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暴跌有什么影响(2015股市暴跌多少人死)
内容导航:
Q1:股市暴跌对中国的经济有何影响
会导致融资水平降低。间接的影响到中国经济!
导致主力之前大量出货真正的原因是巨大的大小非解禁,和巨额恶意增发,主力资金很难接得下来,为了防止替解禁资金站岗只有选择在他们出来前出局。
这确实是很矛盾的问题,如果政府救市,由于印花税是猛药,会让机构有机会再次拉高出货,股市在机构出完后可能死得更快,到时候里面真的就全套的是散户了。现在政府也处于矛盾中,现在要做得是要自救不要等政府的救助。
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死多头,也不做死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
这几周的行情已经到了股市转折点了,可能决定今年的最终行情结局。大盘3447这个点位能否站稳才是关键,就算站稳了,10日均线压制的3526点附近能否突破并站稳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前几次反弹均是在10日线上失败的,带来了一波更大的跌幅,之前市场出现关于国家将调低印花税和将公布股指期货等众多利好传言,现在结果出来的,全是假的,大盘延续反弹行情的希望再次破灭了,现在基本可以肯定是机构制造的传言了,所以说如果大盘再次变弱请参考2月4日反弹后的走势.5周之前空间日记就提示过很多指标继续处于危险境地(某些指标从2005年7月过后都没有被考验过,而现在已经被严重击穿了要防止行情可能会逆转),如果无法用连续量能逐渐放大上攻来修复指标,08年就可能出现股市的寒流。那天3600点轻松被击穿,本人也很希望大盘如我以前的乐观估计那样,但是短线大盘确实面临很危险的情况,是06、07年都没遇到过的。如果后市股市再次变弱继续破位下行击穿3400点,建议就要控制仓位了,虽然很多人凭经验认为当前期的强势股出现大幅度补跌后市场的底部就会诞生,但是主力大量抛售蓝筹股导致的这波大跌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期的打压是为了换股,而现在机构在巨额再融资、通货膨胀继续高位运行、巨额大小非解禁等众多负面因素的压制下运营压力日益加大,现在的主力疯狂杀跌已经不仅仅是打压换股这么简单了,而逼政府调整印花税和规范恶性巨额增发等负面问题已经成为现在杀跌的主要目的了,这种尴尬的情况往往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大盘的底部已经不仅仅是靠所谓的分析专家凭以往对大盘的经验分析出来的了,其实大盘的底部出现只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就够了,一、主力机构要的政策兑现,二、主力资金大规模进场,把这两个最基本的条件来判断底部是否形成应该就会使自己抄底失败的几率降到最低,防止自己抄到半山腰上。 之前的交易日大盘出现了多杀多的情况,主要以基金做空为主,而这是由于基金赎回造成的,抵消了新基金建仓的利好,基金的恐慌抛售和散户的恐慌抛售性质不一样,对大盘的杀伤力很大。现在机构内部也出现了严重的大盘目标位分化,这会使基金的行动变得矛盾,更会使大盘变得不稳定。请记住大盘的底部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抄出来,主力没有统一的步调大力做多前观望才是明智的。钱拿在手里才是最安全的。
不要管底部在哪里,这两个条件没有兑现,就不是底,一些不管痛痒的利好只是缓解股指下跌而已。鉴于现在的点位的巨大风险,建议投资者的仓位控制在1/3以下,以应付大盘现在的不确定性. 由于量能也并是是很理想,而印花税的调整暂时没有兑现仅仅是传言,要防止是主力再次故意制造出来,为拉高减仓造势,既然条件还没有出现,请以超跌反弹谨慎对待.现在在大盘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控制仓位是回避风险又防止踏空的唯一方法!
股市的法则不会变,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而炒股的实质就是主力,主力大量出货的品种和板块只要主力不再次大规模介入后期走势都不会太理想,请紧跟主力资金的步伐,才能将自己资金和时间损失的风险降到最低。前期主力大量出货的金融、地产、石化等大盘股虽然超跌,但是主力资金没有大规模介入的情况下反弹力度仍然谨慎对待。只有主力大规模的介入这类板块才能算真正的热点切换,一两天的涨跌不说明什么。
3500点现在已经不是资金争夺的一个点位了,弄不好将成为牛熊的转折点.之前再次失守3500了,如果仍然大资金没有持续的大规模介入的情况下,站稳3500那建议暂时将钱拿在手里吧,规避风险,大盘可能再次探底如果3300~3400这个强支撑位置不击穿还可以看好后市,如果失守,看低下个支撑位3000点,.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祝你好运。
Q2:股市暴跌,经济情况又恶化了,对易货会有什么影响?
