸引新员工和留住老员工,这样也会导致股权稀释。
每年公司都要扩大期权池,公司第一年招募员工所给予的股权要比第二年高,这是因为早期员工加入风险较大,公司前景还不明朗。期权池第二年的增量,通常要大于第三年,然后保持每年
5% 的稳定增长。
股权稀释的总体影响
员工股份被后期融资和期权池的扩大所稀释。这一点,通过下表可以说明:
针对每轮融资,我假定稀释等于上述融资比例的平均水平。此处的期权池稀释百分比,基于我对数以百计的私营企业的经验观察。
股权稀释在员工层面的影响
每当新一轮融资结束,现有员工和投资者所有权都被同等稀释,这些被稀释股份分配给新一轮融资和期权池增量。不论是员工还是创始人,他们的股权比例都以同样程度稀释。
例如,某员工种子轮融资后持有 1% 股份,在公司获得早期风投后只拥有 0.6% 股份,这是因为融资稀释了 25% 股份,期权池增加稀释
15%。总期权池所有权的增长比例不到 15%(即从 10% 到 21% ),因为原来的 10% 期权池被稀释到 6%。
你可能会惊讶地看到,经过几轮融资和期权池扩大,公司创始人股权最终只有
32.5%。记住这里的前提是公司收入极高,发展过程中没有失误。的确有一些例子创始人最终股权比例很高,比如谷歌和 Facebook,但这类公司少之又少。
如果你的公司发展不能持续超过财务预测,那么它很可能需要募集更多资金,而且是以较低估值进行融资,这会导致你的预期股权比例至少多稀释 50%。
选择早期加入好公司
股权稀释也反映在 Offer 中。为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中级软件工程师在公司第一和第二轮融资后的平均水平的 offer。
以我们公司为例,公司拥有 6 到 20 个(第一轮风投时的预期人数)三级软件工程师,第 25 和第 75 百分位的平均股本赔偿是
0.27%。公司拥有同样工程师大约 21 到 50 名(第二轮风投时的预期人数),平均股本赔偿为 0.084%。
因此对同样的工程师,从第一轮融资到第二轮,Offer 提供的期权下降 68.9%。这远远大于融资和期权池扩大导致的 17.5%
的稀释,这是因为第二轮融资后员工加入公司的风险显著降低。
对于同一个员工,第三轮风投后,一般 Offer 给予的股份是 0.071%,这比上一轮要低 15.5%,根据我们的模型预计是
12.5%。随着公司发展,加入它的风险降低,但你的价值也下降很多。风险越大,潜在回报也越大。
为什么股权稀释是值得的?
你可能想知道,为什么公司愿扩大期权池,即便会稀释股份。其实很简单,如果你是 CEO,面临的选择是:
1)出让股份招募新员工和留住老员工,同时股份稀释 5%;2)雇佣数量不足或能力不足的员工,股份稀释程度较低。我想你会选择前者。
想法
股权稀释未必是件坏事,公司筹集资金后增长更快,这将补偿稀释的损失。公司的发展对你手上股票期权或
RSU 价值的影响远远超过你的股权比例。
换句话说,饼本身的大小,比你手上那一片要重要得多。
Q5:关于股份制后期如何稀释的问题。
第一、增资必须经过股东会决议通过后才行,否则就不是增资。
第二、如果经过合法程序增资,那么像你这种情况,股权就被稀释了。
第三、原先你一股是20%的股份,现在如果公司注册资本为45000万,你的资金不变,你则占10%股份,你在整个公司的股东权利就被稀释了。
Q6:经营者随意稀释股份,会受到哪些限制?
在2006年证监会推出的《再融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关于非公开发行,除了规定发行对象不得超过10人,发行价不得低于市价的90%,发行股份12个月内(大股东认购的为36个月)不得转让,以及募资用途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不得有违规行为等外,没有其他条件,这就是说,非公开发行并无盈利要求,即使是亏损企业也可申请发行。
Q7:公司股票增发,持股比例被动稀释是利好还是利空?
公司股票增发,持股比例被动稀释是利空。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6-1845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