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投资理念

贝莱德集团持股中国公司2020(贝莱德世界能源基金)

贝莱德集团持股中国公司2020(贝莱德世界能源基金)

内容导航:
  • 苹果公司市值这么高为什么没有首富?
  • 今年上半年有哪些知名优质外资银行保险机构获准批设?
  • 汇丰银行的控股股东及十大股东
  • 汇丰银行最大股东有多少%股份
  • 汇丰银行和东亚银行最大的股东是谁?
  • 有谁知道汇丰主要股东及持股比例?
  • 汇丰控股的组织架构
  • Q1:苹果公司市值这么高为什么没有首富?

    截至2017年9月30日,苹果公司前20大股东皆为机构持股,前20名机构持股比例之和仅为34.76%,股权比较分散。截至11月3日,持股第一的美国领航集团持股为6.45%,对应市值为564.96亿美元。美国领航集团是全球第二大基金公司。持股第二的是贝莱德集团,又名黑岩集团,是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集团。贝莱德集团持有苹果公司4.29%的股权,对应市值375.76亿美元。持股排在第三的是SSGA道富投资管理公司,持有的苹果公司股份比例为4.11%,对应市值约为360亿美元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是苹果公司第五大股东,持有2.52%的股权,对应市值约为220.72亿美元苹果这样的上市科技公司,一般能成为首富的都是公司的创始人或者CEO,

    为我们所熟知的如微软的比尔盖茨、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以及腾讯的马化腾和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但是像苹果这样创始人被自己公司炒掉就比较特殊了。1976年,史蒂夫乔布斯、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和罗韦恩三人一起创立了苹果公司,罗韦恩有10%的股份,但是公司成立不久罗韦恩就把股份卖掉退出了苹果公司。1980年,苹果电脑股份价值一路水涨船高,沃兹尼亚克有感于公司同事的付出,将自己名下将近三分之一大概8万股的股票低价卖给了同事,后来苹果公司于12月份上市,460万发行流通股一夜售罄。到了1985年,苹果公司因为好几代产品的失败,董事会将责任归咎于乔布斯并将他逐出了公司,乔布斯一怒之下卖掉了所有苹果公司的股份(象征性的留了一股)。后来苹果因为乔布斯再度崛起,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和市值。沃兹尼亚克也于同一年离开苹果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在苹果公司发展历程中,CEO换了好多任,加上融资和股权变更,苹果公司的股权变得很分散,乔布斯去世之前,他所占有的苹果股份也只有0.6%,是苹果最大的个人股东,所以苹果没有出现首富。

    苹果公司作为世界上最高市值的公司,之所以没能产出一个首富的主要原因是:苹果公司的股权过于分散。

    根据通达信软件显示的苹果十大股东持股情况来看,苹果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美国领航集团,持股比例为6.50%;第二大股东是贝莱德基金管理公司,持股比例4.33%;第三大股东为SSgA财富管理公司,持股比例4.00%;第四大股东为富达管理研究公司,持股比例为2.64%;第五大股东为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持股占比2.60%。

    前五大股东的总持股占比为20.07%,很明显苹果公司的股权较为分散,且公司并没有控股股东。

    此外,苹果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均为机构投资者,并无个人持股。拿“股神”巴菲特举例,当我们计算巴菲特的个人财富的时候,他所持有的苹果的股份市值我们需要这样计算:苹果市值x伯克希尔所持苹果股份的比例x巴菲特所持有的伯克希尔的比例。也就是说苹果虽然市值高,但是也架不住一直乘以小的百分比。

    那除了机构之外,个人持股呢?

    数据显示,苹果公司的最大的个人股东是亚瑟莱文森,2011年接替乔布斯成为了苹果的董事长,持股比例为0.03%,第二大个人股东是CEO库克,他的持股占比为0.02%。我们按照目前苹果的9025亿的市值分别算一下这二位的身价,莱文森的是2.7亿美元,库克的是1.8亿美元,按照目前的汇率计算,莱文森所持苹果的股份市值是17.85亿元,库克的是11.90亿元。而目前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的首富比尔盖茨的个人财富是86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也就是5685.46亿元。

    所以说苹果公司的市值虽然高,但因为其股权比较分散的缘故,并没能造出一位世界首富

    Q2:今年上半年有哪些知名优质外资银行保险机构获准批设?

