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转股公司有哪些(什么是债转股)
内容导航:
Q1:什么是债转股?
债转股定义:债权转股权是指公司债权人将其对公司(以下称“被投资公司”)享有的合法债权转为出资(认购股份),增加被投资公司注册资本的行为,不适用于公司设立。
债转股条件:⑴被投资公司全体股东一致同意;⑵债权应当基于双务合同产生并以货币给付为内容;⑶同一债权涉及两个以上债权人的,应当经该债权的全体债权人一致同意;⑷债权人如果同时是被投资公司债务人的,该债权人实施债权转股权的金额不得超过其所享有的债权抵销所承担债务后的余额;⑸债权出资评估作价金额应当经被投资公司全体股东一致同意;⑹债权人或债务人为国有企业或者其他国有性质单位的,应当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债转股要求:⑴债权人应当与被投资公司签订《债权转股权协议》。依照《债权转股权协议》的约定,相关债权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为对被投资公司的股权;⑵转为出资的债权应当经具备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专项审计和资产评估,;⑶公司以债权转股权形式增加注册资本的,应当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验资证明应当依照《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载明该债权的审计和评估情况。
注意事项:⑴审计和资产评估应当采用同一基准日。⑵债权转股权的作价金额不得高于该债权经审计确认的帐面值,也不得高于该债权的评估值。⑶以债权转股权方式增加的注册资本不得分期缴纳,被投资公司应当一并申请办理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变更登记。
Q2:债转股企业应具备什么条件
一富财经认为市场化债转股对象企业应符合如下条件:
1、公司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
2、发展前景较好,具有可行的企业改革计划和脱困安排;
3、主要生产装备、产品、能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环保和安全生产达标;
4、信用状况较好,无故意违约、转移资产等不良信用记录;
5、因行业周期性波动导致困难但仍有望逆转的企业;
6、因高负债而财务负担过重的成长型企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成长型企业;
7、高负债居于产能过剩行业前列的关键性企业以及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企业;
8、股权明晰,未发生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有较大影响的重大诉讼和行政处罚。
Q3:债转股原企业和债转股新公司是什么概念
债转股原企业应该是指原债券发行人
债转股新公司应该债券转换成新的股票后的股票发行公司吧
这句话的意思我理解的是债券的发行公司以货物资产投资到债券转换为股票的股票发行公司,免征增值税.
Q4:债转股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债转股比其他减免企业债务措施的优越之处在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债转股后获得了持股权,可借此参与或控制企业,重组企业,从更深层、更根本的企业体制改革人手解决不良负债问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债转股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持股权,从而对企业的重组过程的操作及重组效益的实现会有所不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债转股企业的控股重组,由弱至强,大致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减轻企业债务负担。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持股较少,影响力或控制力较弱,主要以减轻企业负债负担的方式解决企业不良负债问题。债转股之后,企业债务负担减轻,利息成本支出减少,资产负债状况改善,有可能扭转亏损,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所持股权变成优良股权,实现追回不良资产损失的目标。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介入企业内部体制调整的力度不大,如果企业经营机制不改进,企业债务负担靠债转股而减轻,易于产生贷款约束软化的趋势,可能还会产生新的亏损和不良负债;即使扭亏为盈,也主要是因为享受免债优惠政策,没有整改措施,不能服人,容易对其他不良负债企业产生等待或追求国家减债政策的逆向引导效应。
第二种,尽快退回资产权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债转股后持有较强控股权。在不能使企业很快扭亏为盈的情况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主要采取清理追索债务,产权交易变现等方式尽快追回资产权益,并加强对企业经营班子的监督,阻止损害资本权益人的行为继续扩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出于尽快追回资产权益的策略选择,既可能采取与优良资产结合重组的方式使企业资产质量提高,也可能采取低价变现资产的作法使企业发展受损。