对外贸易影响太大了,美元继续贬值,对外贸易所能兑换的钱就少了。。。
Q3:全球股市下跌有什么坏处?有什么好处?对于中国有何影响呢?
股市广角镜】(望能从中得到你所需要的信息,或可作为你投资时的参考)美国众议院十月四日通过了大规模金融救援议案,该计划立即得到美国总统的签发实施。这意味着金融风暴的扩大化得到了初步抑制,稳定了美国金融市场。 美国金融业的转好,这对全球的金融界多少是一个稳定。对于中国几大银行投资于美国的资产有了一个保护,即使再出现问题也不会损失很大了。这对投资者心理上应该是一个稳定。美国救市方案的通过,不仅可以暂时让投资者对美国危机对中国股市的负面影响可以放一下心了,而且还对本国政府救市新方案有了期待。这对稳定投资者投资心态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如果美国众议院不伸出援手,美国经济下滑所造成的损失,将会大大超过美国政府付出的资金数量。尽管美国实施了救援计划,但由于它不能短期内解决实体经济出现的衰退,导致了世界各国对美国金融“创可贴”的有效性的怀疑,几天来的各国股市的连续下跌,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中国股市经过接近一年的漫漫回归之路,股指已从6124点下跌至1802点,共有90多只个股的市盈率处于十倍以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个股跌进价值投资之内,中国股市的总市值已经缩水超过百分之七十,初步地挤空气泡,榨干了水分。央行9月15日宣布下调双率,反映了在现行经济可能出现下行的风险面前,从紧的货币政策有松动的可能。这对于当时下滑而又颓靡的中国股市,是个输氧般的危倒挽救。 国家管理高层为了应对越演越烈的国际金融危机,也为了表示对颓靡的股市没有坐视不管,联手央行和国资委纷纷出手救市。国内管理层于18日晚间发布了“证券交易印花税单边征收、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以及汇金公司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三项利好。对挽救国内投资者颓靡的信心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多重救市组合拳的本身,就是一个有力的托市力量,消弭了股市的下滑颓势,起振了入市人的信心。终于让股市迎来一次强劲的中级反弹行情。 这轮中级反弹行情,就是大盘在极度超跌后的、遇到综合政策利好出现的上涨行情,是一个深幅超跌后的反弹行情,先是急升急拉的、后为进二退一式的波段上涨,是这段反弹行情运行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1802点,将成为中国股市的中期底部(也有人称之为政策底)。 技术形态上看,短线指标出现向下排列,短期积累了一定的做空动能。节后的两天走势,因为节前已有反弹到阶段性的高点,所以选择了向下调整。究其原因,一是在底部入市的资金,有了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获利,他们采取了获利了解的操作;二是基金大户在世界金融和经济加剧动荡的时期,对后市抱有不甚乐观的态度,从而选择了卖压的操作手法。就连前时异军突起的、大盘在波段调整时还能逆势大涨的证券券商板块,也不能免俗幸免。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就下跌了120点,第二个交易日又下跌了15.90点,并将继续向“9.19”跳空缺口处的2067点靠拢。 预计后市,中国股市的股指,将在1880点至2350点的范围之内,做一系列的“旗型整理”---每次回调到低点,它的底部逐渐抬高;每次上升到高点,它的顶部却又逐级降低。直到后来,它的震幅终将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窄,到那时,就是重新选择突破方向的时候了。但是,中国股市的后市,由于有市场维稳、及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中国经济远远没有西方发达国家的萎缩程度。再者中国股市仍属于中长期的大底,因此其仍有振荡上行的做多动能。 我们不妨回过头来再看一看,9.19以来,两天的时间上涨了300多点,接着的两天,又有个股分化的上涨,在这之后,节前最后一周的周二和周三前半段的强势回调整理走势,属于淘沙般的、洗去浮筹的强势整理行情。股市在有了一定的涨幅之后,如要它不换一种步伐歇歇脚,那是不现实的。人在爬台阶时,每隔十几、二十个台阶,都要缓缓脚步,何况这个有着上百万个利益纠葛体的、洋洋大观的中国股市?!节后股市开盘后开始进行的回调整理,就是这种换换脚步的股市走势,一俟洗去做空浮筹,股市便可重回升势。 在这种多重利好因素未有得到充分释放之前,这轮极度超跌后的、恰遇多重利好而唤来的反弹行情,还远未结束。各位股民不要被短时间的股市回调所惊恐,要看到股市的中期向好。 中国股市普涨大涨后的最近这一阶段,股指的涨跌是一个方面,个股分化的题材转换、和个股机会,又是另一个方面。因此不重指数,而重个股机会的操作模式,将成为股市旗型整理阶段的最佳操作方式。 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对于有眼光的投资者,现在的股市位置,仍然是中长期的大底,此时正是在选择好个股和买入时机的基础之上,进行战略性建仓的最佳时机。而对于一些短期炒家来说,其获利的期望值乃不可过高矣,要注意风险控制。每次大盘向上震荡到波段的高点,大盘将会再一次选择向下调整。对此,各位入市人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投资思路 。
Q4:有哪些影响为什么股市会大跌
一、宏观分析
1. 宏观经济变量
(1)利率