    新加坡富登管理有限公司
    贝莱德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韩国的大韩再保险在华设立了再保险分公司
    美国贝莱德金融管理公司
    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Q3:汇丰银行的控股股东及十大股东

    http://hk.finance.yahoo.com/gainers?e=HK 自己点开查吧
    实在不行就输英文去官网
    很多年报出了 最近的 下面就有连接 都是PDF格式的

    Q4:汇丰银行最大股东有多少%股份

    JPMorgan Chase& Co.,7.36%

    Q5:汇丰银行和东亚银行最大的股东是谁?

    李国宝

    Q6:有谁知道汇丰主要股东及持股比例?

    股东变迁
    根据苏石兰制订的计划书,汇丰最初的资本总额定为港币500万元,分为2万股,每股250港元。开业时实收资本250万港元。
    1866年港英政府颁布“汇丰银行法”,规定除额定资本不变外,股份数扩大一倍至4万股,每股面额下降一半为125港元;在获得总督同意后还可以增加股本250万港元。1867年汇丰实收股本为300万港元。虽然该法令规定汇丰全部股份必须最迟在4年内交付完毕,但实际上汇丰直到1872年才收足500万港元,对此港英政府态度宽容。
    汇丰的第一批股东,已经显示出新银行所具有的国际性、地方性特征。临时委员会14家成员中,除了富商道格拉斯?拉泼来克和大英轮船公司,其他为12家洋行,个个实力不凡,其中宝顺、大英、、道格拉斯?拉泼来克、太平、吠礼查、公易、搬鸟八家是英商,琼记是美商,禅臣是德商,毕是丹麦商,沙逊是英籍犹太商,广南、顺章两家是印度商(帕西族)。有他们作为大股东,新银行便有了坚实的资金后盾。
    不过,当时英国在华最大企业怡和洋行(Messrs. Jardine, Matheson & Co.)和美国在华最大企业旗昌洋行(Messrs. Russell & Co.)却拒绝购买汇丰股份,因而缺席股东名单。当时同为英商的怡和洋行与宝顺洋行、同为美商的旗昌洋行与琼记洋行(Messrs. Augutine Heard & Co.)是生意场上有名的两对死对头,怡和与宝顺在鸦片贸易上关系紧张,旗昌与琼记也在航运业务上竞争激烈,竞争对手宝顺与琼记成为汇丰的两大股东,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怡和与旗昌最初对汇丰的态度。另外,怡和、旗昌等大洋行自身设有银行部门,长期从事利润丰厚的国际汇兑生意,汇丰在香港的创立对怡和、旗昌等大洋行(特别对于怡和)而言无疑是一种威胁。
    不过,与怡和相比,旗昌对待汇丰的态度比较温和。虽然一开始曾谢绝参与投资,但答应支持汇丰,到1866年12月,旗昌已与汇丰建立充分联系,于是加入汇丰股东行列,其老板福士(W. H. Forbes)还入选汇丰董事局。怡和则一直比较强硬,坚持与汇丰不合作,直到1877年才改变态度,其总经理克锡(William Keswick)加入汇丰董事局,3年后又当选为汇丰董事局主席,从此与汇丰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
    香港本地、中国内地及海外各地的华人也投资购买了大量汇丰股票,成为银行股东,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他们只参与红利分配,并不介入汇丰的决策经营管理,因此华人资本并未改变汇丰作为一家在华外资银行的基本性质,华人的投资行为被称为“附股”。