第三种,控股重组企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债转股获得企业控股权,对企业的经营体制进行大力度的调整重组。在资产方面,采取增加投入,购并企业等措施改善资产质量,壮大企业实力,提高资本增值能力;在经营及体制方面,调整重组企业经营班子,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的企业体制,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扭亏为盈,消除导致产生不良负债的企业体制及企业行为缺陷,实现企业健康有效率的发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在企业重组取得良好效益以后的适当时期,在企业资产升值的优势交易条件下转让股权,收回资金,甚至获得增殖收益。
Q5:一张图看懂债转股是啥意思
债转股,顾名思义即是将债权转化为股权,是一种债务重组,也是处置不良资产的常用方式之一。债转股一般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也就是国有企业的债务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它不是将企业债务转为国家资本金,也不是将企业债务一笔勾销,而是由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
债转股的实施一般起到两个作用:一是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二是帮助企业去杠杆,减轻经营压力。
从去年的股市股灾,到供给侧改侧改革,无疑都是都是围绕着“去杠杆”进行。对应债转股的功效,此次两则《意见》的等于正式出台明确了我国此次“去杠杆”的路线图。而从整体精神来看,此次“去杠杆”不同于以往的“债转股”,本次的“债转股”将以市场化选择为核心,以不兜底、不强制、不免责为原则。让市场根据自身需求参与并开展“去杠杆”工作。政府充当组织协调角色,不去当兜底的冤大头。市场化的选择使得那些优质的企业得以减少债务压力的同时,也降低商业银行的坏账率。
Q6:银行的不良贷款转为股权有什么坏处
会对银行业的健康带来极大隐患:
一是严重的期限错配问题。银行的贷款资金源于存款,存贷款的期限管理是银行业流动性管理的重要课题。贷款变股权后,会对银行流动性管理带来极大压力,因为股权没有期限。当然,在央行支持下,银行正常兑付存款资金是没有问题的,但现金流的匮乏很容易推高银行间市场利率上一个台阶,使货币宽松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债权损失风险。债转股的标的企业以过剩行业为主,中长期前景并不看好。虽然上世纪90年代,承接债转股和坏账剥离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事后都盈利了,那是因为加入WTO之后,中国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出口高增长和经济腾飞阶段,所谓的包袱很容易变为优质资产。现阶段,中国转型升级的方向是高端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产能过剩行业很难再成为主角,对应的股权也缺乏足够的升值空间。
三是影响银行业的转型升级。银行业目前也是困难重重,面临不良高发、融资脱媒、息差下降、互联网金融冲击等内外问题,债转股表面上延缓了不良高发态势,但治标不治本。相反,重组和处置这些股权将占用大量精力,可能会影响到银行自身的转型升级。
Q7:简述资本筹措主要方式及其利弊分析
国有银行上市之利弊
国有四大商银上市,硬说是百利无一害,有失客观,从利弊分析中,兴利除弊,才是正途。
利的方面
(一)以上市直接融资方式充实资本:衡量银行资本状况的重要指标是资本充实率,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商业银行资本充实率不得低于8%,大陆《银行法》也有同样的规定。资本充实率代表了商业银行应对金融危险的能力,该比率越高,存款人的本金安全就越有保障。目前大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实率普遍未能达标。如去(1999)年9月底,工行为4.57%、农行为1.44%、建行为3.79%、仅中行达到8.5%。
(二)有利于社会监督与透明化:成为上市公司后,依法定期公布信息,经营业绩与公司重大作法,可达到一定的透明度,股东、监管部门与社会大众的监督力度会与日俱增,有利公司的管制与经营的改造。相对而言,投资决策失误,公司重大措施的制定,受到一定的约束,可避免黑箱作业。
(三)有利于分散银行的经营风险:股票发行与上市意味着银行经营风险分担的社会化,集中表现在股份银行体现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银行的股份越是分散,股东数量越多,其分散风险的功能就越显著。如此一来,国家一肩挑起的风险,可逐步放下。同时商业银行过去依赖政府财政补助的习性,也可日渐获改善。走向向股东负责,非向上级政府负责。相对而言,银行经营效益自然增长。
(四)资源可妥善运用:所谓的资源,不仅是所获资金,包括人员与设备等。过去国企办社会,视为当然。把企业的资源去办社会福利事业,造成沉重负担。上市后,社会福利事业应剥离,交由各级政府编预算来处理,企业只须依法缴纳员工的社会保障金的一部分。如此企业资源妥善运用,过去拨去办社会事业的人员与设备可收回,加以重新训练和安置。
(五)可壮大与平衡股市:以今年7月19日中国股市沪指上升到2000点,沪深上市家数逾1000家之际,金融只有5家,整个比例上不平衡。
弊的方面
(一)误以为上了市,就可达到公司的改造:上市后,固然有来自外界监督的压力,但公司本身如缺乏制上市后的自觉自律,不良资产仍然产生,就会成为股东及投资者避之惟恐不及的股票。千万不可误以为上市是解决国有商银困境与迎接加入WTO的万灵丹。如上市查核与公司负责人心态度不调整,易陷入为人诟病的吃完财政,吃股民,即以发行股票换钞票的"圈钱"弊病。