实际生活中的利率有很多种,与企业经营和人们生活最密切的就是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目前我国的存贷款利率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放开,央行(即中国人民银行)控制的是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基准利率的变动表明中央银行的意图,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非常之大。最近的一次变动是2007年3月18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
通常认为利率的提高对股市起到负面作用。首先,存款利率的上升使得存款收益更高,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投资者倾向于从股市撤出资金进行储蓄(要理解在银行存款也属于投资,安全性高风险小收益低的投资);贷款利率的上升提高了公司的筹资成本,增加了公司偿债的难度,盈利就相应减少;另外,房贷款利率的上升将使得一部分投资者从股市上把资金撤出来用于偿还房贷。以上的种种原因都造成股市资金的分流,股市资金的供给下降,如果将股票视为产品的话,对股票这种产品的需求就下降,根据价格与供求的关系,促使股价下降的压力很大。1993年5月15日和7月11日,央行两度提高利率,上证指数受到打压从1000跌落到几百点,股民损失惨重,而1996年5月1日和8月23日两度降低利率的结果则刺激股市急速上升。
但是上面这种传统的利率与股价的关系也要结合经济周期进行分析。3月18日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上调并没有使得股市应声而跌,反而在震荡整理中小幅上升,加息也不可能彻底扭转当前蓬勃牛市的大方向。究其原因,在经济处于繁荣增长的阶段,社会需求旺盛,企业利润增长很快,甚至完全抵消利率上升所造成的融资成本增加;在繁荣期,投资者对股市也强力看好,存款利率的小幅增加不足以吸引投资者转向。尤其我国目前处于全球经济的亮点,10%左右的增长率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眼光。资金面始终充足,小幅加息必然难以抑制股市的走强。反观日本,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十几年的经济衰退中,利率降到极低也难以振兴股市。
对于经济景气,一国居民深处其中必然有所体会。在经济相对不稳时,加息或减息就会起到重大的利空或利好作用,而当经济的繁荣或衰退在越来越多的人群中间取得共识时,利率的作用就会非常有限。
(2)汇率(人民币汇率)
汇率对原材料或产品涉及到贸易的上市公司影响很大,同时汇率也会引导国际资金的流向。很多研究人员认为我国目前股市的繁荣离不开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从直观上理解就是1美元只能换到更少的人民币。我国在2006年7月21日宣布汇率制度的改革,在此之前汇率一直停留在1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附近,在汇率制度改革之后,汇率弹性加大,波动幅度也加大,目前人民币汇率大约为1美元兑换7.8元人民币,而人民币升值的趋势还在持续。
汇率通过贸易渠道影响上市公司股价有如下几种情形:
① 若公司的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市场,而原材料不依赖于进口,则当本国货币升值时,本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价格上升,不利于本国产品的销售,而原材料成本不变,企业盈利下降,股价下跌。反之,当汇率贬值时,股价将呈上升趋势。
② 若公司的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市场,而原材料依赖于进口,当本国货币升值时,国内产品销售价格不受影响,而原材料成本下降,盈利上升,股价上升。反之,当汇率贬值时,股价将下降。
③ 若公司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市场,原材料也不依赖于进口,那么汇率对销售收入和原材料成本的影响都比较小。
④ 若公司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市场,原材料也依赖于进口,这实际上就是国际贸易中"两头在外"的情形,本国货币升值会降低产品销售收入,但另一方面原材料成本也会下降,汇率对利润的影响倾向于两种力量的互相抵消,最终汇率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3)货币供应量/信贷资金的控制 法定准备金率
货币供应量主要有三种M0,M1和M2。M0仅仅包括流通中的现金,M1包括现金和活期存款,M2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及单位其他存款之和。央行对M1和M2高度关注,监测经济运行。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是间接的,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这三大政策工具来操作。法定准备金率是近期比较频繁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准备金就是央行要求商业银行存放在央行账户的资金,它占存款的一定比率就是法定准备金率。该比率的提高将使得商业银行可以放贷的资金减少,从而间接地控制了流向股市的资金总量。需要说明的是,政策上不允许信贷资金直接流入股市,但是考虑这样一种情形:在信贷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打算购买住房的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房贷,从而将自有资金投入股市,而一旦信贷资金收紧,房贷难以获得或贷款规模较小,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富余资金投入股市,减少了股市上的资金总量。政府每次彻查违规资金入市的消息通常会导致股市的小幅下挫。