    Q7:汇丰控股的组织架构

    先以洲份划分,再按当地汇丰银行创立年份排列
    亚洲大洋洲
    香港 - 汇丰 / 恒生;中国 - 汇丰 / 恒生;日本;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韩国;台湾;澳洲;越南;新西兰
    香港汇丰的子公司(以下地区的汇丰以香港汇丰的子公司形式运作):哈萨克;澳门;孟加拉;印度尼西亚;文莱
    中东非洲
    巴林;黎巴嫩;约旦;阿曼;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埃及;亚美尼亚;以色列;利比亚;毛里求斯;巴基斯坦;卡达;南非
    欧洲
    英国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前称米特兰银行有限公司,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于1987年收购米特兰银行14.9%股权,并于1992年由汇丰控股收购其余股权,成为汇丰集团数一数二的大型收购事件。现时英国汇丰银行为汇丰集团在欧洲地区的总管理处,该行及各附属公司主要在欧洲地区设有分行及办事处。
    HSBC Trinkaus & Burkhardt AG-前称Trinkaus & Burkhardt KGaA,是一家在1980年被米特兰银行收购的德国银行。
    汇丰建信银行-前称瑞士建信银行,于瑞士苏黎世创立,加入汇丰集团之前为米特兰银行的附属公司。
    HSBC Bank AS-1990年在土耳其创立,原本是米特兰银行的附属公司。2001年,英国汇丰银行收购Demirbank TAS,并并入HSBC Bank AS。
    汇丰私人银行(瑞士)有限公司-前称利宝银行(瑞士)有限公司,于瑞士日内瓦创立,加入汇丰集团之前原本是利宝银行集团的附属公司。
    马耳他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前称Mid-Med Bank plc,于1999年由米特兰银行收购70.03%股权。
    法国汇丰-前称法国商业银行,于巴黎创立,2000年被汇丰控股收购,汇丰控股亦同时在巴黎证券交易所上市。
    美洲
    美国汇丰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于1980年收购海丰银行51%股权,并于1987年再收购其余股权;1999年,汇丰再收购利宝银行集团,并且并入美国汇丰银行。
    加拿大汇丰银行-1981年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在加拿大温哥华创立。
    巴西汇丰银行-前称巴马兰特银行,1997年,汇丰巴马兰特银行成立后接管其资产、负债及附属公司。
    阿根廷汇丰银行-1987年,罗伯士集团由米特兰银行购入股权,其后再拨入汇丰集团,并于1997年成为汇丰全资附属公司;2006年,汇丰再收购Banca Nazionale del Lavoro阿根廷业务,并且并入阿根廷汇丰银行。
    墨西哥汇丰银行-前称Grupo Financiero Bital, SA de CV,于墨西哥城创立,2002年被汇丰控股收购。2011年首季贷款额为1,672亿元(墨西哥披索),增长近15%,而截至3月底,存款达2,596亿元,上扬15.3%。
    美国汇丰融资有限公司-2003年,汇丰收购Household International, Inc.;2005年,汇丰再收购Metris Companies, Inc.,并且并入汇丰融资。
    百慕大银行有限公司-2004年被汇丰控股收购,汇丰控股亦同时在百慕大证券交易所上市。
    巴拿马汇丰银行-1973年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在巴拿马巴拿马城开设办事处,2007年升格成为当地分公司。
    巴拉圭汇丰银行-原为莱斯银行TBS巴拉圭业务。
    哥斯达黎加汇丰银行-原为Banex,因主要股东Grupo Banistmo于2007年被汇丰完成收购而组成。 汇丰控股董事会由17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13名非执行董事
    范智廉(主席兼执行董事);
    骆耀文(副主席兼独立非执行董事);
    欧智华(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
    麦荣恩(执行董事);
    霍嘉治(执行董事);
    史美伦(非执行董事);
    凯芝(独立非执行董事);
    张建东(独立非执行董事);
    顾颂贤(独立非执行董事);
    方安兰(独立非执行董事);
    何礼泰(独立非执行董事);
    李德麟(独立非执行董事);
    骆美思(独立非执行董事);
    费卓成(独立非执行董事,风险委员会成员);
    穆棣(独立非执行董事);
    约翰桑顿(独立非执行董事);
    约翰列普斯基(独立非执行董事,风险委员会成员)。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6-346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