(二)股民负担改革成本:国有商银上市,一方面开拓了股民投资的管道,另一方面是否也由股民担负了一份改革的成本。在国有股与法人股比例大下,股东大会的发言权是否受重视,值得考虑,而以上市作为改革的方式,以上对股民是否公平,应慎重考虑,向股民详细说明。更重要的是透过上市,彻底改变经营体制,使股价为社会大众认同,对国家、企业及股民都有利。
(三)关注银行风险转往财政风险:国内国债负担沉重,截止1999年止,全部国债达19,895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国内生产总产值的近25%,比五年前提高5倍以上。中央财政对国债的依存度大大高于西方国家平均水平,中央财政债务负担提高,扩大发行国债的余地愈来愈小。1998年中国预算债务负担率为9.6%,1999年为11.7%。但为防金融风暴,1998年财政部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的特别国债,专门用于补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为开发中西部的资金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庞大资金,如再发行国债,财政负担重,而虽然国有商银上市后,政府不必再负担财政,可是如股市不景气、股价下跌、融资不足,政府国债无再发行补充国有银行资本金,银行危机与财政危机将相互影响。
由以上看,利大于弊,然弊的部分,改进与防范并不难。有的只是观念上的问题,例如上市前股份改革,上市后避免再吃大锅饭。而有的为法令规章和制度设立的问题,银行风险管理与依法建立制度,又如上市后信息定期披露,对股民公平,又可防范风险。
四项建议
(一)主承销商所负责的国有四大商银辅导上市,必须确定负起责任:新的股票发行制度,由审批改为核准制,主承销商要为自己的商誉信用评分负责,一旦四大商银辅导考核上市,应拿出对国家、社会和投资人负责的态度,一签名保荐上市,必然是信用卓著的。
(二)扮演经济警察的会计师应负起责任:一般投资大众,少有看得懂密密麻麻的公司会计帐目,主承销商所指定的会计,应负起责任仔细查核,不可因是国有商银而网开一面,甚至加以化装伪造帐目,为上市而上市,这又何异于过去的红光与琼民源事件。
(三)以自律代替他律:以上所言的社会大众、股东等的监督,毕竟是他律,被动性的作法。而如自觉自律,更可赢得大众的信任。银行间的自律协会,是过渡性作法,一旦加入WTO,自律不足,他律又无法产生效用,在市场化优胜劣败淘汰下,国有商银也会倒闭的。
(四)采取1997年8月间人民银行稽核监督部门所提出的研究报告,融合了国际货币基金作法,对呆坏帐分类管理的作法要设计这个信贷管理表,旨在改变国有商银。管理上的基本观念,勿因上市吸收资本金充足后,就可高枕无忧的错误观念。尤其是风险观念的加强不可忽略,过去国家垄断风险,再多的呆、坏账,与银行信誉和风险关系不大,毕竟有国家信用担保,一旦上市,国家逐步退出,银行就得一步步地面临信用与风险,即“企业信用”日益大于“国家信用”,最后以“企业信用”为主。因此,如缺乏风险管理,可能就掉入金融危机中。
未来走向
(一)基于全球化与加入WTO的挑战,国有商银上市,透过股市资产重组是可预见的:由于银行信息化的来临,电子银行、网络化的设计是不可避免的,而此一设计需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降低竞争成本,银行合并或作策略联盟是必然要面对的。然为合并而合并,采“弱弱联合”,造成更弱,还不如不联合。或彼此企业文化不相融,僵化地合并,必然走向分离,或费时日去磨合。
(二)政企分离是未来必然走向:一般国企早就作此要求,何况也是属国企的四大商银,所谓的政企分离,即所有权(董事会)与经营权(专业经理人)分开,作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既然上了市,股权也分散了,政企分离要求也会日益高涨。而上市初期国家控股所持有的国家股和法人股,由于不流通,可高达70-80%之间,对一般股东不公平,同时也易为人锁定筹码从中炒作,所以未来如何进一步释出国有与法人股,应有所考量。
(三)上市国有商银股权分散了,政府所要管理的,转向宏观管理;透过货币政策、利率、存款准备率等作为,由中央银行公开操作调控。而不是像过去,动辄以行政干预,强行命令财政拨款那一个企业,去救那一个公司。央行管的是宏观的运作与交易秩序、危机的防范等。届时上市商银与企业和个人的来往,可透过市场机制,各自作选择权。尤其是利率自由浮动后,银行间的自律协定将被打破。
结论
国有四大商银循序改革符合条件,股票上市是应走的路,因为加入WTO在即,竞争激烈可想而知。既然债转股有成果,减轻了四大国有商银的债务,可符合上市条件,当以走向上市为最佳选择。由政策背景的客观讨论中可知,国有四大商银上市,是有必要的,而利弊分析中,虽利弊互见,但现况与未来看,利大于弊,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计划经济时代所遗留的国有独资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形成现代化公司,股票上市,既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又开拓了股民多元投资管道和依序操作下,可避免金融危机与等待危机的恶化和来临,倒不如早做。否则今天不做,明天可能后悔。何况目前开发中西部与办社会保障,需大笔资金,政府无法分心再去照顾国有银行,而处理得当顺利上市,以目前股市荣景,上市国有商银又争气的话,国有股与法人股,乘势释出,对西部开发资金和社会保障的资金筹措,可带来莫大的助益。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6-696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