(4)通货膨胀率/加息
通货膨胀率衡量的是一国物价上涨的程度,通货膨胀率越高表明物价上涨得越厉害。通货膨胀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要视情况而定。
① 温和的、稳定的通货膨胀对股价的影响较小。如果通货膨胀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围内增长,而经济处于景气(扩张)阶段,产量和就业都持续增长,那么股价也将持续上升。
② 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很危险的,经济将被严重扭曲,货币每年以50%的速度以至更快地贬值,这时人们将会囤积商品,购买房屋以期对资金保值。这可能从两个方面影响股价:其一,资金流出金融市场,引起股价下跌;其二,经济扭曲和失去效率,企业一方面筹集不到必需的生产资金,同时,原材料、劳务价格等成本飞涨,使企业经营严重受挫,盈利水平下降,甚至倒闭。
③ 通货膨胀时期:并不是所有价格和工资都按同一比率变动,也就是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这种相对价格变化引致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产量和就业的扭曲,因而某些公司可能从中获利,而另一些公司可能蒙受损失。与之相应的是获利公司的股票上涨;相反,受损失的公司股票下跌。
另外,较高通货膨胀率通常会引发央行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从而对股市产生不利影响。
2. 国内经济政策
在我国,政府调控股市的政策通常会对股价产生较大的影响。从大的方面讲,政府针对股市的政策主要有发展股市和规范股市两种。1994年7月底,证监会"三大利好政策"出台,上证综指在短时间内从300多点上升到超过1000点,成交量放大几十倍。1994年9月,政府开始清查透支行为,并把"T 0"交收制度改为"T 1",上证指数在4个交易日内暴跌300点。
近期股市上最重大的改革就是2005年下半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长久以来困扰我国股市最重大的问题就是有接近三分之二的股票为国有股和法人股而不能流通,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不一致。股权分置改革就是采用对价(可以理解为对流通股股东的补偿)等方式使非流通股流通起来。首先,这一政策使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取得一致,实现了与国际股市的接轨,从长远看对股市的健康发展起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一改革也被认为是当前股市走强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从短期来看,非流通股股东(称为大非和小非)在当前股市较好的形势下的减持冲动也要充分考虑,尤其是非流通股所占比重较大的上市公司。
政府针对房地产和债券市场的政策也会影响到股市的表现。比如政府认为房地产过热而采取打压措施的话,原先投资于房地产的资金就有可能转而投向股市,从而推动股价的上升。
重要领导人针对股市的讲话也会反映出政府对股票市场状况的评价和看法,研究者也通常以此为依据预测政府将要对股市采取的政策。
国家的产业政策也会影响具体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对于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行业,其股票价格会被推高,而国家限制发展的行业,股票价格会受到不利影响。例如,国家对交通运输、水电、煤气等公共事业的产品和劳务进行限价,将会直接影响到公用事业公司的盈利,并使这类公司的股票价格下跌。
3. 国外重大政治经济事件
国外的重大政治经济事件会对当地股市产生影响,美国、欧洲、日本、香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股票市场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与我国股市的联动性很高。2007年2月27日被称为"黑色星期二",这一天,沪综指狂跌268.81点,跌幅8.84%,创下1996年12月以来单日最大跌幅。深成指跌797点,跌幅9.29%,接近跌停。从中国A股市场开始,世界主要股市上的指数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有研究者认为这是中国股市影响世界股市的开始。
Q5:中国2015年股市暴跌是政府为蒸发人民币吗
从宏观看,股市是个零和游戏。社会的资金进出股市,进入多,股市涨;退出多,股市跌。但无论涨跌,社会资金或财富总量是不变的,只是股票和资金的持有人通过交易变换一下位置。
那股票是怎么涨跌呢?股票的价格是通过交易活动确定的。在一个价位只要发生了交易,这个价位就被确定为所有股票的价格。问题是,一次交易的最低额只要一手即可,也就是说,确定价格的行为只需要极小的交易量就能做到,完全不需要所有的股票都以相同价格跑过来交易一遍。这就造成一种错觉:涨的时候股票的市值增加了,那就要相应的资金在那里“站岗”等着;而跌的时候股票市值减少了,相应的“站岗”的资金也减少了。人们都懂得减法怎么回事,问题是减法做完之后,一部分资金不见了!于是我们就会一头雾水--这不见的资金去了哪里?
其实是我们的逻辑犯了错误。市值的确定只是经由很小量的交易就“完成”了,而实际上,这时完成的根本不是整个市值的交易,只是完成了一个认可--所有股票对这次交易的认可,真正的交易也就是总市值的交易却尚未发生!在真正的交易尚未发生的情况下,所谓的市值只是一种假设!而作出这个假设的最低成本只是一手股票。
现在引入了假设的成本的概念,市值的假设是需要成本的。这个成本可是真金白银,所以,社会总资金要分出一部分实量到股市来参加市值假设的活动。这个活动进行的时候,理论上所有的股票都承认某种已经被认可的价格。这样就有了一种供需关系,股票代表供给方,资金代表需求方。当社会资金流入股市增大时,强烈的需求刺激股票价格上涨。反过来,资金由股市流出回到社会,需求减少,股票价格下跌。当参加市值假设活动的资金进出平衡,供需关系也趋于平衡时,股市牛皮。由此看来,所有的股票价格涨涨跌跌,都与真金白银的资金进出股市有关,资金多时股票涨,资金少时股票跌。
但是这些资金,1、它与市值不是一回事,市值只是一种理念上的“值”,因为股市永远不发生总市值的交易;2、它不创造市值,它只参加市值的假设,换句话说,它只发现市值;3、它是社会总资金的一部分,而且它也不参与社会总资金的增加和减少。在这里,社会总资金是一个常量,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股市市值的变化不会引起社会总资金的变化,能够引起社会总资金变化的是社会的生产活动,不是股市的市值假设活动。
当然,实际的情况要复杂的多,这个推论过程简化甚至排除了许许多多的细节。
有人会问,今年以来,中国股市下跌最多时近60%,一个调查显示多达90%以上的散户赔钱!这些赔了的钱谁拿去了?面对这个悲惨的事实,推理是苍白无力的。只有深刻的反思才能发现解决途径。那么我们的钱呢?还找得到吗?一种解释是,它们退出了股市。去了哪里就不好说了,去往很多领域。还有一部分尚未实现,是为浮亏。一旦那部分退出的钱又回到股市,这部分浮动亏损还可以改变亏损状态。退出资金又回流股市的情形下,那些已经实现了的亏损只是改变了资金的所有者,而财富本身还在,还会有一部分财富再次成为市值假设活动的资金。股市就是这样一个零和游戏。
以上试图说明的是市值与资金、市值与财富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告诉我们,股市财富不等于真正财富,归根结底它是一种虚拟财富。还要说明的是,这个虚拟财富的大小是瞬间变动的,变动的程度、范围、方向有相当的不可捉摸性。说不可捉摸性不是说其不可知,而是极言其复杂,影响变动的因素极多,甚至一场风都可以对其产生扰动。在各种影响因素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各种实在影响外,有一种非实在的影响,它对虚拟财富变动所发挥的作用相当可观,它就是心理因素。因为虚拟财富实质上是一种假设,只有人才会作出假设。所以投身股市不能不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如果对心理学一窍不通,最好不要玩投机股票,至少不要在中国玩。
Q6:2015年a股市暴跌原因及影响
其实这次大跌,很难说完全归罪于谁,因为客观地说这是共业,大家都没想到会演变成这样。但是,共业就必然会有共果,普通投资者因为贪婪而损失了财富,某些人则因为贪婪成为被调查对象。对于这次股灾,其实吸取教训是全方位的,即每个人都应该因为这次大跌而吸取教训,而本质上这次股灾是机制问题,而且机制还被一些熟悉行业的人钻了空子。但是,有些人终归是要付出代价。事实上,中国在很多机制上和其它国家有些差异。譬如,西方体制往往是某个人道个歉然后了事,其实并不需要真正负责,中国则是真的有人会因此负责,而且往往最终的惩罚很重。而在被调查的时候,一般也就不多说话了。其实,个人认为说不说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在未来吸取教训,避免类似事件重演。另外也需要注意,罚款是上缴国库的,是财政资金,并不属于某个部门。
Q7:股市暴跌导致全国32人跳楼身亡的消息是真的吗?
你好,这个东西能假吗,都上中央电视台了,,,,所以肯定是真的,,,只不过不是集体跳楼,, 玩股票玩过头 导致的悲剧 如果不是倾家荡产 谁会跳楼啊
本文由锦鲤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howinfo-6-102476-0.html